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中华商道的新发展思想基础

近代中华商道的新发展思想基础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謇的“棉铁主义”与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互为补充,为中国的工业化和近代化指出了具体路径,是晚清以来重商思潮发展的高峰,也是“商战”“工战”和实业思想的集大成者。

近代中华商道的新发展思想基础

明清之际,士与商合流,经商与业儒融为一体,亦商亦儒的儒商已经开始兴盛。进入近代,在西方工业化的冲击下,在“千年大变局”的推动下,中国儒商的人数有所扩大,并最终形成了以张謇为代表的近代儒商群体。近代儒商群体的形成,除了前述的经济社会条件,还与当时重商思潮的兴起有关。重商思潮经历了商战救国和实业救国两个发展阶段,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儒商的发展。

(一)重商与商战救国思想

鸦片战争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自强运动,但现实是,列强施加的外侮依旧,中国权利的沦丧继续,特别是甲午战争的惨败,迫使人们开始更深刻反思,中国如何才能走向自强这一问题。这一时期,受西方重商主义的影响,包括郑观应在内的一些早期维新人士,开始摒弃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必须仿效列强“以商立国”“以商强国”,强调尊商、敬商,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走商战救亡之路。当时的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陈炽都有过相关论述。比较而言,郑观应的论述最为全面系统。

一是以商富国。郑观应认为,通商对富国具有重要意义。“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疏畅其血脉也”[195],所以,“盖西人尚富强最重通商”[196]。因此,要学习欧洲各邦,“以通商为大径,以制造为本务”[197]。由此,这一时期的仁人志士产生了“以商立国”“以商强国”的思想。

二是商战救国。因为富强在于商,所以,郑观应进一步指出,“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由此,他明确提出商战思想:中国要与列强进行经济较量,必须发展中国工商实业,抵御列强经济侵略,这是争取自强的必由之路。其实,在郑观应之前,曾国藩、李国墦、薛福成等人都提出过商战思想,但都是泛泛而谈。郑观应的商战思想比较系统全面,影响深远。他指出,西方列强不仅以商富国,而且以兵卫商;不独以兵为战,而且以商为战。兵战是短暂的,而商战是持久的;商战是目的,兵战是保障。不仅如此,商战还是兵战的原因。他指出:“昔英、法屡因商务而失和,英迭为通商而灭人国。初与中国开战,亦为通商所致。”[198]所以,国家之间的较量,最终是经济实力的较量。[199]

三是尊商和敬商。若要以商富国、以商为战,就要尊商、敬商。所以,“振兴中国首在商民”[200],“故商人者,实立国之要素也”[201]。“今之世界,商之世界也”[202],“我们经商的人,生在这西历一千九百余年,叫什么二十世纪实业竞争的时代,也真尊贵得很了……天下最有活泼的精神,最有发达的能力,能够作人类的总机关,除了商,别的再也没有这种价值”[203]。正是在这种尊商、重商思潮下,商人的社会地位日益提升,经商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职业选择。这为近代儒商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思想条件。(www.daowen.com)

(二)重商与实业救国思想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重商思潮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重商”向“重工”转变,“商战”向“工战”转变,“实业”逐渐浮出水面,实业救国成为重商思潮的核心。

一是商战转向工战。在中国近代重商思潮中,“商”的概念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工和商都包含在内的。所以,这个所谓的商,既不完全等同于中国古代之商,也不等同于西方重商主义时代之商。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工”的重要性。这一时期,郑观应认为,应该“以工翼商”。因为“若有商无工,纵令地不爱宝,十八省物产日丰,徒弃己利以资彼用而已”。[204]张謇比较了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清政府洋务运动的成效差别后,他认为,外洋富强之本在于工。“方日本之始维新也,中国前清政府亦尝言维新矣。而收效迥异者,则以日本人能窥知西洋富强之由来,竭全力以整兴工业。中国但知西洋之有坚甲利兵,而竭全力以练兵,舍本求末,故至今犹陷于困境也。”[205]日本人清楚西方富强的根本所在,所以全力整治和振兴工业。中国政府则只知道西方人强在坚船利炮,所以全力发展军事工业和武装军队,舍本求末,因此两者差别迥异,成效立见。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开始从商战转向工战。1906年,章京柏锐提出:“广兴教育,以培人才,以为工战之基。”“工战”口号的提出,表明商战思潮已出现一个重大的思想转折,即由重商向重工的思想转换。“重工”和“工战”思想对商人有着直接的影响。如1905年拟定的苏州商务总会《试办章程》指出:“农、工、商三者实相表里,今商界风气渐开,农、工尚少讲求,顾工与商尤有直接之关系,工以商为尾闾,商以工为源头也。……工固不可不重。”[206]工战思想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近代工业是机器化大生产,而非单纯的商业流通。近代工业化思潮呼之欲出。

二是重工与实业救国。在工战思想的推动下,人们的主张也从重工向实业救国方向发展。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实业一词已经广泛流行。尽管实业首先是指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经营的近代工业,但这一时期所说的实业,并非仅限于工业,而是对农工商等生产和流通事业的总称。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义兼本末”[207]。而“实业之兴衰,关乎国势之存亡是也。”[208]张謇和孙中山皆为“实业救国”论的力倡者。张謇认为只有通过振兴实业才能救国救民,“救穷之法惟实业”。[209]为此,他提出著名的“棉铁主义”,试图通过重点发展棉纺织和钢铁业来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孙中山也认为,实业建设是救国的根本之道,“发展实业,乃振兴中华之本”[210]。为此,他专门拟定了宏大的《实业计划》,拟通过重点发展铁路、公路交通和港口,全面发展中国经济,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张謇的“棉铁主义”与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互为补充,为中国的工业化和近代化指出了具体路径,是晚清以来重商思潮发展的高峰,也是“商战”“工战”和实业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商业启蒙意义上,张謇和孙中山的实业救国思想分别实现了商战思想、实业思想、救亡思想、改良思想、革命思想的大汇聚、大整合,初步回答了中国工业化和近代化如何实现的时代课题,为后来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值得今人重视和反思。

总之,鸦片战争后,在重商思潮的推动下,随着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明清以来的儒与商、士与商、绅与商的融合趋势更加明显,近代儒商崛起。据估算,晚清仅绅商的人数就在5万人左右,相当于绅士阶层人数的3.3%。儒商与绅商有差别,但他们的共同特征则是“言商仍向儒”,“商”“儒”不分家。其中,尤以张謇等人最具有代表性。[2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