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贫困现象与扶贫之道

探究贫困现象与扶贫之道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黔东南州委常委、副州长,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工作队队长沈翔认为,“直接发钱”就能快速脱贫,但这并不长久。贫在生计,困于思维,这是最为根本的致贫因素之一。2018年以来,杭州投入近21亿元资金,与当地一起令帮扶模式和效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参与项目贫困户人均年增收万元以上,带动包括周边村民超600人务工。

探究贫困现象与扶贫之道

2020年,中国的脱贫标准十分明确:贫困户年收入达4000元左右,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这曾有令人震撼的现实对比。

黔东南一位县级干部说,几年前,扶贫干部到当地最偏远的贫困村考察,仍能见到赤脚走路、衣衫褴褛的村民,“揭开贫困户的锅盖,根本看不出煮的什么东西。”

“因为交通落后和信息闭塞,山区老百姓还过着原始农耕生活,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外面变成什么样。”这位干部说,在前所未有的脱贫力度下,绝对贫困现象如今已成历史。但脱贫仍是一条任重道远的漫漫长路。

黔东南州委常委、副州长,杭州市帮扶黔东南工作队队长沈翔认为,“直接发钱”就能快速脱贫,但这并不长久。“我们要围绕产业、就业社会事业,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贫困的问题,付出最艰难的努力。”

实现脱贫需要时间、耐心和复杂的传导机制。这有过教训:一位基层扶贫干部回忆,当地曾经通过发放家禽、牲畜等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到年底收购时,发下去的猪、鱼都被吃掉了。”

贫在生计,困于思维,这是最为根本的致贫因素之一。

2013年起,杭州开始帮扶黔东南。2018年以来,杭州投入近21亿元资金,与当地一起令帮扶模式和效能发生根本性转变。以产业扶贫为切口,如沈翔所说,这一过程“成之维艰”。

丹寨县扶贫办副主任、杭州挂职干部徐赟回忆,2018年,经过调研,当地决定引进浙商——浙丹公司在丹寨县试种吊瓜,并投入资金帮助产业启动。东西部思维的差异与碰撞随之而来。(www.daowen.com)

“发展产业要集中土地,开始村民宁愿种水稻等自给自足,也不愿把土地流转出来。一些村干部也比较保守,把搞产业简单当成完成任务。我们选择在烧茶村落地项目,也是因为当地干部比较有经营理念。”徐赟说。

与西部思维不同,提高“亩产”是东部的“本能反应”——在徐赟原本供职的高新区(滨江),以6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实现了近1600亿的GDP,精品农业产品已出口至日本等国。

“用有限土地因地制宜创造更多价值。”徐赟说,选择吊瓜与板蓝根种植本身就是实践——吊瓜与板蓝根都是中药材,套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每亩地年均利润可达4500元。2018年,这一产业就使烧茶村脱贫——当地之前主要农作物是玉米,仅能满足村民温饱。

烧茶村党支部书记杨秀贤说,过去发展产业最愁销路。浙丹公司采取“订单种植、保底价收购”模式,超出承诺价收购。参与项目贫困户人均年增收万元以上,带动包括周边村民超600人务工。

在此务工的兴仁镇甲脚村贫困户李道芝介绍,自己一家7口人,有4个孙辈,过去家里穷,顿顿吃青菜,饿了就多喝水,现在则“顿顿都能吃上肉”。

两年来,为带动更多人转变“小农经济”发展思路,当地已组织1200余人次参与脱贫培训,培训班的费用全部出自协作资金。

“2019年开始,已经有村民主动找浙丹公司买吊瓜苗,过去不愿意流转土地的人也主动参与。这符合我们帮扶的最终方向,那就是让村民更有主动性,用市场化的方式实现脱贫。”徐赟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