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宏观经济:多因素影响、马来西亚实力突出,菲律宾竞争力排名不及新加坡

宏观经济:多因素影响、马来西亚实力突出,菲律宾竞争力排名不及新加坡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影响十一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中长期经济发展谨慎乐观。以上数据肯定了马来西亚在宏观经济的实力及经济政策的正确。菲律宾经济竞争力在137个国家中排名第56位,普遍的腐败现象、法律和监管规定和执法不力、税收制度不透明、偷税漏税较为普遍。《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新加坡排名第2,属于全球最有竞争力经济体之一。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缓慢复苏,东南亚国家在此背景下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短期发展形势来看,随着东南亚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策略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东南亚国家将保持一定程度的中速增长。但是影响十一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中长期经济发展谨慎乐观。

在实体经济竞争力方面,印度尼西亚在最新的营商便利度全球评价(Doing Business 2018)中,在190个国家中居72位;从世行报告中看,该国高度重视优化自身营商环境;并且,印尼总统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负责根据评价结果优化本国在纳税环节、电力获得环节等有碍企业便利的行政管理流程,目标是将本国的营商环境世界排名挤入60-70位。2017年印度尼西亚工业生产指数为184.8(以2000年为基期100),好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印尼在全球国家竞争力(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7-2018)排名中,在137个国家中居36位,较上一年的排名前移了5位,国家竞争力有所增强。

因制造业和电力行业发展推动,马来西亚2017年工业生产指数达108.63。在营商便利指数中,马来西亚取得78.43分,与2016年相比上升0.96分,排名全球190个国家中的第24位。在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马来西亚得分5.17分,位列113个经济体中第23位,较2016年继续上涨。以上数据肯定了马来西亚在宏观经济的实力及经济政策的正确。在政府“首要枢纽(Principal hub)激励措施计划”下,相信将有更多的外资公司前往马来西亚投资。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17-2018全球竞争力指数(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菲律宾竞争力指数得分为4.35分,在东盟国家中排均第7位,仅优于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竞争力相对落后。菲律宾经济竞争力在137个国家中排名第56位,普遍的腐败现象、法律和监管规定和执法不力、税收制度不透明、偷税漏税较为普遍。菲律宾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137个国家中排名第97位,其中机场交通排名第124位,港口排名第114位,道路排名第104位。

《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新加坡排名第2,属于全球最有竞争力经济体之一。特别是,新加坡在“高等教育和培训”、“货物市场效率”、“公共部门效率”等二级指数中排名第1。在世界银行《营商指数2018年报告》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二。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2018》,泰国营商便利指数得分为77.44,泰国成为东盟国家中最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在吸引外资环境的排名中,位居东盟十国的前三名,在全球的排名则从2016年的第46名上升至第26名。2017年末,泰国工业生产指数为111.95,在同期东盟十国排名中居第7位;同期,泰国竞争力指数为4.72,在东盟十国排名中居第3位。总体看,泰国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产业门类较多,吸引外资环境较好,又地处中南半岛中心,连接着区域的多个国家,其实体经济竞争力较强,未来五年,其实体经济竞争力仍将维持较强态势。

越南2018年的工业生产指数增长率约为7.8%。在营商便利指数2018年全球排名中,越南排在第68名。而在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指数中,在137个参与排名的国家经济体中排第55位,较2016-2017年的排名上升5名,略微高于菲律宾的56位。这主要得益于越南的全球市场规模排在31位。

文莱2017年工业生产指数为78.6(2005年基数100)。在营商便利指数2018年全球排名中,文莱排在第56名。而在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指数中,在137个参与排名的国家经济体上排在第46位,较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指数中上升12名。文莱在本地市场规模、劳动力资源供应、产业配套能力以及社会工作效率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总体营商环境仍有待提高。由于自身缺乏产业基础,文莱欢迎外国投资,推行一系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规划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区,正在策划设立自由贸易区。尽管文莱在基础设施领域也实施了PPP模式,以加快建设,但营商环境不尽如人意。

柬埔寨在过去十年有了显著改善,但该国的营商环境仍然不尽如人意,表现在缺乏有效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商业信息的低可得性,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泛的腐败。在《营商环境报告2018》(世界银行编制)中,柬埔寨较去年掉落了4位,在190个国家中居135位,落后于印尼、菲律宾和越南。根据《2017-2018全球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论坛编制),柬埔寨在137个国家中排名94位,较上一年跌落3个位次。

