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是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会计学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形成的一门研究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经济管理学科。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经济管理的需要,会计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和分支,它们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第一,按照内容层次,会计学可以分为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
基础会计主要讲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是具体实践和应用会计信息所应具备的一些共性的基本知识。
中级财务会计全面阐述了在持续经营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
高级财务会计学也被称为特殊业务财务会计学,阐述了一般行业或特殊行业的特殊业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
第二,按照报告的对象不同,会计学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过去的信息情况,并以公认或法定的会计准则为依据对这些信息进行确认、计量、传递与披露。
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提供加强生产经营管理、节约成本费用、提高效率和正确决策所需依据的未来信息。
第三,按具体内容,会计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税务会计等。
(二)会计的特征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关心劳动成果获取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必然按照一定的目的、用一定的方式来管理经济活动,从而促进了会计的发展,因此,会计是人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产物。会计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古代会计的时间范围包括从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至15世纪末[1],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奴隶社会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在生产管理中,仅凭头脑进行生产数量方面的记忆,后来逐渐发展到使用各种符号和标记,以“结绳记事”、“刻契记数”为标志,是会计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导致生产活动产生了大量需要进行计量和记录的事项,人们已无法在生产之余附带地完成计量和记录工作,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并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独立的管理生产活动的工作。西周时开始出现“会计”和较为严格的会计机构,设立了专司朝廷钱粮收支的官吏——“司会”。“会计”最初使用时的基本含义是“零星计算为计,综合计算为会”,西周的“周礼”中还有“参互、月要、岁会”记载,分别相当于现在的旬报、月报和年报。春秋战国至秦朝出现了“簿书”,用“入”和“出”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收支,“薄书”是我国会计账簿的雏形。汉代以后,“会计”作为单一的词语使用,逐渐成为固定意义的词语。
近代会计指的是15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时期的会计。15世纪中叶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在佛罗伦萨的银行账簿中,已经开始登记债权债务项目,“借”“贷”逐渐成为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复式记账法开始萌芽。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详细介绍了复式记账法,标志着世界近代会计的产生。此后,复式记账法相继传至德、法、英、美等西方各国,并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现代会计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现代数学和管理科学的进步,推动了现代会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服务的管理会计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是现代会计的开端。管理会计侧重于利用数学方法、统计方法等方法,加工处理有关预测和分析方面的信息,向企业内部管理层进行报告;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外部的有关经济利益相关者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会计理论逐渐成熟,会计规范也逐渐国际化。(www.daowen.com)
会计在逐步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五个特征: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计量可以采用实物计量、劳动计量和货币计量。现代会计与商品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实物计量和劳动量在各种不同的衡量尺度之间无法进行比较或加总,只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才能将经济成果从实物量转化为统一的价值量,会计便从简单的计量和记录,逐步地发展成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综合核算与监督经济活动的管理工作。
实物计量是会计计量的形式之一,包括实物单位、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数量、距离等方面的计量单位,如件、辆、千克、米等。
劳动计量是表示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又称工作量单位,如工时、工日等。
【例题1-1】货币计量是会计计量的唯一计量单位。( )
【案例解析】×。会计计量可以采用实物计量、劳动计量和货币计量,其中货币计量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单位,而不是唯一计量单位。
2.经济活动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完整性
会计要反映已发生或已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了解和考核其过程和结果,就必须不间断按顺序地进行记录和计算,通过分类汇总、加工整理,最后取得综合性的指标。具体来讲,连续性是指对各项经济活动按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系统性是指对各种经济活动按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系统地加工、整理和汇总,以便提供管理所需要的各类信息;综合性是指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应该站在综合系统的角度上,防止片面化;完整性是指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毫不遗漏地加以记录。
3.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相结合
会计一方面按照会计法规制度的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即进行会计核算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会计要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实施监督控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者相互结合、不可分离,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
4.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
会计在产生和发展的漫长时期里,产生了若干专门的程序和方法,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控制方法和会计预测和决策方法,这些方法既有各自独立的作用,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替代。
5.以价值管理为基本内容
整个会计工作都以价值管理为基本内容,通过价值量指标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不仅可以比较全面地控制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且可以及时地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和调节。记录、报告并不是会计的最终目的,而是会计利用的手段,会计利用这些手段,提供会计信息,为管理经营企业减少不必要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可以说会计是一种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2]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同时提供各项会计信息,因此,一些教材总结会计的特征时将经济管理活动和会计信息系统均列为会计的重要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