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时间:新商业战场的关键因素

时间:新商业战场的关键因素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原本就是一个重要的效率变量。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效率就是时间的除法,人们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或完成服务的数量的多寡就意味着效率的高低,所以人们普遍追求单位时间内更高的产出。但是,在智慧商业时代,时间之于效率又有了新的意义,时间快了或者慢了都未必真正代表效率,“刚刚好”才是智慧商业时代效率的应有之义。

时间:新商业战场的关键因素

时间原本就是一个重要的效率变量。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效率就是时间的除法,人们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或完成服务的数量的多寡就意味着效率的高低,所以人们普遍追求单位时间内更高的产出。

但是,传统的这种关于“时间”的经济学观点有没有错误呢?或者说人们在追求效率时一味地与时间赛跑,是不是真正地代表了“效率”本身呢?

从市场真实的情况来看,绝对的效率带来了绝对的过剩,通货紧缩也由此而生。过去我们经常会看到媒体报道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导致局部经济危机,最后不得不通过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来取得市场的平衡。所以,绝对的效率常常会陷入一种悖论当中。

恰恰是在传统商业运行中,效率一直被看作是“时间的除法”,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涉及以单位时间来衡量效率。比如汽车运输货物的效率,银行收银员数钱的效率,速记员打字的效率,工厂工人生产商品的效率等,无一不把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来做除法。

但是,在智慧商业时代,时间之于效率又有了新的意义,时间快了或者慢了都未必真正代表效率,“刚刚好”才是智慧商业时代效率的应有之义。

快递员把快递送快了,刚好客户不在家,这时候的快并不代表高效率;而送慢了客户又急着用,当然也离高效率甚远;而在客户方便收件的时候即时送达,供给和需求在时间上无缝对接,才真正代表了新兴商业的效率变量。

传统工厂与智能工厂的效率差距,将不再是谁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更多,而是谁能够在最精确的时间点上快速地响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商业效率比拼的不是“快”的能力,而是“刚刚好”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智能工厂的效率表现为在时间维度上消灭了库存和生产过剩。

数年前,通过智慧化的商业基础设施,亚马逊可以提前知道用户可能会买什么,从而在用户下单之前就把货物送到距离用户最近的仓库,亚马逊为此申请了一份“预测性物流”的专利。所以,物流配送“刚刚好”才是效率,而一味地追求单位时间的产出效率则可能与效率背道而驰,因为一旦生产的商品超过了市场需求,就会产生库存积压和生产过剩。(www.daowen.com)

商业的供需对接“刚刚好”的效率本质是什么?

本质其实就是在为用户节省时间和为商业链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传统商业追求的是在生产端提升效率,也就是为企业自己节省时间来提升效率;但智慧商业则更多地追求在接近用户的一端提升效率,以达成整体商业生态的效率最大化,也就是在为用户节省时间、提升效率的同时,还要减少商业生态中不必要的商业环节和损耗。新兴商业的这种从“企业效率导向”向“用户效率导向”的转变,是末端经济之于商业社会的一次具有哲学意味的升级。

我可能无法扭转很多人对于效率的既有认知,因为基于时间除法的效率认知的确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但是我还是想用一个词来形容什么才是真正的效率,就是“有用”。企业生产的所有商品在用户那里产生了价值,时间的除法才有意义,否则就只是生产了倾入河里的牛奶、放到生锈的钢材,效率也只能是零。概括来说,企业效率仅仅代表企业的效率而已,它不能代表最终的用户价值,更不能代表商业生态系统的“生物效率”提升。

如果一定要给“效率”一个关于时间除法的定义,我认为效率应该是单位时间的用户价值,而非单位时间的商品生产。即:

商业效率=用户价值/单位时间

除此之外,时间作为智慧商业或者说末端经济的一种效率新变量,还有着更多与此前完全不同的意义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智慧商业的效率新变量——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