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转型与地方产业政策优化策略

产业转型与地方产业政策优化策略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由于新兴产业的风险一开始会比其他产业高,但部分成功的产业收益可能会比较高,于是吸引风险偏好的资本流入。随着该产业资本规模扩大,产业趋向成熟,风险不断降低,除了风险偏好的资本流入外,还会吸引部分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资本流入。一般而言,在新产业发展初期,新产业的不确定性使产业发展风险很大,此时的产业发展主要依靠风险激励来吸引企业,风险偏好型的资本会表现出更高的活跃度。

产业转型与地方产业政策优化策略

(一)产业转型的意义

转型理论起源于马歇尔的“企业规模受制于其所在行业”这一论断。就一般而言,产业转型是针对地方经济或产业结构而言的,表现为区域支柱产业的转化,可以用产业比例变化、产业要素的投入密度和比例变化来表示,本质是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带动的产出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动,可以认为,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中一个质的飞跃。

评价产业转型效果好坏的标准,一是对标产业政策的要求;二是从产业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合理性,诸如配套性的问题;三是与本省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或者自身链条的长短。从宏观层面,由于我国产业转型是国家政策主导的,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更偏向于省级产业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契合度,但是,国家不宜在一般性产业(大致可以理解为市场竞争类)上制定产业政策,如果在一般性产业上与国家政策对标,势必形成产能过剩。同时,还需要考察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产业成熟程度与产业扩张规模是否吻合,以综合评价产业转型效果。

(二)无产业政策干预的企业自身转型

在完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决定企业行为的经济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边际激励和风险激励。

边际激励是指在整个经济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不同产业之间的经营收益对比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改变着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收益和利润,引导企业调整其在原产业的生产投入规模,同时确定对新产业的生产投入规模。

边际激励发生作用的过程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首先,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利润率会发生变化[2]并出现差异。其次,这种差异导致资本从利润低的产业流向利润高的产业,从而使各产业资本规模发生变化。在市场需求约束下,产业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开始激烈,不同产业之间的利润率会趋于一致。与此同时,没有市场前途的产业会由于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持续流失资本,尽管随着市场上留存的企业数量不断下降,资金的压力能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随着该产业经营前景的进一步暗淡和新产业收益的逐步提高,这种流出会加剧。由于新产业在经济产业结构的演进中相对利润率一直较高,资本会不断流入,直至该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达到均衡,预期利润率与其他产业趋于一致。如果某产业在发展中获得了新的技术性突破,就会吸引新的资本流入,这种过程会周而复始地不断发生,直到该产业的技术完全成熟。

风险激励是指随着不同产业之间的企业经营风险以及相应收益的不断改变,这种风险收益的差异会引导企业调整其在不同产业的投入规模。显然,风险偏好的机理以及风险与收益的对等性在此发生了很直接的作用。

风险激励发生作用的过程体现在以下环节:首先,由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使不同产业的风险分布不同,对应的收益也就产生差异。其次,在风险收益对等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会从风险收益低的产业流向风险收益高的产业,伴随着不同产业的规模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状况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收益,这种变化会一直延续到整个产业的风险收益基本趋于一致。与此同时,那些没有市场前途的产业,其企业经营风险会不断提高,收益也随之不断下降,从而资本不断流出,产业逐渐被淘汰。最后,由于新兴产业的风险一开始会比其他产业高,但部分成功的产业收益可能会比较高,于是吸引风险偏好的资本流入。随着该产业资本规模扩大,产业趋向成熟,风险不断降低,除了风险偏好的资本流入外,还会吸引部分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资本流入。

