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商用车市场企稳,全球商用车市场稳步发展。中重型载货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业加速整合。商用车产业践行绿色发展,排放标准持续提升。商用车专业化、多元化发展轻型载货车购车主体将逐渐从第一方、第二方自备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车货匹配平台转变。与用户组织化趋势相同,用户买车形式也将发生变化,分散出资、集中购买将成为发展趋势。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迅速,促进皮卡产品的乘用化和越野、改装等多元化发展。

中国商用车市场企稳,全球商用车市场稳步发展。中国商用车市场规模未来十年将保持在400万~450万辆。随着物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的推进,全球商用车销量出现连续增长,2005年全球商用车销量为2 051.6万辆,2019年全球商用车销量为2 695.5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预计未来十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 000万辆。

(1)商用车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

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我国商用车市场高速增长态势已结束,现有厂家众多,产能远大于市场需求量,没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再加上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产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预计最终将形成10家左右的国际化商用车集团。

中重型载货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业加速整合。随着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排放、安全、节油法规标准的持续升级,中重型载货车产业门槛大幅提升,国内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更加突出,具备技术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愈发领先,引致产业集中度提升,预计到2030年中国中重型载货车市场将形成3~5家头部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95%以上。

轻型载货车市场竞争逐步回归理性,各类型产品转化明显。在“国三”至“国四”阶段,受新能源补贴及较低准入门槛的影响,不少新兴品牌和企业陆续进入轻型载货车领域,但伴随国五和国六排放标准的加码、新能源补贴的逐步退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大吨小标”“超载超限”治理的不断深入,弱势品牌与长期经营不善的车企逐渐无法跟上竞争升级的节奏,行业前十品牌的集中度逐步提高。

专用车市场竞争格局调整,企业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国内专用车整体市场中,企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生产格局调整的趋势将不可避免,一部分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淘汰出局,另一部分企业则会采取兼并重组的形式进而形成新的竞争格局。竞争带来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导入和应用,企业加快调整产品布局,加快产品转型升级。

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短期来看集中度下降,长期来看传统车企仍具备竞争优势。基于双积分政策、新能源补贴政策、国六排放标准和更加严格透明的执法,汽车产业竞争加剧,同时新能源物流车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体现为行业集中度下降,行业进入门槛降低,很多新兴企业凭借着在智能化和电动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进入汽车行业。但未来,伴随传统车企业务战略调整完成,技术储备的释放,特别是在开发体系、验证、市场渠道、品牌、核心零部件等方面的优势,将使它们重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竞争优势,进而淘汰新进入且没有抓住机会发展起来的新兴车企,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

(2)商用车产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

政府在安全、节油、排放、一致性等方面监管加严,同时消费需求升级,共同促进产品动力提升、产品可靠性提升、产品安全部件提升等,导致产品单价不断提升。如中国主销重型牵引车的单价在十年间由25万元左右提高到38万元左右,未来十年或将提高至50万元左右。

环保监管加严,多技术路线并存。商用车产业践行绿色发展,排放标准持续提升。政府打响蓝天保卫战和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鉴于商用车工况多样性、多技术路线并存的特点,政策引导用户选择采用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技术路线的产品。

(3)商用车专业化、多元化发展

轻型载货车购车主体将逐渐从第一方、第二方自备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车货匹配平台转变。与用户组织化趋势相同,用户买车形式也将发生变化,分散出资、集中购买将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加入物流公司车队和平台,使用环节组织化、规模化成为趋势。由于国家鼓励政策陆续出台和完善,同时在路权、通行证等方面给予优惠,共同配送的物流车辆使用效率将越来越高,车辆使用强度将越来越大,产品的专业化趋势也将越发明显。

皮卡在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加快。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迅速,促进皮卡产品的乘用化和越野、改装等多元化发展。2019年之后皮卡进入乘用皮卡时代,皮卡产品逐渐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升级。各企业加速布局高端品牌,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不断被应用,品牌文化发展趋势明显。各主流皮卡企业在乘用化、高端化、智能化、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方面的投入加大,也逐渐证明企业在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也在引领皮卡市场并推动皮卡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专用车领域,伴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用户特征也出现跨领域的细分。在运输领域,集团用户逐渐增加;在城市和区域物流领域,催生了以地方为特色的支线物流公司;在房车领域,专业旅游公司、房车营地和一些酒店运营管理企业的介入促使房车市场需求多样化;在环卫车领域,环卫承包公司对环卫车辆的需求呈现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特征;在特种作业车辆领域,个体消费者通过购买特种作业车辆,挂靠服务公司,市场出现个体采购和集团采购两种方式。

