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海市政府建立后,曾制定教育发展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对上学率(当时上学率很低)进行普查,并采取措施,保证6年内上海市的每个儿童(租界不计算在内)接受小学教育。市政府将建18所中学和一所大学;私立学校在教育局注册登记,教育计划按教育部规定修改。甚至租界当局设立的公立学校也将置于中国政府的控制之下。[1]另外,还开展平民教育,创办民众学校,推广识字运动。[2]
上海是近代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有普通中学305所,小学3094所,特殊儿童院校8所;此外还有私塾693所,包括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接受外国津贴学校。但很多孩子依然不能上学,那些低收入的工农家庭,其子女入学率很低。人口中文盲率居高不下,城乡教育严重不平衡(表5.1)。
表5.1 1950年上海市文盲人数统计
资料来源:上海市秘书处《1949年上海市综合统计》,上海市秘书处1950年印发,19页;忻平等《上海城市发展与市民精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12页。(www.daowen.com)
面向大众,面向工农,为工农服务是新中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人民政府通过对旧上海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的接管、整顿、改造,逐步建立起上海基础教育体系。为增加学生中工农子弟比例,对工农子弟入学予以照顾,在工人区和贫民区设置儿童晚班及夜中学。此外还建立了工农速成中学,大量文化程度低下的职工、工农干部进入夜校、速成学校学习。通过在基层建立识字班、学习组、收听站、读报组等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扫盲运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20世纪70年代高校恢复招生,但废除入学考试制度,倡导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改(大学)”。中等专业教育被否定,中学毕业生被安排“上山下乡”。从1955年开始到1963年,上海市共约20万知识青年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奔赴江西、福建、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地参加各项社会主义建设。1969—1971年3年间,上海全市有80余万名高、初中毕业生奔赴祖国边疆、农村。[3]据统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先后动员了108万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