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公里,二十余载,从黄渤海之滨到乌蒙山西麓,山与海携手同行。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确定辽宁省大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六盘水市。自此,因为共同的历史使命,两地跨越千山万水,心手相牵,共同在圆梦小康的路上砥砺奋进。
扶在真心,扶在真情,扶在真事,扶在实事。大连市始终把扶贫协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推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各项工作。特别是2016年以来,两地坚持把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重大举措,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携手开展更高规格、更深层次、更多领域、更广范围的协作,为贵州六盘水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注入了强大动力。
协作成效已凸显: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累计实现61.46万人脱贫,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6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3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六盘水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凉都大地彻底撕掉了贫困标签。
在2018年和2019年,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中,山与海的携手,连续两年处于“好”的等次。
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厚积薄发;一批批干部人才用心帮扶;一批批群众稳定就业……这是发生在盘江大地上的一个辽黔“海誓山盟”、携手战贫的生动故事。
大连援建六盘水团结村肉牛养殖项目。(郭翔/摄)
产业扶贫 提升造血能力
“我们工厂就来自辽宁,车间也是辽宁援建的。”提到辽宁,贵州水城力威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30岁女工陈燕子说。
“从前住在只有4户人家的山坳,喝的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山泉水,要1个小时才能走到通车的公路……”陈燕子说,“2019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我们全家终于走出大山、住上楼房。”
挪穷窝,更要拔穷根。2020年3月10日,陈燕子来到了公司车间工作,第一次了解了几千里之外的辽宁。
“目前,企业已解决劳动力就业201人,累计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65人,工人月均收入5000元。”总经理张浩介绍。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辽宁省积极引导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辽宁企业到六盘水市开发项目,推动产业合作。
2017年以来,辽宁优强企业入驻落户六盘水市项目39个,到位资金48.86亿元,力威铝业、罗宾森充电桩、玄武岩生产研发等一批优强合作项目,带动脱贫人口7356人。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计划实施项目45个,已全部启动实施,建成19个。
同时,辽宁省援助资金建设的扶贫车间,采取“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让一大批贫困户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利用来自辽宁的援助资金5300万元,我们升级了设备、扩大了生产线。”在水城县杨梅菌种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援助资金助力下,水城食用菌产业不断成长,已解决固定就业727人,临时用工4400余人次。
围绕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转型升级思路,辽黔两地用大连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发展性资源”激活六盘水的矿产、气候、生态等优势资源,促进产业互补升级,切实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和造血功能。(www.daowen.com)
消费扶贫 黔货入辽助增收
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刺梨产业基地,70多岁的王朝荣熟练地采摘着刺梨,集满一袋,扛到路边。老人说,他每天能轻松摘五六百斤,每公斤0.6元,每天收入150元以上。除了在基地务工收入,村民还可以有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盈利分红等收入。依靠刺梨,2019年,这个村摘掉了贫困帽子。
在六盘水的山上,广泛生长着这种被称为“维C之王”的果子——刺梨。让“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近年来,六盘水市推进刺梨产业规模化带动脱贫,并推出多种以刺梨为原料的健康消费品。
如何让像刺梨这样的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让贫困群众体验到农产品变商品增收致富的喜悦?
辽宁省采取“贵州产品+辽宁市场”模式,借助大连市东部沿海窗口城市,大力推进贵州农特产品走出去。
以进政府、进饭店、进商超、进大商、进会议、进媒体、进网络的“七进”行动为依托,消费扶贫工作全面推进。
推出六盘水市扶贫产品名录,广泛联动,建立企业“采—供—销”长效机制和展销展示机制。
现在,大连市民不仅能够在遍布市内五区的线下实体店购买到扶贫产品,而且能够通过小程序线上下单、就近提货。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辽宁省还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发挥“互联网+”作用,为六盘水特色农产品带货直播。
“白马洞”山泉水、刺梨饮料、水城春茶等贵州产品走出大山,不断深入辽宁人的生活。2020年以来,消费扶贫不断实现新突破,截至2020年9月,大连推动销售六盘水市扶贫产品已达1.6亿元。
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相信,立足辽宁,贵州产品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精准帮扶 真心实意惠民生
走进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实验幼儿园聚福分园,环境和配套设施令人惊叹:高清监控全覆盖;大型玩具和户外体育器材配备齐全;幼儿活动室配有智能一体机、中央空调、净化饮水系统等设施;还开设了图书室、美工室等功能教室。
“这个属于易地扶贫搬迁教育设施配套项目,是一所按省级示范标准修建的公办幼儿园,覆盖附近两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六枝特区塔山街道办事处主任龙成胜对于项目情况再熟悉不过,这个项目总投资1499.12万元,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援助资金335万元。幼儿园优先保障搬迁户人员子女零门槛、无障碍入学,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免费入学,目前已解决搬迁适龄儿童入园80人。
“我的孩子就在这家幼儿园。”李文芬夫妻俩原先在温州打工,两年前,全家从山里搬出来,“如今不用背井离乡,全家在一起,孩子在楼下就可以上学,一切都在变好”。
靶向发力,精准帮扶,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变好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还有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辽宁省抓住深度贫困地区群众最需要的教育医疗事业,在深度贫困村援建幼儿园31个、卫生室34个,易地扶贫安置点学校7个、卫生室1个,累计投入教育医疗经费17914万元。213所中小学“一对一”结对帮扶六盘水市213所农村中小学;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对六盘水市31所大连援建幼儿园开展业务指导;“校园足球1+1”项目着眼培养乡村孩子“乌蒙气魄大山情怀”,被教育部评为东西部协作精准项目。教育“组团”帮扶的两个“大连班”103位学子,2020年高考实现一本上线率93%,二本上线率1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