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当局者迷:新问题常为老问题

当局者迷:新问题常为老问题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作为一名中国制造的局中人,其实那个时候我心里就隐隐约约有一丝不安,因为我知道中国制造业已经出了严重的隐忧,产能过剩、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一冷一热,冰火两重天,这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现状。而到了近两年,这个在中国市场积聚了七八年的市场变化,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爆发出来。所以,在形形色色的问题中,区分哪些是新问题,哪些是老问题,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当局者迷:新问题常为老问题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英国前首相 丘吉尔

2010年时,我还是西门子公司的员工,除了上班赚钱、下班回家,算不上有多大的眼界和格局。不过作为一名中国制造的局中人,其实那个时候我心里就隐隐约约有一丝不安,因为我知道中国制造业已经出了严重的隐忧,产能过剩、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好在当时因为世界整体经济环境尚可,出口情况还不错,再加上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才让很多问题都没有暴露出来。

而从2014年开始,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外部需求不足,实体经济以往积聚的问题越来越显现出来,很多地方的制造业企业家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订单量的下滑。中国制造开始面临产业结构和需求不足的严重问题,虽然我们采取了种种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按照《人民日报》权威人士的预测,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经济,可能要呈L形走势,进入一个新常态。

有意思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互联网经济在中国奇迹般崛起,一片繁荣。我本人大概是在2012年,抓住了比特币的历史机遇,从制造业跨界进入互联网和创投圈的。互联网最初还只是一个很小的产业,可是从2013年开始,这个行业突然急剧升温,千万级、亿级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互联网股票疯狂了,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者疯狂了,连一向稳健的风险投资人也疯狂了。

天猫2015年双十一当天成交912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60%,这是很多干了30年的企业一整年都做不到的销售量;滴滴出行三年颠覆出租车行业,现在很多地方不用打车软件甚至已经拦不到车了,出租车公司的司机整队整队地辞职变身专车司机;乐视的超级电视横空出世,在很短的时间内销量就突破了数百万台,征伐天下多年的老牌电视机厂商遭到冲击;视频直播软件映客,一个主播仅仅是直播自己吃饭的过程,每月收入居然可过百万。

互联网风潮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席卷了整个中国,我有时觉得它甚至已经不再像是个技术,更像是一个神话

一冷一热,冰火两重天,这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现状。

这个时候,我忽然看到很多老一代企业家开始热衷于各种互联网转型,去参加各种各样价格不菲的互联网思维培训班、互联网转型论坛,你要不说两句互联网思维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聊天。转型已经成了一种时髦的口号和潮流,我甚至曾经见过一名安徽的企业家跑到北京中关村泡了一个月的创业咖啡学互联网,还跟我说他愿意把过去30年赚到的全部身家都砸进去,换取一次互联网转型的机会。

我自己也经常应邀去讲这类课程,可是我在授课过程中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披荆斩棘许多年的老一代企业家,内心真的特别认可互联网思维吗?

其实未必如此。

我觉得更多的原因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整个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开始悄然变化,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变化没有显现出来。而到了近两年,这个在中国市场积聚了七八年的市场变化,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爆发出来。制造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本来就慢一些,再加上一些媒体的渲染而急剧放大了这种变化,导致中国制造业的一些企业家被打蒙了。很多能力原本就不足,依靠规模扩张的制造业企业家,如今就像一个要沉入水底的人,他们只能牢牢地抓住互联网转型这根救命稻草,希望能够活下来。

作为一个从制造业跨入互联网圈,获得财富后又从互联网杀回制造业的“老炮儿”,过去的一年里,我拜访了512家制造企业。在我看来,很多制造业企业家所谓的互联网转型根本不具备真正的互联网精神,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多找一个渠道卖东西而已。对于这样的转型,我觉得就是鸠摩智用道家的小无相功强行催动少林的72绝技,表面上威力无穷,实则危害至深。(www.daowen.com)

在这样的转型下,我们的老一辈企业家就像玻璃窗外的飞蛾,你学了这么多互联网思维,你交了这么多学费,你明明白白地看到了那些美好的未来,可是你永远都飞不过去。

今天,对于整个中国制造业来说,我们好像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我们不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变化的浪潮下如何做个人选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步走错了,前面就是万丈深渊。

但是,这个世界真的是全新的吗?

人类历史的每个周期,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都看不清楚全貌,因为我们只是盲人摸象,沉迷于自己的角度不能自拔。

但是回头纵观历史,好像都有一定的规律在里面,过去在发生的事情今天还会发生。尽管技术条件突飞猛进,但是商业的规律总是相似的。只是我们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有一个毛病,总是觉得自己面对的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其实很多事情别人都经历过,要么成功过,要么失败过,遗憾的是我们总在历史的巨轮上,不断重复前人的错误。

所以,在形形色色的问题中,区分哪些是新问题,哪些是老问题,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我非学者,非文人,只是个商人,所以跟大部分工业4.0领域的学者不同,我不太喜欢只从技术的角度去理解工业4.0,我更愿意从历史演化和经济学的角度,带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工业4.0的概念,以及它将推动社会发生何种变革。

正因为我爱说历史的这个习惯,所以总有人跟我说:“兔哥你能不能别老讲什么历史,讲讲我们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行吗?”

对此我只能淡然一笑,很多人之所以看不懂眼前的事情,是因为他只看眼前的事情。所以当我们往前看不到答案时,不妨回头看一看,仔细研究一下历史,看看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从工业1.0发展到今天的工业3.0的。而且我们既要看热闹,又要看门道,不但要研究历史的事件,而且要琢磨一下这些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也许我们能从这些历史的演进中得到启发,找到今天问题的答案。

所以作为一本严肃的科技读物,虽然是讲工业4.0这个后起之秀的,但我还是要花很大的篇幅来给你们说说前面那三个老家伙——工业1.0、2.0和3.0都是怎么来的。

这个故事,我们还得从工业革命开始说起。

工业革命这件事,并不是某一天早晨,英国的领导们吃早点时一拍脑袋规划出来的,在它正式到来之前,整个欧洲发生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