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见,可量化信用的发展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环,让更多的资源向守信者倾斜,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而不是像抵押型信用社会一样让无产者寸步难行。他们刚刚步入社会,还没有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难以发挥个体效率。
在抵押型信用社会,有产者是失信者的案例比比皆是,他们欠着银行的钱却还能获得银行的资金输血,只因为他们有资产可以抵押;相反,有信用的人却因为无资产抵押而难以获得贷款。这是对信用一词赤裸裸的侮辱,更是对商业社会效率的严重背离,也产生了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错误示范。
可量化信用则与抵押型信用截然不同,它鼓励守信者,这与他们的可抵押物多寡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然,个人资产的绝对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可贷款的额度,但不影响信用分)。
事实上,可量化信用影响的远非获取银行抵押贷款这一商业领域,这仅仅是可量化信用引发新兴商业效率革命的冰山一角。受到可量化信用影响的还包括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等多种商业要素资源的流向。
一家信用不好的公司,在互联网智慧商业中会寸步难行。比如阿里巴巴推出的“淘信用”,也被称为卖家版芝麻信用,按照信用规则,淘信用分数高的商家可以调动更多的阿里巴巴市场资源,商业市场、电商用户因此向有信用的商家集中,“信用即资产”在这里得到了更为生动的阐释。(www.daowen.com)
可见,可量化信用的发展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环,让更多的资源向守信者倾斜,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而不是像抵押型信用社会一样让无产者寸步难行。
可量化信用对年轻群体来说尤其利好。他们刚刚步入社会,还没有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难以发挥个体效率。一旦可量化信用给了他们贷款用于购买电脑、手机等生产力工具,用于给付短期房租,用于项目创业,他们就有机会在大城市里找到工作稳定下来,否则很可能会被高昂的机会成本限制,难以发挥个体效率,我在大学毕业时就曾面临过这样的窘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轻资产时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