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上海利用自身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以及国家全力支持,一度取得骄人的经济成就。1949—1978年间,上海创造了全国1/6的财政收入和1/10的工业产值。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1)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大量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技术和管理,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工业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大幅上升;(2)乡镇企业崛起,对上海工业发展形成竞争态势;(3)生产要素市场化,原材料、能源价格上升,使上海工业成本和产品价格优势逐步丧失,甚至因原材料、能源供应紧张,导致工厂开工不足或停产。20世纪80年代,上海得到的计划能源原材料比重,已从1978年的80%剧降到1988年的25%左右,且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1](4)作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代表性城市,由于得不到及时更新改造,上海工业设备陈旧、厂房简陋、技术落后,投入多、产出少。
20世纪80年代,上海工业发展速度下降,整体效益下滑。上海工业总产值与实现利税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12.1%和19.4%,下降到1989年的7.2%和10.3%,降幅达到4.9和9.1个百分点。上海经济在全国所占比重至1979年下降至1/8,至1981年更降至1/14。1986年,上海工业生产出现破天荒负增长。
表2.3 1978—1992年上海GDP增速与全国同期增速比较
资料来源:孙海鸣《上海30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201页。
由于片面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国家和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到生产领域,忽略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致使上海的住宅、道路、水电煤等公用事业建设严重滞后,负债累累,突出表现为城市面貌陈旧,住房极度紧张,市政设施老化,交通严重堵塞,环境污染恶化。[2]
据统计,1950—1983年,上海的基本建设投资总共350亿元,其中250多亿元用于工业方面,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第三产业的资金不足100亿元,平均每年不足3亿元。而且,投资比重不断下降,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恢复期为60.7%,一五时期下降为50.4%,1983年仅占20%。[3]进入90年代,上海的基础设施已经大大超出了承受极限,“几乎天天发出不堪重负的痛苦呻吟”。
1980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沈骏波研究员写的文章,题目为《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探讨》。该文提出,上海的十个第一包括:(1)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八分之一强,总产值之大,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2)出口总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强,其中上海市产品占60%,创汇之多,居全国各省市第一;(3)财政收入占全国六分之一,上缴国家税利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上缴数量之多,居全国各省市第一;(4)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79年为30013元,高于全国平均值1.5倍以上,居全国第一;(5)工业每百元固定产值实现的利润,1979年全市平均为63.73元,为全国平均数的4倍,居全国第一;(6)工业资金周转率为69.5天,周转之快,为全国大城市第一;(7)全市人均年生产总值,1979年为1590美元,居全国第一;(8)能源有效利用率,1979年为33%,高于全国28%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一;(9)上海商业部门调往各地的日用工业品占全国调拨量的45%,商业调拨量居全国第一;(10)解放后迁往内地工厂300多家,输送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超过100万人,向外输送技术力量居全国第一。(www.daowen.com)
上海五个全国倒数第一包括:(1)市区每平方公里4.1万人,城市人口密度之大,为全国之最;(2)市区建筑密度高达56%,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57平方米,绿化面积0.47平方米。建筑之密、房屋之挤、道路之窄、绿地之少,均为全国大城市之最;(3)市区人均居住面积4.3平方米(包括棚户、简房、阁楼在内),4平方米以下的缺房户91.8万户,占全市总户数60%左右,缺房户比重之大,为全国之最;(4)上海平均每万辆车一年死亡人数42.5人,车辆事故之高为全国大城市之最;(5)由于“三废”污染严重,上海癌症发病率之高,为全国城市之最。
1981—1982年间,在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上海掀起了“上海向何处去,建设什么样的上海”问题的大讨论。
其实,早在1978年,上海就开始着手研究工业的改造和振兴问题,对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行业,以及纺织、机械等部门展开了广泛的调查。调查显示,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上海相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工业优势日益缩小,与国际水平差距不断扩大,需要扩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规模地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198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展开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认为,上海的经济结构和上海的工业结构一样,是陈旧和落后的。上海的问题是今后仍然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发挥其单一的功能,还是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发挥其多种功能的问题。为了适应今后形势发展的需要,上海应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最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在以下领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一,在国内外贸易中,应当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中心;第二,随着贸易中心的形成,应当逐步相应地形成金融中心;第三,应当成为提供各种专业人才的中心;第四,应当大力发展为生产、流通、消费提供服务的各种事业,如技术、信息服务等。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上海仍具有五大优势:(1)上海是中国实力雄厚的工业基地,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2)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重要的经济技术信息中心,它的经济联系和影响,辐射到全国各地;(3)上海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富裕的长江流域江海交会处,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广泛的国际联系;(4)上海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包括较多的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国际管理和贸易人才,又有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1984年,国务院委托马洪等到上海,帮助研究拟定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上海同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一起,于1984年12月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汇报提纲指出,30多年来,上海为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过分强调发挥工业生产基地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多种功能的发挥。如今作为老工业基地,装备陈旧,技术老化,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环境日益恶化。为此,提出了“成为中国四个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和“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和多功能中心城市的作用”的发展目标,并确定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6条方针”,即对国内国外同样开放,起沟通内外的桥梁作用;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有重点地加快改造传统工业;逆向发展新技术,开拓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为全国服务;逐步改造老市区与积极建设新市区相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1985年2月,国务院在正式批转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纲领》中明确指出,上海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贸易中心、科技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要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多功能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对内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发挥相对优势,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振兴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使上海成为全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力争到本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上海“还应成为利用外资、引进外技的主要门户,以及消化吸收后向内地转移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桥梁;成为全国的商品集散地和最重要的外贸口岸,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金融市场和经济技术信息中心;成为面向全国培训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高级技工的培训中心”。同时指出,“改造、振兴上海不仅是上海市的大事,也是关系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国家应给予上海必要的支持,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