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数字化工厂,我们就不得不先回顾几个概念: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
各专家关于这几个概念的各种解释能装一火车皮,要在此处详细辨析这几个概念,写整本书都绰绰有余,所以我们还是简单点,用几句话把它说个大概。
市场1.0——自然经济:即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即我生产我消费,偶尔拿点东西出去交换一下。
市场2.0——区域经济:大航海和蒸汽革命之后,人类建立起区域经济,在区域内大规模贸易,在区域外小规模贸易。欧洲、亚洲、美洲等大洲的概念就是在这个阶段逐渐确立起来的。
市场3.0——全球经济:电力和信息革命大大降低了人们跨地协作的成本,全球经济建立了起来,整个工业生产分散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地球村的概念开始出现。
市场4.0——碎片经济:互联网带来的社群化使不同社群间的价值观差异越来越明显,人们越来越难以相互理解,历时几百年被整合起来的市场再次被打碎,形成了众多的个性化需求。
为了适应这个碎片化的新经济趋势,传统规模驱动的大工业生产必须要变成由数据驱动的小工业生产,这就是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源头。
我们今天之所以有时会觉得工业4.0不好落地,就是因为自身所在市场的市场4.0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自身还没有感受到切实的痛点。
对于如何让数据在工业中发挥作用的方法,世界各国吵吵嚷嚷、意见不一。
德国是最好的制造基地,它的“工业4.0”更关注生产车间里的数字化,也就是生产过程的智慧化(Smart)。
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基地,它的“工业互联网”更关注最终产品的智能化,也就是产品本身的智能化(Intelligence)。
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更偏重政府产业政策的指导方向,也就是产业升级的指导方针(Guideline)。
实现工业4.0要分四个境界,这四个境界既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又有一定的重叠关系:
一是精益工厂,先要调整生产方法,提高整个工厂里人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这是工业工程师的工作。(www.daowen.com)
二是透明工厂,用各种IT系统把调整好的生产管理方法固化在软件里,这是IT工程师的工作。
三是自动化工厂,在经济条件约束下,用各种机器设备自动化取代人力,这是自动化工程师的工作。
四就是数字化工厂,基于同一个底层的数据库,把所有的人、IT系统和自动化系统连通在一起,为现实工厂在虚拟世界里设立一个“数字化双胞胎”,这就是西门子、施耐德这些跨国企业巨头在干的事。
下面的问题就是,数字化工厂怎么设立呢?
这就跟问“互联网转型怎么转”一样,你讨论20年也不会有结果,因为缺了一个行业的维度。
这世上没有什么病都能治的仙丹,数字化工厂最重要的是辨证施治,行业不同,方案自然也就不同。
工业分为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国所有类目都有,是产业链最全的国家,没有之一。
所以要是挨个行业说,兔哥可以录一个访谈节目了,一年也说不完,所以咱们只按照大块来归类。
工业其实就分为两个大块:一个是离散行业,另一个是流程行业。
汽车、飞机、机床……这种先做出一个个零部件,然后再组装到一起的生产过程就是离散行业。
石油、化工、钢铁……这类把原材料混合、分离、粉碎、加热,再以批量或者连续的方式进行生产的,就是流程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