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新区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

高新区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MAR为代表的研究认为同产业间的知识溢出更有利于区域创新;而以Jacobs为代表的研究则认为不同产业间的多样化溢出更有利于创新产出。针对MAR溢出和Jacobs溢出的争论,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由于选取的指标、样本以及选取年限的不同,研究结论存在很大的争议,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结论。一般而言,成熟产业中MAR知识溢出更为明显,Jacobs溢出则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更为重要。

高新区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

知识溢出是研究某区域企业集群活动对周边或者更大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重要因素,区域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流动通过知识溢出来实现。要分析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就涉及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一般是指各行为主体间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互动过程中发生的空间范围内知识传播过程。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一般以专利、技术或文字等形式存在,可以记录、保存,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后者则难以记录或编码化,只能通过特定区域范围内的面对面接触、直接的互动交流等形式来传播。不同类型的知识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个体、区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发生溢出,包括基于人才流动、研发合作、贸易投资等的知识溢出机制。

要分析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就要探讨其知识溢出。Keely(2003)以知识的革新和共享为基础的特定集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动态模型,认为随着异质性熟练工人之间交互作用范围的增大,集群间会产生知识溢出。而Berliant(2006)的一般均衡搜寻模型解释了知识溢出的微观发生机制,即拥有差异化知识的个体寻找他人交换思想并创造新知识,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由此导致人口集聚。在存在内生人口移民的条件下,较高的技术水平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会进一步促进集聚,而较大规模的人口又会更进一步促进知识溢出与创新资源的集聚,从而使知识交换更专业化、更有效率。他们在知识溢出模型化方面作出了贡献,但经济集聚是由成本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知识溢出)共同作用形成的(Fujita、Thisse,2002),而上述研究都没有考虑成本外部性在经济集聚中的作用。

现有的研究普遍认为,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分布是相互作用的。不同类型企业的集聚其知识溢出形态不同,但总体来说,企业的空间集聚会有效地增加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具有明显的地理局域性特征,知识的空间溢出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对创新的影响减弱,其对邻近区域的影响有一定的边界范围。Tann(2006)首次提出高新区地理有界化的集群概念,肯定高新区作为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在成果转化、企业集聚、区域拉动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知识溢出尤其是隐性知识的溢出,促使企业集聚,因为空间邻近性提高了企业交换隐性知识和创新思想的可能性,通过交流与相关信息的获得也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和其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同时,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也对知识溢出产生影响,促进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增加了区域的创新产出。认知邻近和组织邻近对显性和隐性知识溢出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地理邻近则主要通过隐性知识溢出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其对显性知识溢出的影响不显著。Alessandro(2011)以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梯度推移为基础,认为高新区作为社会地域生产的综合体,在技术成果转化、高新企业集聚、区域经济拉动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提出了高新区作为增长极会引起积累性的因果循环,拉大发达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最终形成空间二元经济非均衡结构。

许多学者就高新技术的知识溢出及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知识溢出在不同类型区域的影响机制给予了关注。

(一)专业化溢出与多样化溢出

知识溢出可分为同产业间的专业化溢出和不同产业间的多样化溢出,学术界关于这二者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性存在争论。以MAR为代表的研究认为同产业间的知识溢出更有利于区域创新;而以Jacobs为代表的研究则认为不同产业间的多样化溢出更有利于创新产出。针对MAR溢出和Jacobs溢出的争论,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由于选取的指标、样本以及选取年限的不同,研究结论存在很大的争议,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结论。Henderson(2003)通过对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发现专业化溢出比多样化溢出更为显著,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产业部门更需要多样化溢出,而专业化溢出对于成熟阶段的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更为重要。吴玉鸣(2007)就我国的省域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进行了空间计量研究,发现知识溢出与地理距离相关,具有明显的空间局域性,同时MAR溢出与区域创新活动显著正相关,而Jacobs溢出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其实,专业化溢出和多样化溢出的重要性依据产业类型、发展阶段、技术特点及区域范围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成熟产业中MAR知识溢出更为明显,Jacobs溢出则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更为重要。(www.daowen.com)

(二)知识溢出与高新区创新网络

近年来,知识溢出作为研究高新区创新网络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包括运用空间经济学的方法探讨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对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李琳,2014)、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特征及其空间效应(季菲菲,2014)等。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比传统产业涉及更多隐性知识,高新区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流动通过基于人才流动、研发合作、贸易投资等的知识溢出机制来实现,因而区域内部知识溢出的局域性特征更为明显。知识溢出在高新区创新网络中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一是高新区自身知识存量和吸收能力决定了其对知识溢出的吸收效率,只有在园区自身拥有大量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理解、吸收、利用外部知识并将其融合转化为可应用的知识(Agrawal,2002)。多样性的网络成员、开放性的网络和网络主体间的互动对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反之封闭网络则会降低创新的积极性。二是知识溢出对创新活动有很强的正效应(Peri,2005),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半导体、医药、软件业、计算机等)的知识溢出对创新的影响更显著,企业对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是其距离知识源距离的函数。三是高新区创新网络对其内部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网络影响力有增强的趋势。高新区创新网络有利于要素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的扩散与传播。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不仅与其自主创新能力有关,还与其邻近区域的研发投资溢出有关,邻近局域化技术溢出效应也能提高区域内企业创新的成功率,对彼此的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Cassar,2008)。

知识溢出也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样的R&D投资,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出效率更高。Bode(2004)通过对德国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有限,主要是对其邻近区域贡献明显。Lim(2003)基于1990—1999美国都市区专利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更加全面地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并发现创新行为的空间集中度比经济行为更高,多高度集中于都市区内某些区域,而在跨都市区边界地区存在知识溢出。Peri(2005)对北美和欧洲113个区域1975—1996年的数据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活动有很强的正效应。龙志和、张馨之(2007)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更为明显,并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在我国,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在地级空间尺度上表现非常显著,在省级空间尺度上则不够显著。

从上述关于知识溢出的研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区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并且其知识溢出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弱。但鲜有文献就园区内部企业间知识溢出机制及政府在知识溢出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和实证检验。

总体来看,有关我国高新区创新网络及创新绩效的研究文献较少,目前尚缺乏关于我国高新区创新网络对区域创新影响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