根据《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2016-2017》,老挝指数得分3.93,在全球138个国家中排名93,比2015-2016年下降10位。其中,“劳动力市场效率”单项排名为30/138,是12个二级指数中排名最高的一项;其次,“制度”、“货物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和“商业发展水平”等二级指数排名均高于总排名,属于老挝经济相对较有竞争力的方面;而“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健康基础教育”、“市场容量”和“技术水平”等二级指数排名低于总排名,属于老挝经济最缺乏竞争力的方面,其中“技术水平”项排名121,为各二级指数中最低。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缅甸此前的排名曾经一度有所上升,如,从2014年的第182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167位,但此后连续两年下跌。2018年缅甸营商指数在全球经济体的总排名为171位,在东南亚居于末位,比2017年下降1位,比2016年下降4位,连续两年下降。此外,缅甸工业发展总体较为落后,总体生产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较少,中小企业较多,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差。2017年,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约为35.4%,工业解决的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7%,农业人口仍占多数,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缅甸工业企业规模总体不大,吸纳就业有限。

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东帝汶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136位。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营商报告》,东帝汶营商便利程度的世界排名在189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175位,公司税赋平均为11.2%。2017年3月23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宣布批准东帝汶加入该行。

表3-2 东南亚十一国GDP和GDP增速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2017年东南亚十一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很多国家经济增速高于上一年度的预期。随着美欧发达国家市场的回暖,国际贸易持续复苏,带动出口导向型国家的发展。印度尼西亚经济基本面基本保持稳定,马来西亚经济保持增长,菲律宾和新加坡经济增速高于预期,泰国实现了近几年来最好的发展水平,越南则完成了政府确定的13项经济发展目标。近年,东南亚国家消费者对诸如房地产、汽车、高等教育、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尤其是财富管理等投资类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根据汇丰银行预测,到2020年,东南亚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有望达4.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将达6%。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20年,东南亚国家中产群体的消费总额有望达到2万亿美元。

表3-3 东南亚十一国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速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十一国中,印尼是东南亚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GDP总额占十一国总量的三成左右。近10年来,印尼经济增速持续保持在5%上下的水平,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火车头。2017年,外国直接投资资本市场净流入均破历史纪录,外汇储备达到印尼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全年通胀率为3.6%,整体经济发展热度适中。政府财政纪律较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低于2.7%,低于国际社会公认的警戒线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印尼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16年印尼制造业占国内GDP比重高达22%,成为十一国中占比最高的国家,在全球也仅次于韩国(29%)、中国(27%)和德国(23%)的水平。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持续的增长。两国经济基本面不断向好,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不断增长,外资流入持续增多。新加坡自身经济体量较小,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新加坡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2013年以来全球贸易持续减速也影响了作为国际贸易中转中心的新加坡国内的经济发展。但随着2017年以来国际贸易的复苏回暖,新加坡经济增速将持续复苏。新加坡政府预计,未来几年GDP增速将保持在2%-4%的区间内。(www.daowen.com)

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是近几年东南亚十一国中经济增速较快的国家,经济增速常年保持在6%-7%的水平上。这些国家在近几年迅速承接了一些从中国转移出去的加工制造部分低成本环节,进出口贸易繁荣程度持续增长。其中,柬埔寨以农业、纺织业和建筑业为主导的工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加,总体政治经济环境较为稳定,但发展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失衡以及过于依赖外资有可能给柬埔寨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的因素。老挝属于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成为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老挝政府加大了经济改革力度,这为促进老挝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关键的动力。越南于2006年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外向型经济特征较为明显。当前,随着中国国内一些严重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的产业环节向外转移速度加快,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将继续保持一定时期的快速发展。

泰国政治局势总体保持平稳。政府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施政重点,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泰国政府大力推进吸引外资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出新的经济政策和举措,并积极开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东南亚经济危机结束后,泰国政府加强了对内改革的力度,金融业发展状况明显好转。目前,泰国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3位,达到18.3万亿美元的水平,经济金融稳定程度不断上升。目前,对外贸易和旅游业逐步成为泰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此外,由于文莱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严重依赖油气资源产业。近几年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给文莱经济造成较大冲击。随着石油价格在近期的逐步走高,文莱经济发展有望走出困境。东帝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目前国内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八成人口聚居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发展较为落后,青年失业率较高。

表3-4 东南亚十国三大产业占比及增速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注:东帝汶数据缺失

