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理解机制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两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事物有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领导执行为了更好地取得满意的实效,在领导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完善和建立以下机制:
一是工作流程机制。无论任何事情的完成,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管理流程。目前通用的管理流程是5W3H原则:工作任务(what)、做事的目的(why)、组织分工(who)、工作切入点(where)、工作进程(when)和方法工具(how)、工作资源(how much)、工作结果(how do you feel)。固定化的工作流程,是保证工作有条不紊、轻重突出的重要机制因素。
二是交流沟通机制。领导执行过程就是各群体协作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发挥群体的作用,完成执行的目标和任务,并取得良好的实效,群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十分必要。建立固定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通过交流沟通,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目标共识,加强了解、理解和互信,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一致的行动,完成共同的任务目标。
三是信息共享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的不健全,信息不对称,使统一指挥没有了基础,增大了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同时,缺乏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更助长了恣意主观、独断专行的倾向。所以,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保障信息畅通、共享,克服信息孤岛现象,保证信息对称,便于执行者方向明白,路径正确,方法得当。(www.daowen.com)
四是分工协作机制。执行过程中责任机制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执行效果和效率的提升。要健全工作分工协作的责任制,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使执行主体明确、岗位具体、职责清楚、权责对等。分工协作机制不明,会造成各方利益难以均衡,也纵容繁多林立的各方执行者相互推诿,导致执行工作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检查工作中出现走马观花,甚至是只部署、安排而不检查,干好干坏一个样。结果,执行和落实成了一句空话。
五是条件保障机制。对于领导执行,除了考虑人的因素,还有对客观条件的把握。缺乏这些客观条件,都将造成执行失误。这些客观条件主要包括:政策宣传、财政能力、信息资源、执行文化。政策宣传为执行创造了前期宣传效应,营造了便利的思想环境,有助于实际工作的展开。财政能力是执行者执行活动中各项经费开支的有力保障。丰富可取的信息资源,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来源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灵活高效的执行文化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强化了执行观念和意识。
六是过程公开机制。在围绕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要主动公开工作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并就具体工作进展状况和任务节点,通过相应的网站、新闻媒体、新媒体、工作简报等渠道,公布工作取得的进展、后续的措施,甚至是存在的问题,广泛地吸取公众的意见建议,加强和改进工作,以适当方式和渠道定期公开意见和建议采纳情况。建立督查、审计工作公告制度,公开督查和审计中发生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对执行坚决、落实有力、成效显著的执行者要作为典型进行公开宣传报道,对执行不力的也要公开曝光,促进政策和决策落到实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