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海底捞:家文化面临巨大挑战?

海底捞:家文化面临巨大挑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观点认为,这透露出海底捞一向以来标榜的“家文化”正在面临巨大挑战,并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羁绊。甚至有观点指出,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背道而驰的。您前面提到的“海底捞”的案例我认为只是一个个案,不能简单地通过它否定“海底捞”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家文化”方面令人敬佩的探索。

“家文化”距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多远(访谈录)

不久之前,知名餐饮企业“海底捞”的一名员工自感建议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改进有功却得不到升职、奖励,遂于离职后利用手上掌握的人事信息向“海底捞”敲诈勒索。这虽然只是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但在被媒体曝光后却引起激烈的讨论。有观点认为,这透露出海底捞一向以来标榜的“家文化”正在面临巨大挑战,并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羁绊。甚至有观点指出,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背道而驰的。

企业文化中的“家文化”一直以来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热门话题。但它究竟是什么?它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真是对立的关系吗?它是否能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融合,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倪楠(下面简称倪)对著名企业海底捞的员工李某(下面简称李)进行了采访。

倪: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管理中的“家文化”指的是什么?这种文化是否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积淀?企业和员工对它的推崇可能出于什么原因?

李:家文化是指企业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建设营造的一种具有大家庭氛围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但它绝不仅仅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世性。事实上,全球许多知名企业的文化都带有“家文化”的色彩,无论它是中国的、日本的、美国的或欧洲的,例如中国的“同仁堂”“万科”,美国的“沃尔玛”“肯德基”,日本的“松下”“京瓷”,欧洲的“西门子”“爱立信”等。在这些公司中,企业领导者通常会在日常管理中扮演家长的角色,被公司的全体成员视为“大哥”“大叔”甚至“父亲”,而企业的领导者也往往会像对待家庭成员一样对待自己的员工。企业和员工对它推崇的重要原因是它能够非常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圆融劳资关系,增强团队合作,促进劳资双方长期携手共赢。

倪:您对它的定义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即您认为,如果在内部推行“家文化”式的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

李:当然是正面的,如果在企业内部推行“家文化”式的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

倪:您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定义又是什么样的?它要求企业具备什么样的管理特征?

李:所谓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我想就是有一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正确的经营理念和能够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具有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在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普遍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企业规范等内容为中心的、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

我所供职的企业的母公司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在其企业文化体系中,对公司的管理方略是这样描述的:“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高效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我想这就是现代企业所应当具备的管理特征。(www.daowen.com)

倪:那么,“家文化”会导致企业与这些管理特征和管理要求产生差距吗?即家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是对立还是相辅相成?

李:一个目标明确的、丰满、健康、理性的“家文化”是不会导致企业与这些管理特征和管理要求产生差距的,因为只有积极营造“大家庭文化”,才能巩固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并在此前提下推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和“高效化管理”,实现企业的永续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家文化”实际上与现代企业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说,要想打造企业的百年基业,就必须构建适合企业所处国家、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企业自身特点的“家文化”。

您前面提到的“海底捞”的案例我认为只是一个个案,不能简单地通过它否定“海底捞”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家文化”方面令人敬佩的探索。事实上,“海底捞”的管理实践成功地提升了企业的“员工满意度”并最终极大地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使之成为当代中国餐饮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倪:您认为,企业在管理中,面对“家文化”,该怎样避其之短,取其之长,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融合?能否举例说明?

李:我刚才在论述“家文化”时提到了4个词:目标明确、丰满、健康、理性。所谓目标明确,是指“家文化”是由企业领导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倡导、营造的,意图在于通过实现员工的满意度来达成客户满意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所谓丰满,就是“家文化”应当涉及企业管理与人际关系调适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组织文化,而不是零散、片面的文化。所谓健康,就是“家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一定是积极和建设性的,有利于提升全体成员的精神境界,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不是消极、庸俗的文化。所谓理性,就是“家文化”始终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规范和员工职业行为规范的,而不是无规矩、无尺度、无分寸的。坚持以上4点,“家文化”就能够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水乳交融,携手并进,共同维护企业的基业长青。日本企业在“家文化”管理方面做得尤为成功,像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全球知名企业家都是通过在本企业中积极践行“家文化”,从而赢得了广大员工的拥护爱戴,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尊重信赖,并因此推动了企业的传奇式发展——他们高超的管理艺术始终被全球顶尖商学院奉为经典案例!

该访谈录节选刊载于2015年5月23日《中国劳动保障报》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上述企业如何平衡家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