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策追求效果的不同,省级产业政策可以分为激励新产业培育和激励新产业规模两类。
(一)激励新产业培育的产业政策
在激励新产业培育的产业政策下,省级政府主要针对研发、创新、集成、开拓等企业行为进行政策激励,并相应地制定行业和企业在产业研发等方面的进度指标,要求相关行业和企业执行。
这类产业政策的优点在于,第一,通过产业技术的支撑、产业经营环境的营造,行业和企业能够稳步地推进政策目标的实现,避免由于风险导致的不能持续经营的困境和次生经济问题。第二,这类产业政策有利于培养地方经济在新产业上的市场竞争力,因为一旦本地区经济主体取得技术和经营模式上的突破,就会使当地发展取得领先地位,并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企业向该地区的集聚,增强地方经济的实力和地方政府的经济收益,还能给地方政府及官员建立政绩的标志。第三,有利于本省支持的企业始终把研究开发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开发新产品、创新技术,形成本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
这类产业政策也可能出现以下问题,首先,给省级政府形成较大的财政压力,这类政策在经济上行期间更有利于实施,而在经济下行期间就可能使省级政府在财政平衡上出现困难。其次,由于开拓创新的难度较大,这样的政策激励,不一定能快速取得成效,加之技术创新的未知性特征强,并不可能都取得预期的成效。最后,这类产业政策只适合于那些有一定市场经营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企业,不能够吸引大量企业广泛参与,因为开拓创新需要耗费企业一定的人力和其他资源,且取得成效时间较长、不确定性较大,会影响企业的现期收益。
(二)激励新产业规模的产业政策(www.daowen.com)
在激励新产业规模的产业政策下,省级政府主要针对参与行业和企业在新产业上的生产经营规模进行政策激励,还会制定有关新产业的生产规模、市场规模、交易规模、产业集聚程度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衡量。
这类政策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首先,注重规模,如果排除市场影响因素,能够较快实现政策目标的经济效果,形成政绩并带来地方经济收益。其次,通过对行业和企业在新产业产出规模上的激励和扩大,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而规模经济的出现,又能迅速地促进受益行业和企业进行滚动式投入,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发展。最后,规模发展带来规模效益,有利于部分具备战略眼光的企业实现新产业及产业链的培育、新产业技术研发和新经营模式的创新开拓。这种良性循环一旦形成,将极大降低地方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补贴成本,并快速取得产业政策效果。
但这类政策也同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首先,在新产业的技术、市场开拓和发展环境处于未成熟期时,由于政绩的需要,可能导致对部分产业的“拔苗助长”,造成新产业的产出规模大,但产品应用范围有限,市场吸纳能力有限,市场的消纳没有持续性,最终使产业停滞不前。其次,产出的规模经济不能与现有的市场规模相匹配,最终使得行业和企业盈利能力低,连带地方经济陷入困境,反而给地方财政造成负担。最后,这样的产业政策属于刺激性规模扩张,容易导致省级经济的波动,影响其可持续性,甚至可能引发其他问题的出现。
选择两种政策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省级政府主要领导的执政期限、中央政府的要求、新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技术特征有关。一般而言,执政期限较短、上级对新产业的研究投入没有细则要求、只注重产业转型在地方经济中的成果,或是新产业技术和市场经营条件基本具备为地方经济带来增长和税收贡献的能力时,执政者更倾向于推出激励新产业规模的产业政策,反之则会选择激励新产业培育的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