在外汇储备方面,印度尼西亚2017年末外汇储备规模1268.57亿美元,2018年4月末为1249亿美元,较2013年初时不到1000亿美元有了较大的增长。印尼央行认为目前的外储规模足以抵御金融风险。2017年马来西亚外汇储备约为959.7亿美元,在东盟各国中外汇储备金数额相对较少。2018年,外汇储备金预计将达到993.7亿美元,同比增长3.5%。但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预计马来西亚将面临资金外流的风险。应对7.4个月的进口支出和外债偿还所需,足以抵御金融风险。菲律宾外汇储备为715.97亿美元。外汇储备充足,足以应付短期外债和7-8个月左右的商品进口和服务支出。每年来自国外的近30亿美元的侨汇,构成了外汇储备重要来源。2017年新加坡外汇储备达到2778亿美元,预计之后稳步扩张。2018-2020年,新加坡外汇储备预计分别为2970亿美元、3212亿美元和3463亿美元。外汇储备充足。截至2017年末,泰国外汇储备为1961.21亿美元,能满足一年左右的进口需要。泰国外汇储备较为充裕,其外储额度在东盟十国中仅次于新加坡,这主要是得益于外贸顺差等利好因素。2017年越南达到了486.92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会达到537.85亿美元,增长率预计达到10.45%。越南外汇汇率和通胀率均较为稳定,外贸总体顺差,外资流入保持增长势头,越南外汇储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预期将继续扩大。最近几年文莱外汇储备较为充足,其中2016年为29.8亿美元,2017年为29.4亿美元,因此可以保证文莱币盯住新加坡元,从而维持当地贸易和投资稳定,并抑制物价上涨。预计未来几年文莱外汇储备有所降低,但仍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2018年外汇储备预计为28.7亿美元,2019-2021年分别为28.4亿美元、28.5亿美元和29亿美元。2017年末柬埔寨外汇储备规模111亿美元,2018年一季度末仍然保持稳定。这样的外汇储备足以应付7个月的进口所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鉴于该国高度的美元化(超过80%的存贷款以美元计价),建议外汇储备应准备好10个月的进口所需。2017年老挝外汇储备规模为11.6亿美元,但受大宗商品国际价格前景不明朗,以及美国发动贸易战等负面因素影响,预计2018和2019年将分别下滑至10.5亿美元和9.5亿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8年4月数据,截至2017年底,缅甸外汇及黄金储备总价值约为50.32亿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长约4亿美元。由于缅甸常年存在贸易逆差,外汇储备总量不高,增长不快,未来5年左右时间,仍将保持类似态势。

表3-5 东南亚十一国广义货币占比及增速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相关国家加强了自身金融环境的建设,逐步提升外汇储备规模,增强国家的竞争力。2001-2012年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三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分别增长3倍、3.7倍和4.3倍。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三个国家政府分别大力干预外汇市场,保持本币稳定。新加坡是东南亚外汇储备资产最多的国家,而泰国则是这一时期储备资产增速最快的国家。东南亚国家储备较大的储备规模以及常年保持顺差的对外贸易使得东南亚国家外债规模发展较为有限,国家金融风险较低。

2013年后,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全球贸易持续下滑,东南亚国家外汇储备不断走低。印尼和菲律宾的外汇储备分别下降6.5及3.7个百分点,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泰国的外汇储备下降幅度更大。但随着东盟区域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东盟国家内部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随之加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目前,东南亚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上,能够覆盖3-6个月进口需求,国内存款和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对外资投资的吸引力较高。

表3-6 东南亚十一国存款及借贷利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并相继进入人口红利期。未来几十年,东南亚国家仍处于人口红利期,各国能否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口红利,关系到东南亚经济能否实现跳跃性发展。分国家来看,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人口第四大国家,适龄工作人口超过1.5亿人,积极就业人口有1.1亿人之多。印度尼西亚经济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竞争力较高的人工薪酬,该国经济具有很好的增长潜力。马来西亚自身教育结构性缺陷导致工人素质相对较低,近年来政府收紧外来劳动力以鼓励聘用当地劳动力等,马来西亚未来将面临劳动力竞争优势低和劳动力不足等原因。菲律宾24岁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2.55%,25-54岁阶段人口比例占36.99%。菲律宾人口增长率1.51%,适龄劳动人口资源非常丰富。新加坡人口规模和增长率较为有限,同时政府也会加强限制外来劳工的准入,保证当地居民的就业水平。泰国近年来劳动力供应日渐紧张,很多企业需要前往老挝、缅甸以及柬埔寨等地寻找劳工来解决用工荒问题。文莱自身发展水平较高,经济产业较为单一,外来移民人口占比较多,而且主要劳动力也是外来人口。越老柬缅四国劳动力年龄结构较为适中,将来可以持续享受人口红利带来的发展机会。

表3-7 东南亚十一国劳动人口占比及失业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