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基础时搞智能化。”
——北航教授 刘强
系统部署的关键在于对信息化需求的理解。应该说,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来说,有些需求是标准化的,但绝大多数是定制的,因此在企业上系统之前一定要先弄清自己的信息需求到底是什么。兔哥已经看过太多的案例了,比如,企业上了一整套ERP系统,结果最后只能当成财务软件使;甚至在有的企业,ERP的数据都是为了给领导汇报,每次汇报前都要手动自行输入,而每个人手里都会有一个本,用最传统的办法记录各类生产数据。出现这种问题的不单单是民企,还有国企,甚至还有号称管理水平极高的外企。
那需求究竟怎么梳理?需要梳理哪些?我可以再次负责任地告诉你:基本没有人能清楚、完整地给出答案,因为没有任何两家企业的需求是一样的,包括同一个工厂的不同车间都可能完全不同。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我在这里还是要给大家一个方向,算是抛砖引玉。
首先如同生产目标分解一样,信息需求也要分解,我们暂且分成三层,我们先看在颗粒度最大的第一层中我们都有哪些需求。
第一层需求最少应该包括:智能制造信息功能需求、信息采集需求、信息存储及表示需求、信息集成需求、非功能需求。
怎么样,有点懵了?别懵,还有更具体的需求。如果您不具体负责工厂的信息化业务,那以下可以略微带过,因为到这儿我再不用些行业语言去描述就实在是无法说清楚了。很明显,兔哥不是一个爱凑字写书的人,因此二、三层需求就一块儿说:
首先是信息功能需求,要分解为四层:
第一,生产状态跟踪:分为产品唯一标识、产品状态监管。产品唯一标识是指,要给予每一个原材料唯一的识别码,是选一维码、二维码还是RFID,要看数据的存储量、实施方式和成本。
产品状态监管:要能做到每个生产步骤下的每个产品的信息都能够实时展示,最好还能使所有人都看得到,使每一个产品的信息更新都要有迹可查。
第二,设备管理:分为设备分类管理、设备状态监管和设备状态分析反馈。
设备分类管理:要先把设备按功能进行分组,建立起树状的设备分类结构、每个设备的使用文档和管理文档都要进行归类,并一一对应。(www.daowen.com)
设备状态监管:要能做到对每一台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且能随时、快速地查到每台设备的即时信息和实时信息;对于各类设备的程序要做到集中管理。
设备状态分析反馈:所谓状态分析,其目的是要对设备的未来使用进行预测,尤其是对故障的预测,要达到预防的目的,因此要利用数据建立因果关系模型,进行分析。
第三,车间物料管理:分为物料配比计算、工装器具唯一编码、工装器具状态监管
物料配比:如果物料配比做得好,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成本,要依据工艺路线精确安排物料的投放量。当然,这一点还要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相结合。
工装器具唯一编码:同产品的唯一编码类似,每个工具都应有自己的身份证。
工装器具状态监管:和设备状态监管相类似,但这里多了的一点是,工装器具可能是易耗品或者使用生命周期较短的用品,而且要不断进行补货,所以要通过状态监控来提供采购建议。
第四,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一般配置MES系统最先考虑的环节。
这其中包括检测结果监管和检测结果分析反馈
检测结果监管:一是要及时,二是要可追溯,三是要可快速检索。兔哥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其中就包括检测结果监管。业主实施这个项目的起因是生产线上出现人为操作不善而导致产品受损,而一线员工是因此要被扣钱的,但大家因为都不想担责所以互相推诿,以次充好。因为没有系统,所以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更无法确认到底是哪个员工的问题。除了这种原因外,兔哥还遇到过因为客户产品出口国外,国外客户对其产品质量监管有要求;还有就是因为政策因素,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后,所有奶制品必须要可追溯等。一个最有意思的例子当属全聚德,其售卖每只鸭子都有唯一的ID,每位食客可以通过其网站查询每只鸭子从生到熟的全部过程。这个例子堪称是非常有诚意的,让我们这些爱装的人受益匪浅。
检查结果分析反馈:除了及时性外,更重要的也还是建立模型以进行分析和预测,为改进做准备。
说完信息功能需求,再来看看信息采集需求。系统需要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五大类,分别是人员信息、产品信息、设备信息、工艺信息和加工信息。这些内容基本贯穿了所有工序环节,如果没有这些信息,就别提智能化了。这些信息都是未来工厂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