理论教育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新区发展简述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新区发展简述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1951年世界第一个高新科技园区斯坦福研究园成立并取得成功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创办高新科技园区,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上千个各种形式的高新科技园区,见表2.2。表2.2 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高新区概况①截至1994年。80年代后,随着通讯、能源、材料、生物等新兴技术的研发机构纷纷进驻硅谷,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及世界各国高新区发展的典范。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新区发展简述

自1951年世界第一个高新科技园区斯坦福研究园成立并取得成功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创办高新科技园区,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上千个各种形式的高新科技园区,见表2.2。

表2.2 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高新区概况

①截至1994年。

②包括苏联在俄罗斯境内建立的3个科学城。

(续表)

资料来源:陈益升:《高科技产业创新的空间——科学工业园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64—65页。

(一)美国

世界上第一个高新科技园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这使美国成为高新区的发源地。在促使最新科技成果市场化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的构想下,斯坦福大学采纳Frederick Terman的建议开辟工业园,1951年占斯坦福校园面积7.5%的斯坦福研究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成,允许高科技公司进驻办公同时为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提供风险资本。这不仅标志着高新区这一新型产业集聚社区的出现,也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硅谷(Silicon Valley)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最早入驻斯坦福研究园的公司是20世纪30年代由斯坦福毕业生创办的瓦里安公司(Varian Associates)。随着惠普公司的成功及通用电气等公司研究机构的进驻,斯坦福研究园逐步成为区域技术中心。

①截至1994年。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硅谷随着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以具有雄厚科研能力的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拥有英特尔苹果等高新技术公司,融科研、技术、生产为一体。硅谷拥有上万家规模各异的电子工业公司,他们所生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销往全球市场。80年代后,随着通讯、能源、材料、生物等新兴技术的研发机构纷纷进驻硅谷,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及世界各国高新区发展的典范。

随后,波士顿的128公路地区(128 Road in Boston)、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The Research Triangle Park)等高新区也相继发展起来。128公路修建于1951年,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条半环形公路,距波士顿市区约16公里,其沿线两侧聚集了数以千计的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被称为128公路高新技术区,是世界知名的电子工业中心。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位于美国南方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杜兰和查佩尔希尔三个主要城市之间的交接地带,被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三所名校环绕,形状类似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是以生物和环境科学为发展特色的高新技术园区。

继20世纪80年代上述高新区取得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高速增长后,美国国内各地都掀起了兴办高新区的热潮。出现了科学园、大学科技园、科技工业园、研究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多种类型和功能的高新区。从类型来看主要分为三种:自发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区,如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带,如波士顿128公路高新技术走廊;由政府规划及支持发展起来的研究园,如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

(二)加拿大

美国的高新区热潮很快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散。北美洲的加拿大由于紧邻美国,受其影响很早就开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与美国不同,加拿大并没有大规模兴建科学园,而是更重视立足于本地经济及科技发展状况,将高新技术应用与传统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孵化器来培育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自1958年期,在其首都渥太华及其西郊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日益集聚与兴旺,最终形成了世界闻名的以电讯产业为特色的高新区——北硅谷(North silicon valley)。与硅谷不同,渥太华地区的大学并不是吸引高科技企业集聚的主要力量,其附近的公路交通也不如128公路地区发达,其吸引企业的主要要素是国家研究院及贝尔北方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三)欧洲(www.daowen.com)

欧洲是世界上高新区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欧洲各国受美国园区成功经验影响,也开始大力建设高新科技园区,将其作为科研成果市场化、推动技术创新和转移的重要措施。

欧洲最早进行高新区建设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英国剑桥大学于1970年建立以科研和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剑桥科学园(Cambridge Science Park),此后,还建立了M4号高速公路走廊(M4 corridor)和苏格兰硅谷(Silicon Glen)等高新区。其中苏格兰硅谷集聚了皇家科学园的科研机构和400余家高科技企业,生产了占英国50%以上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和80%的集成电路,是英国高科技产业的中心。英国的高新区主要是由大学、科研机构、私人投资者、地方政府联合自发创办的,然后得到政府和议会的支持,所以至今还没有专门管理高新区的政府专门机构,园区的决策是由理事会做出的,具体事务则由总经理管理,整个高新区以企业的形式运营。英国的高新区相对于增长和盈利更加重视加强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其园区内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科研成果能迅速转移至市场。

法国在1969年开始在尼斯附近筹建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城(Sophia Antipolis Science Park),其主攻电脑、医药、软件工程及能源研究领域。其组织结构具有自身特色,内部有基金会、接待中心、新兴企业培植中心、俱乐部等。1983年开始筹建法兰西岛科学城。1984年以来,又先后在马赛、里昂、南特、图卢兹、波尔多等地陆续建立各类型高新区。法国的高新区通常是在政府支持下,由跨国公司、研究机构、企业和大学联合建成,比较重视发挥其自身特色。

