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点企业可借助政策优势实现规模扩张

重点企业可借助政策优势实现规模扩张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对于同一产业内部的其他企业而言,重点企业获得倾斜的资源后更有理由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来再次获得激励。功能性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能够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组织、改善经济结构、提高发展效率,最终增强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由于不同区域对中央财政的贡献有差异,中央的产业政策的导向会更多体现出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化方向。

重点企业可借助政策优势实现规模扩张

(一)关于选择性与功能性产业政策在当前情况下的分析

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省级产业政策多为选择性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之后,省级产业政策有所调整,功能性产业政策被更多地引入行业的发展中。但是,在经济发展规模指标仍然是上级考核的主要内容背景下,如何在短期内实现经济产出与资源投入比率的最大化依旧是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重点考虑的问题。面对同一产业中生产效率参差不齐的企业,政府的理性选择是通过选择性产业政策给予重点产业中的重点企业更多的扶持,以实现效率最大化。相对于同一产业内部的其他企业而言,重点企业获得倾斜的资源后更有理由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来再次获得激励。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强针对性虽然在一方面促进了整个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与地区较快的经济增长,但其他企业的被压制不利于全行业的长远发展,无法实现良性的市场竞争

功能性产业政策与选择性产业政策的不同在于其具有非特定指向性特点。在功能性产业政策背景下,政府是以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前提的,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技术创新、促进良性竞争等方式,为各产业的发展以及同产业中的不同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开放市场。在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过程中,政府没有必要去选择重点扶持的产业或企业,而应该将选择权“让渡”给更有效率的市场。功能性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能够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组织、改善经济结构、提高发展效率,最终增强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所以,笔者强调省级产业政策的制定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提供更多行业信息,引导企业行为方向。

(二)制定省级产业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www.daowen.com)

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地方政府为获取资源支持,会尽可能与国家产业政策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保持一致,这里的“尽可能”是与本省已经具备的优势产业发展和当地的区域优势之间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谁更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成本又相对低,谁就能“胜出”。

目前,我国省级主要领导受任期的限制,党政主要领导在主政期间不同程度地会考虑任期内的投入与绩效关系。不排除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些培育性产业尽管符合国家战略,也对地方的长期发展有战略意义,但却因为需要长期发展才有明显的绩效,在任期内不可能转化为当期政绩,就很有可能不会被放在最优考虑之列。如果考核政策能更加科学,就会有利于各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地方区域优势应该是左右地方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根据主体功能区原理,一个地区的发展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有直接的关系,其所在省的经济成就既会成为考核省级干部的重要指标,也会成为各省排列位次的主要因素。因此,多重因素会促使领导追求本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省际间的排名。在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时会谋求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区域优势的产业,获取“多赢”。总体上看,我国中央政府具有相当强的资源调配能力,其产业政策具有很显著的导向功能。由于不同区域对中央财政的贡献有差异,中央的产业政策的导向会更多体现出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化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欠发达省份就会尽可能地靠向中央的产业规划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但是,主体功能区的客观要求不可能使所有省份制定的产业政策都契合国家的总体目标和方向,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各省产业政策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才可能使我们这个大国有相对的分工以形成合理的产业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