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需要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例如南浦大桥的动迁,涉及很多的居民和单位。他们听说是建设南浦大桥需要拆迁,有许多居民连合同都没有签就自动搬走了。原本计划至少需要六个月才能完成的动迁,三个月就完成了。这样一来,就抢出了很多时间。[4]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传媒常常开展大讨论,吸引公众参与。通过大讨论,发动群众积极投身到改革的实践中去,使群众把改革看做是自身的事情。
1991年12月11日,一封署名巍澜的读者来信,异乎寻常地刊登在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能不能在贵报上开展一场题为“90年代上海人”的讨论,讨论的范围可以是广泛的,比如,上海人的历史责任,上海人的精神风貌,上海人的效率和节奏,上海人应该发扬哪些优点,摒弃哪些缺点等等。上海人的事要靠每一个上海人来办,上海人的明天需要每一个上海人付出心血和劳动。从这个观点出发,相信讨论对于振奋上海人的精神,对于上海未来的发展,都将是有益的。《解放日报》为此配发的编者按中写道:90年代是祖国振兴的关键十年,同样也是开发浦东、振兴上海的关键十年。90年代上海的振兴、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全体上海人民的团结奋斗。90年代上海人该具备什么样的风貌与精神,确立什么样的观念与作风,上海人该树立何种形象等,确实是每一个上海人都应认真思考的大问题。于是一场大讨论开始了。十年之后的世纪之交,又开展了面向新世纪的上海人精神大讨论。[5]
在上海,关系到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涉及市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市委、市政府总要主动征求专家和市民意见,听一听群众的声音。让老百姓“知情、理解、支持、参与”,从而疏导了民怨,赢得了民心,培养和造就了最广大的支持者。“这就是上海十年改革开放与发展之所以能在平稳中有序中不断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6]
1990年12月,上海新闻媒体公布了上海住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草案),在全市市民中进行了大讨论。全市80%的职工和居民参加了讨论。从交给市民讨论到最后定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作了19次较大的修改,并将每次修改的情况在报纸上公布。通过讨论提高了市民对房改意义的认识和参与意识,为顺利进行房改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关部门曾对全市职工做了1%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赞成者占84.6%。[7]
1996年公交改革,全上海的报纸、电视、电台开足马力,使出十八般武艺,将公交改革的意义、主张和做法广为传播,使这次改革成为街谈巷议、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时任上海市副市长夏克强甚至在公交车上,向乘客宣传公交事业改革。[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不同时期,结合城市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聚焦“上海向何处去”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上海”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多次开展“城市发展战略大讨论”,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愿景目标和阶段性定位,引导城市发展实践。如1990年前后,围绕浦东要不要开发开放和如何扩大开放等重大问题,开展了浦东开发开放战略大讨论,最终形成了《关于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请示》,并得到中央和国务院批复。1992年市委、市政府组织“迈向21世纪的上海”大讨论。2002年,上海申博成功后,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这次大讨论开展的各层次研讨会达238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6.5万人,邀请专家达3000多人次。在大讨论中,对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侧面的研究,形成4个方案和7个行动纲要。
除了集中大讨论外,1992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制作并播出名为《市民与社会》节目。节目内容涉及文化、体育、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都是关系城市发展的公共事务问题,与市民的个人利益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节目邀请对于特定话题熟悉的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与话题有直接关系的权威人士,为市民深入浅出地讲解问题,并回答市民提问。上海市民听众对各种各样的话题都非常关心,积极参加节目,在节目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很多经过政府机关部门的调查研究付诸实施。2012年,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咨询、求助和反映问题的需要,上海对过去的众多热线电话进行了整合,设立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方便了市民和政府的互动。(www.daowen.com)
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的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外脑”作用,为决策提供参谋咨询服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上海”的主题,上海组织了国内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大批专家学者展开研究,最后提炼集成《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经国务院批准后成为上海改造与振兴的纲领性文件。1993年7月,在时任市委书记黄菊的倡议和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以时任市长徐匡迪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开展了迈向21世纪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参与发展战略研究的不仅有上海专家、学者和在实际部门工作的人员,还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办领导和国内著名学者;不仅有国内各方面的研究力量,还有国外著名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不仅有经济方面的专家学者,还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自然科学方面的专家。在为期一年的发展战略的研究过程中,聘请了20多位国家有关部委和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先后有国内外600多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业务骨干参加调研、研讨和提供咨询建议。最后形成了包括1份《迈向21世纪的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总报告、40份分报告和专题报告在内的数百万字的研究成果。[9]
2014年上海又开展了“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发展战略研究采取了综合性与专题性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委托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分别承担国际版和国内版的总体战略研究,委托中央国家部委研究机构和首都高校开展战略环境研究,委托上海本地机构开展总体战略平行研究。2014年4—5月,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最后确定包括中央部委、上海、江浙地区和香港等76所知名院校和机构,共81个研究团队承担了43个专题研究任务。
上海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可以说是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典范。总体规划成果编制坚持按照“精心准备、专家领衔、科学规划、公众参与、多方协同”的思路开展,实现了从单纯的政府主导向组织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转变。从本轮规划的组织架构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与以往规划不同的是,专家顾问委员会和公众参与咨询团作为强大的助力全程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而在编制工作序列中,专门设立了公众参与小组来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每个阶段的公众参与工作。正是在细致的方案谋划、团队保障和机制设计下,规划在公众参与方面实现了从启动之初的“1万+”到刚要公示时的“10万+”、再到成果公示时的“100万+”的三级跳。通过不懈的公众参与宣传和行动举措,城市总体规划逐渐从技术性文件变为全社会共同热议的焦点,民情被广泛了解、民意被充分吸纳,未来也将促进实施(图3.3)。
图3.3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架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石崧《〈新城市议程〉视角下的中国城市总体规划转型》,《规划师》2017年2期,9页。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增强决策透明度的突破口。自2002年2月起,市政府积极探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工作。2004年,上海在全国省级政府中率先制定出台《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并于同年5月起施行。规定明确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使其成为行政机关的一项法定义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依法向社会公开。尤其是教育、卫生、人事等一些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程度高的政府部门必须向社会公开信息。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开辟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2011年,上海开通了“上海发布”政务微博。2013年增设“上海发布”微信发布平台,为政务信息公开、政府与市民沟通提供平台与管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