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蓝渔业发展战略与技术研发

深蓝渔业发展战略与技术研发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理论界基于传统海洋渔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适时提出了发展离岸养殖、实施深蓝渔业发展战略,并有效推动了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发展的实践。2016年7月,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起、36家单位参与,共同成立了“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

鉴于传统海洋渔业发展所存在的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趋紧、渔业自然资源日益枯竭、海水养殖水域环境污染严重、濒危物种增多、水生动物疫病增多、海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等诸多问题,调整海洋渔业产业布局,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推动海洋渔业由近海走向远海和深海,发展离岸、深水、绿色、安全的新型海水养殖渔业,确立和实施深蓝渔业发展战略,是传统海洋渔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海洋渔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深远海养殖是在远离大陆、水深20米以下的海区,依托现代养殖技术和装备,实现水产品规模化、生态化养殖的新模式。目前,深远海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金鲳鱼、三文鱼、石斑鱼等。在国外,深远海养殖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技术装备研发开展深远海养殖。以挪威、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在采用大型深水网箱养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挪威较早地实施了从近海到深远海的渔业发展战略,造就了世界产量最大、全球贸易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三文鱼深水养殖产业。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理论界基于传统海洋渔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适时提出了发展离岸养殖、实施深蓝渔业发展战略,并有效推动了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发展的实践。国家“十三五”《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拓展蓝色空间,大力发展蓝色渔业。2013年2月,国务院讨论通过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控制近海养殖密度,大力拓展离岸养殖和集约化养殖,提高海水养殖设施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国家农业部于2017年1月制定并印发了《“十三五”渔业科技发展规划》,该《规划》指出,在“十三五”期间渔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工程之一是研发和构建深远海渔业生产装备体系,开展深远海渔业生产电力推进驱动关键技术研发,渔船船型、高效捕捞成套装备、数字化助渔仪器研发;围绕深远海养殖生产模式构建、船载系统安全性、规模化养殖等核心问题,开展设施装备、作业生产、加工补给等关键技术研究,并进行适用性集成以及系统技术产业化应用,建立多种作业模块相配套的深远海渔业生产平台,构建深远海“养—捕—加”相结合、“海—岛—陆”相结合的渔业生产模式,形成规模化、工业化的深蓝渔业生产体系。2016年7月,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起、36家单位参与,共同成立了“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联盟致力于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开发平台,着力突破深蓝渔业科技发展中面临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推动深远海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深蓝渔业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增强我国海洋渔业整体竞争力。(www.daowen.com)

在深蓝渔业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沿海地区一批大型海洋渔业企业,通过研制和采用大型深水养殖技术装备,纷纷进军深远海,开展深水规模化生态养殖,开发和生产深蓝渔业产品,新型的深蓝渔业产业正在迅速崛起。理论界许多学者认为,深蓝渔业的兴起将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第六次浪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