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较:何者更重要?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较:何者更重要?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社会的成员要想具备工作资格并成为真正的公民,就必须按照共同的要求,达到一定的识字水准,这是以家族和地方为单元的农业社会里根本不可能提供的。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较:何者更重要?

我们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劳动进行一个比较。

和工业社会相比,农业社会中的劳动有下列特征:

一、绝大多数劳动是体力劳动,比如种地、打铁、刺绣。

二、绝大多数劳动都是直接和作为劳动对象的物体打交道,而较少和人打交道,所以陶渊明才可以隐居桃花源。

三、只要是既包含体力又包含脑力的劳动,专业性就都很强。特别是在手工业中,这类劳动及其产品的复杂性和艺术性要求劳动者具有长期的训练和娴熟的技能,我们今天所谓的“工匠精神”其实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因此,农业社会劳动者所必备的知识,主要是关于特定物品和特定技术的特殊知识。农业社会的教育属于私人而非公共领域,所以铁匠、木匠,这些工作经常都是世袭的,中国很多手艺活至今还讲究“传男不传女”,这与农业劳动的这一特征有直接关系。

而在工业社会中,从工业1.0到工业3.0,由于技术进步,劳动中的体力和智力都在不断地被替代。工人操作机器,机器才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钢铁工人不再直接打铁,木材工人也不再直接锯木头。机器越来越自动化,劳动中的体力因素越来越少,工业劳动特有的智力因素也越来越重要。

这个智力因素,并不只是关于机器和控制机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这首先是频繁变换职业的需求,跳槽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新公司的文化适应,而不是工作知识。(www.daowen.com)

其次,由于工业经济在生产前、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后的所有环节中都存在大量的协作,所以工业社会的大多数工作都必须要与他人频繁地交流。

总之,工业文明的分工细化导致了人们不再有农业文明时代的那种高度专业化和行业壁垒,这些深刻的专业化知识只有专家和物化的专家,也就是专业机器才需要,而工业社会对绝大多数人的要求仅仅是“识字”而已。注意,这个“识字”指的是综合常识

因此,工业社会中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培养精英和专家,而是培养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即让他们识字,让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胜任不同的职业。

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社会的国家从来不会去想识字率的事,因为这个对于农业文明来说没有用,因为人们不需要大范围的协作。

我们这就能回想出为什么在工业2.0时代,德国仅凭劳动力素质这一个因素就能迅速崛起,就是因为当时其他国家的通识教育水平太低,没有办法完成工业化的协作。

近现代国家其实就是为了培养这些具有综合素质的劳动力而出现的,因为只有拥有社会内部最大范围和最高权力,以及控制最多资源的政治组织——国家,才有能力、有意愿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和持续不断的教育。

工业社会的成员要想具备工作资格并成为真正的公民,就必须按照共同的要求,达到一定的识字水准,这是以家族和地方为单元的农业社会里根本不可能提供的。因为这种通识教育覆盖的范围越广越有利于工业协作,所以在工业时代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就天然具有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