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丝绸文化的非遗传承

丝绸文化的非遗传承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到弟弟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兰兰拉起弟弟的手,向“非遗里的苏州丝绸文化”临时展厅走去,同时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拆分成‘非物质’和‘文化遗产’两个关键词,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遗产,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但又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不断延续,比如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丝绸文化的非遗传承

“姐姐,我们现在要去哪里?”刚走出空旷的楼梯间,台台就忍不住问道。

兰兰不答反问:“台台,你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台台摇摇头。

看到弟弟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兰兰拉起弟弟的手,向“非遗里的苏州丝绸文化”临时展厅走去,同时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拆分成‘非物质’和‘文化遗产’两个关键词,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遗产,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但又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不断延续,比如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

“所以我们家族里方叔叔平时爱听的昆曲、爱弹的古琴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还没等姐姐列举完,台台便急急地抢答了。

“台台真聪明!‘非遗’是咱们的宝贵财富。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呼吁世界各国一起开展保护工作。我们国家也积极参与其中,设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多个名录。”

看着弟弟若有所思的专注表情,兰兰顿了顿又说:“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文物局每年会选取一座城市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通过这一举措来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所以,我们现在要去的展厅是配合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而举办的临时展览。”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啊,那不就是前天吗?”台台掰着白胖的手指自言自语。

看着弟弟认真思索的模样,兰兰决定考一考他:“咱们世代生活的苏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台台,你知道咱们苏州一共拥有多少项‘非遗’入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名录吗?”

台台再次摇了摇头:“姐姐快告诉我吧!”

“这个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你得自己去登录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查看哦!”

一路说说笑笑,姐弟俩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展厅。

“姐姐,这边展示的内容很丰富啊!”台台瞅见十几个展柜中满满当当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

伴随着台台的惊叹,兰兰面露得意之色:“对,你可别小看了丝绸,它可是咱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族里面的多面手。让我再好好给你介绍介绍。”

兰兰指着进门左侧的地方,娓娓道来:“这边分别展示了苏州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丝织技艺和中国古琴艺术中的苏州古琴丝弦制作技艺,它们都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的宋锦和缂丝丝织技艺都是2009年入选的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总项目下的子项目。刚刚我们欣赏的明代米黄色……”

“明代米黄色地万字双鸾团龙纹宋锦残片!”台台脱口而出。

兰兰微笑着看了一眼弟弟,继续说道:“传统宋锦的生产制作,从缫丝、染色到织成产品,前后要经过20多道工序。宋锦织物表面色线和组织层次非常丰富,这是因为使用了彩抛换色的独特技艺。这一技艺特征被后来的云锦所吸收,一直流传并应用到当代的织锦技艺上。”

认真听完姐姐一连串的介绍,台台感慨道:“正是历经一代代的传承和借鉴,才有了如今高超的织锦技艺呀!”

瞧着弟弟一本正经的模样,兰兰笑道:“要说到传承和借鉴,就更得看看咱们苏州缂丝丝织技艺了。”

姐弟俩把目光投向立于展厅中占地颇大的清代缂丝“三条屏”。在匠人巧夺天工的技艺下,兰兰、台台似乎看见一幅长卷徐徐展开,上面一众仙人或立或坐,或吹笛或持扇,或骑灵兽或捧仙桃,祥云翻飞,奇石嶙峋。整个画面灵动而逼真,古朴而典雅,姐弟俩不觉沉醉其中。

清代缂丝“三条屏”
(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馆藏)

“姐姐,你还没有给我介绍缂丝技艺呢!”还是台台先回过神来。

兰兰闻言也收回思绪,说道:“提起缂丝,咱们得从‘缂’字说起,你知道除了绞丝旁加革字的缂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一个字吗?”

台台快速地朝展柜介绍文字中扫了一眼:“雕刻的‘刻’!”

“对了,所以缂丝显著的特点就是用‘通经断纬’的方法,使得织物的表面像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孔或断痕,图案花纹不分正反面,远远看起来,仿佛工笔画一般。”

台台听罢,啧啧称赞。

“你能认出这是什么吗?”兰兰指着右手边一架古琴上的琴弦问道。(www.daowen.com)

“这不就是古琴的丝弦嘛!”台台说着凑近一瞧,“难道真的是用丝绸做的?”