(4)商用车中高端和定制化产品增多(www.daowen.com)

伴随着商用车的消费升级,我国商用车通过产品动力提升、产品可靠性提升、产品安全部件提升等,引致产品单价不断提升。未来拥抱互联网的新生代将成为商用车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个性化需求增加,再加上头部用户的增加,定制化产品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在中重型载货车领域,一方面,随着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高速公路按车(轴)收费实施,车辆的通行效率将大大提升,高速公路上平均车速提升,对中重型载货车性能和品质的要求更高,促进中重型载货车高端化发展;另一方面,国内中重型载货车用户结构发生变化,用户组织化明显,“80后”“90后”“00后”成为司机主体,引致车辆品质提升需求增加;同时,随着国家调整运输结构,持续推动“公转铁、公转水”运输,少部分中低端中重型载货车将被替代,高端物流中重型载货车和专用车市场将稳步增长。

(5)商用车运输效率不断提升

中国商用车用户以散户为主,主要进行散货运输,运输效率低下,经营效益不佳。随着运输监管的不断规范和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主体将向专业物流公司、三方物流平台转变,物流运输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货物运输不断优化,运输资源不断整合,运输效率将大幅提升。

(6)商用车竞争走向全球化

中重型载货车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本土品牌在市场中体现出较高的市场占领能力。国内中重型载货车企业普遍进行合资和合作,国内竞争呈现国际化趋势。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国内中重型载货车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在保证原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资、兼并重组等方式进入欧美市场,利用自身的经济性和新能源产品削弱欧美发达国家现有的竞争优势。轻型载货车企业加快全球化步伐,伴随着企业自身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创新,通过合资合作以及海外投资的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如东南亚、南美以及非洲等。但由于盈利能力偏弱、合规成本高,企业长期处于价格竞争与法规应对的怪圈里,缺少中高端品牌,还无法同国外先进轻型商用车企业如五十铃等在商业层面及产业链层面展开直接的竞争。

受国内客车市场萎缩、新能源产品市场迅速发展影响,中国客车厂家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海外市场的竞争与订单争夺中,且竞争日益白热化。

(7)“四化”和轻量化成为商用车发展趋势

政府在安全、节油、环保方面的监管日益严格,且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新业态下客流、物流、工程建设方面的竞争不断加剧,对商用车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商用车产品及商业模式逐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短期内中重型载货车电动化主要应用于环卫等短距离运输,自动驾驶局限在封闭场景,但智能化将覆盖全系产品,柴油车、NG车或者混合动力仍是中重型载货车的主流。

轻型载货车的新能源产品在技术路线方面追求多元化发展,在各厂商坚持以纯电动技术路线为主的情况下,部分燃料电池技术产品和增程式技术产品发展迅速。持续推进轻型载货车的物流标准化,共同配送、互联网+、智慧物流以及无车承运人等创新业务模式成为推广重点,自动化及信息化新技术被积极应用。

我国新能源客车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累计销量超过40万辆,成为世界新能源客车产销量第一的国家。另外,相较于纯电动客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氢燃料电池客车具有燃料加注快、续驶里程长、零排放等优点,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

新能源物流车的技术路线上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干线、支线物流要求续驶里程长,面临着里程焦虑、充电困难等问题,这将主要通过应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来予以解决,但在技术没有取得突破前,燃油车仍是主要的运输工具。针对城市配送、短途城乡物流,主要选择纯电动产品和小部分混合动力产品,因为短途运输里程焦虑不严重,且城市对环保要求较高。

汽车产业作为全球化大生产的典型,疫情后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目前来看,疫情并未改变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的主要趋势,但会改变趋势实现的节奏及速度,还可能使一些短期表现延展为新的长期趋势。在后疫情时代,全球汽车产业将经历一个明显的重构过程,包括增长轨迹重构、产品结构重构、产业布局重构、汽车社会重构,并最终体现为竞争格局重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