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滴滴出行APP正式推出了一项非营利性的搭车服务——“滴滴快车”,乘客所付车费均归车主所有,滴滴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因此,滴滴快车的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以北京为例,滴滴快车的起步价为0,每公里也只收1.5元,远低于其他搭车方式。
滴滴快车的运行不同于以往出租车的抢单模式,而是借助大数据的强大运算能力,自动匹配距离最近的车辆,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实现了对出行需求和供给的优化配置,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压力,因此也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
◇技术研发提上桌面
近几年,国内的打车软件呈现爆炸式增长。各个平台忙于烧钱比拼、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忽略了打车应用发展的初衷,没能沉淀下来深挖技术。然而,打车软件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深耕相关的互联网技术,优化配置出行需求与供给,减轻城市交通负担。
因此,打车市场的发展是以相关技术为基础的,特别是如何实现智能化精准匹配,更是打车应用的关键环节:为用户匹配3公里以外的车辆,而让500米之内的车处于闲置状态,显然有悖于打车软件的发展初衷。
从这个意义而言,滴滴快车不仅是滴滴平台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布局,也是其进行业务技术化的一个试验场。例如,当前人们打车时的平均等候时间是6分钟,滴滴公司则希望在未来3年内,可以将这个时间缩短一半。
这显然不是靠烧钱圈地、扩大市场份额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升级,需要更精准的供需匹配。特别是在滴滴出行已经占有大量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更需要通过技术升级提高平台运营效率,以保持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2015年5月22日,滴滴出行宣布正式成立“机器学习研究院”,并启动研究院科学家的全球招募计划,以便增强自身的大数据智能分析能力,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出行方案。这表明,在跑马圈地之后,滴滴出行已经将技术研发提上日程,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深耕用户体验,从以抢夺市场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进入到以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性为重心的精细化发展阶段。
在“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广告、电商还是信用分析,都离不开对大数据信息的挖掘分析。而像出行服务这种更具个性化倾向的领域,对相关服务平台的大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也必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何滴滴会成立专门的“机器学习研究院”,深耕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滴滴出行的市场布局
当前,滴滴出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产品业务最全面的互联网出行平台,包含了出租车、专车、快车、拼车、代驾和城市巴士六条产品线。滴滴出行的最终目标,是构建移动出行生态体系,打造一站式移动出行服务平台,充分满足用户对专车、拼车、代驾等不同方面的多元化出行需求。(www.daowen.com)
图:滴滴快车界面
以往,出租车、专车、快车等都是各自独立、有着不同偏重(服务性、共享性、专业性,等等)和业务取向的出行方式。而滴滴的“野心”就在于将这些垂直类的出行方式全部融入到自身平台之中,打造一个出行服务大平台,让有出行需要的用户都能够在滴滴大平台上找到想要的服务。
正如滴滴创始人程维指出的,滴滴出行将成为交通出行领域的全品类平台入口,成为一个移动交通综合服务平台。而这样一个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必然会对现有的垂直出行服务格局造成巨大的冲击颠覆,同时也一定蕴含着众多的新商机。
◇出行服务标准化建设
除了进行平台化战略布局之外,滴滴还通过出行服务标准化建设,深耕用户出行体验,走向精细化发展之路。
2015年5月22日,在“机器学习研究院”成立的同一天,滴滴专车同步推出了ACE(Absolute Comfortable Experience,极致舒适体验)增值服务。从内容上看,ACE其实是一套涵盖了软硬件各方面内容的专车服务标准。
例如,在硬件上,ACE标准不仅要求车内备有饮用水、车载充电器、车载WIFI、蓝牙设备、无菌湿巾、防霾口罩等等,还要求能够为老弱病残孕或者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乘客(如携带宠物、吸烟等)提供定制服务。
在软件方面,要求司机的驾龄超过5年、且3年内无违章记录。同时,滴滴还会对司机的身高、相貌、反应能力、性格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核测试,然后经过滴滴大学的严格培训之后才能正式上岗。正如程维所说的,ACE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一种极致舒适的出行体验,让用户感受到“国宾车队的礼遇”。因此,这项业务也会加收30%的服务费用。
ACE并不只是向用户提供了一项新服务那么简单,其深层意义更在于推动了出行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并且,该服务标准甚至可以延伸到滴滴平台之外,只要符合相关要求,就可以使用ACE标志。这必然有利于规范当前杂乱的出行服务市场,提高整个出行行业的服务水平。另外,ACE服务标准的高端定位,也为出行服务市场树立了一种正向的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