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从国际大都市到中国大城市

上海:从国际大都市到中国大城市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与西方世界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阻断了,“逐渐纳入了整个中国的发展轨道”。上海的国际移民,在数量上与国内移民相差甚远,但在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8]总之,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从一个国际大都市逐步转变为中国的一个大城市,或者说世界的上海蜕变为中国的上海。

上海濒海,以港兴商,以商兴市,无论其兴盛还是萧条,都与国家对外开放密切关联。当国家开放海上贸易,上海通常能获得较快发展,反之,则难免陷入困境。

从整个历史上看,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朝政府开放海禁,把上海襟江抱海的地理优势发挥出来,上海才有了“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称。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通商,遵《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此后,由于国际(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因战乱、自然灾害,大量人口和资本汇聚上海)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风云际会,上海城市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和远东地区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

1949年后,随着国家政权的更迭,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尖锐的意识形态对立,冷战下东西方关系敌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封锁、禁运等措施,使上海与西方的正常交往无法再维持下去。另外,这时候党中央要求上海“无论公营或私营企业,都应设法摆脱对帝国主义经济的依赖,并应把为国内生产、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今后上海一切企业生产的方针与发展方向”。上海与西方世界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阻断了,“逐渐纳入了整个中国的发展轨道”。

上海是中国外资比较集中的城市。外资企业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在上海出现,并在20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

表2.1 上海在华外籍企业及外侨人数(1882—1931)(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张侃《建国初期在华外资企业改造初探(1949—1962):以上海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6期,101页。

经过1949—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国内外环境变化,外资企业或撤走,或被接收、合并。随着瑞典维昌洋行于1962年2月结束在上海的业务,百余年来在上海经济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西方企业消失了。[7]另外,在上海具有外国背景的文化、教育、卫生机构,曾在上海的社会生活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它们同样无法在新的条件下继续生存下去。

作为近代新崛起的通商口岸城市,上海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国际移民,包括传教士、商人、知识分子淘金者以及避难者。1943年后,上海常住外国人口最多时曾达到15万余人,约占上海人口的4%。上海的国际移民,在数量上与国内移民相差甚远,但在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新政权的建立,大批外国人回国,后来者很少,到70年代末,上海常住外国人剩下700余人,不到1949年前的3%。[8]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从一个国际大都市逐步转变为中国的一个大城市,或者说世界的上海蜕变为中国的上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