德国与英法相比,高新区起步较晚,1983年才建成西柏林革新与创业中心。但其发展速度很快,至1992年已有101个高新区。德国的高新区有国家投资型的、企业投资型的,也有由房产商、国有企业、银行等多方合伙混合投资型的。德国的高新区以技术转移为目的,以“技术园”、“产业中心”最多。

意大利自1978年开始筹建的里亚斯特的科学园,至今已拥有包括研究园、产业调整园、研发基地等各类高新区。意大利的园区有许多服务功能很强的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同时其所处区域劳动力市场比较繁荣并拥有高度信任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促进园区的合作创新活动。

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建了一批科学城,如1957年始建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是世界上最早也最大的综合性科研基地,集聚了近三百所大学和科研机构,有近十万科研人员。[4]俄罗斯1992年创建了莫斯科大学科技园,以通讯、信息、生物等为主导产业,后发展成欧罗斯最大的技术创新中心。俄罗斯的高新区主要是由政府、教育部、科学院等相关机构创办,由大学、科学城等承办,可以说,高校是俄罗斯高新区的摇篮。这些园区与各级政府、大学关系密切,拥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保障,管理较完善,因而发展迅速。

(四)亚洲

亚洲是近年来高新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发展和扩张速度很快。亚洲的高新区的共同点是基本都是在政府规划下产生的,并且由政府主导其发展。

日本是亚洲最早创办高新区的国家,其于1963年由中央政府投资创建了筑波科学城(Tsukuba Science City),并将所属9个部(厅)的40多个研究机构迁到筑波科学城内,形成以筑波大学和国立试验研究机构为核心的研发中心。筑波科学城为日本在智能机器人新材料超导体、微电子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其科研定位于基础研究,其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业化并不突出,因此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日本的高新区有三类:以筑波科学城为代表的高科技园、与地区重建相结合的高技术城和首都圈高科技园。前两者在日本的影响较大。其中高技术城市是以高新技术研发为基础,将经济发展和科技研发、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按圈层模式规划的新型城市。日本的高新区与我国的高新区类似,都属于政府直接管理型,因而其机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主要包括:①政府主导的管理机制和财政拨款为主的投资机制。这种机制在园区建立之初能给予园区很大的支持与扶植,然而在园区发展过程中,容易使企业丧失创新动力,科研人员丧失创新积极性。由于没有资金压力,缺乏竞争动力,研发人员比起科研成果的市场化问题更为关心个人科研成果,园区的产值难以提高,同时也使政府负担过重。②相对封闭的人才培养机制。由于发展初期,缺乏人力资源,因此日本政府从东京等地搬迁大量科研单位进入科技城,但由于其环境相对封闭,虽然拥有一定的智力资源却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不利于人才流动及培养,也不利于科技城吸引国外优秀人才。

韩国于1974年效仿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创建了其首个高新区——大德科学城(Daedeok Valley)。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大德科学城在信息通讯、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航空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韩国的高新技术源和精英人才的汇聚地,为韩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其建于日本筑波科学城之后,大德科学城在兴建之初就借鉴了日本的经验教训,在园区的机制建设方面具有以下特点:①政府驱动型管理机制和税收优惠、风险投资机制。与日本类似,大德科学城也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然而其吸取了日本的经验,在管理上主张政府驱动,规划和发展中更注重市场和产业的需求,瞄准市场前沿进行发展。在管理部门的安排上也充分考量了日本出现的问题,在部门设置上更为细致,并成立了各职能的专门部门。在资金上大德科学城以税收优惠政策和系统而专业的风险投资来促进企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②相对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德科学城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为园区内科研人员提供以研究为主的硕士、博士学历课程及海外留学资助,鼓励园区内外的知识交流,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中国台湾地区出于产业升级的需要于1980年设立了新竹科学工业园(HSIP—The Hsinchu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其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与硅谷的自主创新模式不同,台湾的新竹科学工业园采用的是“引进—吸收—出口”的创新模式。其发展初期,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人员,以引进技术、创新资源和具有高新技术的外资企业为主;在对引进技术的消化过程中,吸收外来技术的同时培育本地人才,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在政府的支持下其产业结构迅速转型,其电子产品(如LED芯片液晶面板、集成电路等)的设计制造能力均居于世界前列,IC代工居全球第一,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新竹科学工业园的成功中,①园区管理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对园区进行高效管理。新竹科学工业园发展初期,注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参与生产经营和创新活动,台湾的三家集成电路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参股;运用法律手段扶持园区发展;负责园区内的组织管理和协调;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及硅谷创业者入园。②投资机制创新。园区内企业的发展资金来源于当地政府、本地企业和外资,三管齐下;而且具有较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包括柜台市场、集中交易市场和兴柜市场。

(五)其他地区

除了上述国家和地区外,以色列、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先后设立了高新区,高新区也都为当地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