上述两种激励在企业参与产业转型中是同时起作用的,但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不同机制发挥主导作用。一般而言,在新产业发展初期,新产业的不确定性使产业发展风险很大,此时的产业发展主要依靠风险激励来吸引企业,风险偏好型的资本会表现出更高的活跃度。到了产业发展的扩张阶段,产业的风险趋小,边际激励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企业资本向高收益产业转移。而对于那些处于衰落的产业来说,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和艰难的经营前景意味着可能面临经营失败的风险,此时的产业风险收益极低,企业是否坚持留在该产业是由产业间的收益对比和企业自身资本实力决定的,此时边际激励起着主导作用,引导一些企业资本继续坚持经营旧产业,另一些资本则转移到别的产业。

在没有政策干预的假设下,企业在产业转型方面的决策有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完全市场机制是以利益为导向的,所有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都直接影响企业是否参与产业转型及参与程度。其次,企业向新产业转型时的投入主要包括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创新,前者的功能是促进新产业发展创新,后者是生产出新产品。完全市场机制使企业在这两部分的投入并不遵循特定模式,而是由产品市场的盈利情况和不同时期研发投入量、开拓的风险程度所决定。最后,是企业的积极性,当企业在旧产业获得的利润较高时,企业向新产业转型的积极性较低。在新产品的研发开拓阶段,若参与企业的数量增加,则一方面市场竞争会加剧,使得每家企业增加投资的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数量增加,企业间的正外部性也会增加,则又激发了企业在新产业上的投资和增产的积极性,企业的最终表现由这两种倾向共同决定。结合产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外部性、投资成本和风险、技术特征、阶段特征等影响因素,可以发现产业转型并不一定能够达成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产业转型对地方政府的影响

地方的产业转型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不同于地方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会使地方政府在对待经济转型和发展之间有不同的态度。因为产业转型涉及成功的可能性、付出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冲击和社会稳定性、各省间的竞争等问题,地方政府会在此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四)省级产业政策对产业转型的作用机制和影响

省级政府利用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各类干预和影响,从本质上都可以追溯到企业在产业经营中的成本和收益变化上。与市场机制激励企业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相对应,省级产业政策影响企业参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也分为边际激励机制和风险激励机制;前者是指在市场边际激励基础上,政府产业政策改变了企业在经营中的边际成本、收益、利润,然后企业将根据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调整自己在各产业的投入规模,从而使得新旧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例发生变化。而后者则是政府产业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对市场影响的不确定性会使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将进一步引起企业调整其在各个产业的投入规模,使新旧产业的结构对比发生变化。

此外,省级政府还会直接以规模激励的产业政策来改变企业的经营行为,即通过对企业经营规模设置相应的政策,影响和改变企业在不同产业的投入规模。这种激励的作用过程可描述为: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设置规模的优惠政策,企业为获得政策支持而调整其在不同产业间的投入。在获取优惠政策后,企业会根据新的经营环境,重新衡量自身经营的收益、成本和风险,并再次调整投入规模。也就是说,尽管规模激励能改变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行为,但其持续性是不稳定的。政府的核心关切还是规模激励后,新的产业能否产生规模效益,让企业具备长期盈利的条件。也正因如此,往往政府的规模激励会附带一些条件,以避免产业结构变化的不理想状态。

尽管省级产业政策在影响企业行为上存在一些作用机制,但并不表示它能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产业政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从根本上看,还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只不过是通过政策的方式,改变了企业完全按市场机制经营的收益、成本、风险而已,市场机制作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失,所以产业政策离不开市场机制。当然,政府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也能承担主体的作用,如应急事件中所需要的物资生产,政府完全可以采用行政方式直接调整企业行为。但在一般情况下,最终企业参与产业转型的行为和地方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效果,应该是市场状况、市场机制和政府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阅读资料1(www.daowen.com)

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3]

新中国成立65年来,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初步工业化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加速工业化两个阶段,当前正走到一个必须实现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具有深刻的意义,是中国工业化内在逻辑的现实演绎,其中工业转型是关键。

