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一个海岛型国家,其经济发展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南面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新加坡海峡长105千米,宽16千米,扼守马六甲海峡。新加坡由新加坡岛、裕廊岛、乌敏岛、德光岛、圣约翰岛和龟屿等60多个岛屿组成,海岸线全长200多千米,是世界著名港口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区域旅游中心,港口运输发达,与全球600多个港口通航。在2006年至2015年,新加坡海洋经济总产值由98亿美元增长为147.3亿美元,其中2008年和2009年出现峰值,分别为168亿美元和168.3亿美元,此后虽有下降,但仍保持总体上升的趋势[5]。
新加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是国际港中转贸易,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和金融业。具体来说,新加坡海洋经济发展成功得益于以下4个因素。
1.技术创新,管理先进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航运科技的投入。1990年,新加坡投资建立了全国EDI贸易服务网—Tranenet,将35家监管机构、货物代理、出口商、船公司、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仓库、供应商、保险公司、进口商、金融机构等单位的信息整合,实现平台的信息共享;而电子商务系统—Portnet连接了政府部门、代理商、海关、港务集团、港口用户等主体,并逐步向世界其他港口延伸。通过实施以上两个电子信息系统,新加坡港口物流得以实现全自动化运作。
2.海洋产业集聚发展
新加坡的海洋经济形成了设计、建造、研发、法律服务、金融服务乃至教育、培训等全产业链条。截至2018年,新加坡已拥有超过5 000家海事企业,20家从事航运业务的银行,7家国际保赔协会集团成员以及超过20家领先的船舶经纪公司[6]。其海洋经济产业链各环节的上下游企业相互配合,不断聚集,共同发展,且每个产业门类中都集聚了大量国际领先的企业,进而带来了高素质海洋人才的集聚。这种集群效应使新加坡的海洋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商业便利性,包括融资和保险、法律、会计等综合服务的便利性,接触客户的便利性,高素质员工的可得性等,这些成为新加坡海洋产业成功的重要因素。(www.daowen.com)
3.有力的政府支持
新加坡政府对海洋经济的政策支持包括:成立相关的指导部门,为行业发展提供规划管理;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市场需求,选择优势领域重点突破;政府为海洋经济企业提供开发性资金支持,形成官、产、研互动机制;实行海洋产业税收减免政策。
4.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新加坡作为一个海岛城市国家,提出了“旅游经济无止境”的理念,利用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旅游,树立清洁、文明、亲和的城市形象。首先,致力于花园城市建设,打造多种主题公园、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建造衔接公园的廊道系统等。其次,注重保护有特色的历史民居,如唐人街牛车水等。最后,新加坡还因地制宜人工开发旅游景点,例如圣淘沙、胡姬花园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