兰兰也移步上前,向弟弟解释道:“咱们都知道,古琴有七根弦,所以我们又称它为‘七弦琴’。你可别小看了这一根根丝弦,制作起来可不简单。还记得你小时候调皮,扯断了放置在家族学堂里的古琴琴弦,被方叔叔打屁股吗?’

“姐姐! ”

看到弟弟涨红了脸,兰兰噗嗤笑了:“方叔叔生气是有缘由的,你扯断的可是著名的‘今虞琴弦’!”“金鱼琴弦?”台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又瞅了瞅介绍文字,“原来是今天的今,虞山的虞。”

“对啊,‘今虞琴弦’是由苏州制弦师方裕庭应今虞琴家的恳求,经多年时间摸索,最终试制成功的古琴丝弦,史称‘今虞琴弦’。琴弦采用上等真丝制作,在所有琴弦制作中,技艺要求最高。现在全国也只有方老传人苏州制弦师潘国辉老先生一人精于此制作。”

“真是太可惜了,赶明儿我得去拜访一下潘老,看看他收不收我。”台台调皮的口吻中透着一股认真。

“好啊,我支持你。不过,你可要做好克服重重困难的准备哦。古琴七弦粗细不同,最细的直径只有0.9毫米,却也要用300多根蚕丝并在一起,经过翻丝、并丝、打线、上胶、熏蒸、晒干和缠丝等工序制作而成,每道工序要求都十分严格。”

“好吧,确实不容易!”听着姐姐口中一长串的名词,台台咂舌道。

“欣赏完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非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国家级名录中与丝绸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看着一脸沉浸其中的弟弟,兰兰拉起台台的手,一起向右前方走去。

“这麻雀也太逼真了吧!”台台又被三幅刺绣作品吸引了。

苏绣《瓦雀栖枝》系列
(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馆藏)

只见每幅作品上各有两只瓦雀活灵活现,它们或栖息在竹枝上,或嬉戏于梅枝端,脚爪锋利,羽毛柔软,双目有神。竹叶翠绿欲滴,梅花娇艳如霞,各色丝线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台台屏气凝神,仿佛一个响动,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就会振翅飞走。

看着弟弟专注的模样,兰兰忍俊不禁:“我们都知道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工艺流程复杂,在1965年由李娥英主编的《苏绣技法》一书中就汇聚了传统针法和创新针法47种。有双面绣、双面三异绣等。在苏绣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绣娘……”

“沈寿!”台台得意地抢答。

“台台真厉害!可是你知道她名字的由来吗?”兰兰冷不丁的一问还真把弟弟问倒了,便自己道出了缘由,“沈寿原来叫沈云芝,1874年出生在江苏吴县,也就是现今的苏州一个古董商的家里。她从小随父亲识字读书,受到家藏的文物字画的熏陶。”

“原来是‘白富美’啊!”台台调皮插嘴。

兰兰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她8岁开始学习刺绣,十六七岁就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1904年,她绣了佛像等8幅作品,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非常满意,赏赐‘寿’字,所以她也就改名为‘沈寿’了。”

“原来是慈禧赐字啊,那肯定绣工了得!”台台喃喃自语。

兰兰看了看展示的沈寿照片及作品,继续说道:“她可不仅仅绣工了得,而且开了近代刺绣的新风。后来,沈寿受清廷委派前往日本考察学习,回国后,被任命为清宫绣工科总教习,创造了‘仿真绣’技艺。她绣的《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另一件作品《耶稣像》则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展出,获得了一等奖。”

“真是中西方交融的典范啊,沈寿兼收并蓄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台台又一次感慨道。

“我们再去看看其他有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介绍吧。”兰兰提议道。

就在姐弟俩凝神细看有关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介绍时,兰兰手里的书籍再次发出一道微弱的光线。眼尖的台台一下子叫嚷起来:“又有线索啦!”

姐弟俩激动地打开书籍,一串奇怪的数字映入眼帘。

“7426,744,546,74364!”台台不觉大声念了出来。

兰兰赶紧提醒道:“嘘——小点声,现在可是大晚上。”

“可是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呢?”姐弟俩百思不得其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