一、工业是人类发展的翅膀

人类生存和繁衍最初依赖于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可用于消费的物质,后来人类逐渐学会了将原本不能用于消费的自然物加工制造成为可以消费的物品,这就产生了“工业”活动,并逐渐发展为加工制造业和建筑业。从手工制造发展为机器制造,形成越来越复杂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经济活动,这样,工业就不断发展成为庞大的“迂回性”生产体系。工业生产的“迂回性”实际上就是生产过程的高度分工化,不仅是各种技术分工,而且是普遍的社会分工。工业既然能够将无用的物质转变为有用的物质,那么也就可以让废物变为资源,工业越发达,就能使更多的物质转变为资源。在高度发达的工业体系中,所有的物质都可以成为资源,因此,从最终意义上说,所谓“资源”都是由工业所创造的。

工业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工业渗透到几乎一切领域,使人类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工业化了。

工业对于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工业成为一切科学发明和创新想象得以实现的工具,也是大多数人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技术基础。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类发展的一切领域。

二、工业转型体现了创新和革命的本性

工业发展走向更高文明阶段的直接表现是:以持续创新和“革命”的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工业发展没有历史终点,只要人类存在,工业生产就是其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之一。工业不仅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也是解决人类发展各种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从人类进步的意义上说,解决问题意味着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新问题的出现,而更多的问题意味着更大的进步空间,所以,困难、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工业发展就永无止境。中国工业化过程充分表明了工业的这种特点。

工业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问题。工业的迅猛增长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目前中国所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大都同工业增长有关,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工业转型。中国工业转型所面临的挑战是代际性的,即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工业素质差距的基本性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是难以通过人为压缩旧产业或扶持新产业就可以在短期内消除的。工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因此,所谓工业转型或产业升级,实质上是工业所具有的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自发彰显。

三、信息化智能化是工业发展的逻辑必然

工业在本质上是科技进步的物质实现形式,工业技术和工业组织形态是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演化的。工业技术从手工生产到机械化、自动化,现在正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工业产品则从工匠式到标准化、规模化,再向越来越个性化发展。工业组织形态从集中控制、科层分权,到向分布式、网络化和去中心化方向发展。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自动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再到以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为标志的新工业革命(也有人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上述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表明,工业发展实质上是信息关系的演化,也是人类知识进展并成功运用的过程。

由于工业实际上具有信息本源性,即工业是信息的物化体,总是倾向于最大限度地运用可以获取和处理的信息,包括科技知识、行为信息、商业信息等,所以必然走向信息技术越来越高级和信息化水平越来越发达的工业化阶段。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成本越来越低,特别是信息传递处理越来越互联网化、分布式化,而不再是“中心—科层”纵向信息传递。因而,工业的信息关系和信息环境必然变得越来越透明,工业生产的“迂回性”关系在发达的信息化条件下将变为网络型关系并越来越具有可视性。这样,信息化必将有力地推动工业文明进程,演化为更具人性化的工业体系和组织形态。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将使人工智能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工业,不仅工业生产过程智能化,而且各种智能化的工业品将被生产,例如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以及具有各种拟人功能的机器人。其实,整个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机器替代人和模仿人的过程,“人机信息互联”和“人机智能一体”是工业技术进化的基本逻辑。过去人们以机械论隐喻人和工业,认为“人是机器”;而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以生物学的隐喻看待人和工业,则可以认为“技术有生命”“机器是人”。因此有国外学者认为,人类正面临新工业革命,意味着进入“新生物时代”。无论我们是否同意这一观点,都不能不看到科学、技术、机器、信息、智能、艺术人文在工业化进程中汇聚,形成工业文明的内在逻辑,推动人类文明进程。这就是中国工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理论逻辑。

【注释】

[1]刘小鸽,于潇宇,司海平.经济增长压力与地方产业政策制定[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35(6):136145.

[2]边际激励中的产业之间利润率的相对变动原因可以是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变化,或者边际收益变化,亦或二者同时变化。

[3]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4(9):5164.本阅读资料仅为节选,并略有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