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虽然没有作为国家建设重点,但由于上海仍然是全国工业中心、财政支柱,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中央从各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强有力的支持。
1949年上海刚解放时,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其中粮食、棉花、煤炭等生活生产物资严重短缺。存米只够供应半个月,存棉只够纱厂开工一个月,煤炭只够用7天。全市2万多家私营工厂开工率仅30%,面粉业开工率只有13.48%。交通运输遭受破坏,江海船舶被劫毁达到80%~90%。中央从全国各地紧急向上海调进“二白一黑”(粮、棉和煤)等大批农产品和工业原料,来保障上海恢复生产和人民正常生活。到1949年底,“两白一黑”问题已经解决。煤炭可保证每月供应20万吨左右,汽油足可供应半年,大米存量充沛,棉花供应虽因灾害受到影响,在争取进口一部分外棉以后,已可保证3~5昼夜开工生产。[9]
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也得到中央特别关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上海在基本建设投资及原料、燃料等方面均得到了比前14年(1953—1966)更多的投入。以基建投资为例,1967—1976年,上海基建投资总额达到了87.98亿元,年平均投资额比前14年增长了68%。其中工业投资额53.13亿元,占总投资额63.8%。[10]工业生产水平是增长的,尤其冶金、化工等原料工业和机电、仪表电信等设备工业,生产规模有一定扩大。据统计,1976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为447.44亿元,比1965年增长1.35倍。就财政收入而言,1969年上海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2.30亿元,比1967年增长近30亿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73年。1973年全市财政收入达131.18亿元,平均每年以8亿多元的速度增长。[11](www.daowen.com)
中央对上海发展最大的支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了商品调拨制度。全国各地以计划低价优先保证上海能源、原材料的供应。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初到1976年,上海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从全国各地调入的农副产品累计323.27亿元,平均每年10多亿元。[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