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鞋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探讨

鞋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探讨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鞋类设计专业为例,专业定位为鞋样设计与工艺,培养规格:首岗→相关岗→发展岗。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基于康奈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如图2-1所示。图2-1 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基于康奈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推行学历、学力、岗位技能三证书制度。

鞋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探讨

一、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专业设置充分考虑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市场的供给、区域其他学校参与度、自身办学环境和条件等因素。

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中国鞋都产业园区,是温州市(乃至全省、全国)唯一的一所中职鞋类专门化学校,近年充分利用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着力在政策制度、行业前景、区位条件、规模结构、课程改革、文化体系等方面培育专业品牌优势,逐步形成集鞋类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电商、流通等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专门化办学架构,走出一条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新路子,每年为温州鞋业输送了大批技能型应用人才。

1.专业的方向与定位

随着社会职业岗位的快速发展,岗位要求专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作为一所新兴的专门化职校,必须非常明确自己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专业定位上更要突显专业性和针对性,追求同类专业领域的办学高度与精度,而不是一味追求众多专业的普适性。职业教育应少开“超市”和“杂货店”,多开些“专卖店”和“精品店”。

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结构发展历程:综合高中为主打专业(2007年尚无鞋类专业)→单个鞋类专业(设立鞋类制造与管理专业)→多个鞋类专业(添设鞋类营销方向专业)→鞋类专业链(添设鞋类CAD、电子商务专业)→四化鞋业专业集群(鞋业机械化、手工化、数字化、流通化等专业方向)→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鞋业文化体系(一体两翼)→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轻工业文化体系(未来展望)。

2.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上应采取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策略。首岗适应是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多岗迁移是指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尽可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是指更多强调文化功能,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以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鞋类设计专业为例,专业定位为鞋样设计与工艺,培养规格:首岗(制鞋工、鞋样制板师)→相关岗(工艺管理员、鞋品质管理员、鞋跟单员)→发展岗(班组长、生产主管、车间主任)。

再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专业定位为专卖店导购与管理,培养规格:首岗(导购员收银员)→相关岗(推销员、网络营销员)→发展岗(店长、区域代理、销售部经理)。

二、课程的来源

职业教育要成为一种对主体有意义的教育,内在地激发主体对活动的参与,必须使教学变成能产生显性工作成果的活动。脱离任务学习知识和技能,没有明确知识和技能的目的;脱离产品(结果)学习任务,没有突显任务对主体的意义,都容易导致学生厌学。

课程建设与产品开发相融合,见表2-1。

表2-1 课程建设与产品开发相融合(www.daowen.com)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是开放式的、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现代化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制定应开展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明确岗位需求、工作任务、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

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基于康奈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如图2-1所示。

图2-1 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基于康奈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推行学历、学力、岗位技能三证书制度。学历证书由教育主管部门向完成中职教育阶段文化技能教育的学生颁发。学力证书由企业总裁和学校校长共同签发,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和知识结构分为几个层次。岗位技能证书由多家在温州的知名鞋企联合开发皮鞋制板师,根据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标准制定,每年进行修改完善,通过考核的学生可获此证书,学生具有优先被录用权,且认定企业承诺其报酬高于同岗人员一级。

三、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

1.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重构课堂

以颠覆性的思维去思考职教的课堂。学校教学空间与学生学习空间由单一学校转变为学校和企业,由教室转变为教室、实训室和车间,学生在实训室和车间的时间根据专业而定;课堂的教学内容由“知识为主线”向“技能为本”转变;教学形式由“深入浅出”向“由浅入深”转变。

2.解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问题——联通岗位

课程体系联通岗位要求、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以职业岗位的生产实际、真实情景来指导学习岗位的设计;以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作为制定课程体系的依据;改变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整个育人过程(现代化);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顶岗,找“感觉”;每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3.解决培养途径和手段的问题——双师共育

双师型与双师结构合理配置(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企业技师来学校教学)。保证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行业能工巧匠、专家参与;保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顶岗实习;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客座讲师,并实行动态管理;双师型与双师结构。

4.解决职业教育生命力和活力的问题——校企联动

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参与课程开发、校企文化融合。推动校企联动、深化合作;建立双方共同参与的合作组织,促进合作发展;项目化推进,实现互利共赢;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相渗透,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相融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