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改进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质量改进可以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零缺陷”运动开始的。是由于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出现恶性事故,迫使人们必须采取全面质量的概念,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所以说质量改进是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完善而发展,它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由此形成朱兰质量改进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质量改进的发展也是从管理学的发展开始的。

(一)从“管理突破”到“质量改进”

现代管理学理论把管理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维持现状”,管理方法是控制,它的做法是在变化的内外环境中,通过控制环节随时将计划的执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若发现有超过计划允许范围的偏差时,则及时采用必要的纠正措施,以使系统的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另一类是“打破现状”,其管理重点是解决慢性问题,这个管理过程就称为“管理突破过程”。

质量改进可以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零缺陷”运动开始的。这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为了解决环境污染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新的质量概念:一次成功、零的缺陷。这一概念很快被国防工业所接受,并普遍作为质量管理应该追求的目标,其目的是减少或消灭操作人员出现的差错。研究人员在研究零缺陷这一概念时,深入现场调查,把操作人员的差错分为无意差错、技术差错和有意差错,并且寻找消灭差错的质量动力。这种质量改进主要是在现场,即制造过程的质量改进。消灭差错,特别是重复性差错,是一项艰巨、长期而且需要耐心的工作。随之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标准、操作程序,并通过建立直接的工序控制来记录差错,进而消灭差错。

(二)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改进(www.daowen.com)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质量的观念也从单纯的科学技术概念发展到哲学、经济的概念。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厂商不得不把着眼点放在满足顾客的需求上。从1961年费概鲍姆博士出版《全面质量管理》到1974年朱兰博士的《质量手册》,使全面质量管理得以发展和成熟。全面质量管理是把质量看作是“全过程”的结果。这个全过程是从市场调查开始,终点是最终消费者的满意,这就是质量螺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使组织的全员参加达到组织的长期成功,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做长期不懈的努力。理所当然,质量改进就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20世纪70年代,对质量改进有了以上的这些认识,是由于高科技的发展,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不断增加。是由于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出现恶性事故,迫使人们必须采取全面质量的概念,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质量改进也就由此更被人们所接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被广泛应用到管理工作中。特别是软件技术的发展,可以对产品质量从设计到销售、服务和每个环节进行数据控制和改进,为消除长期不能解决的质量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使质量改进成为可能。同时,除技术本身要求产品有高质量保证之外,顾客购买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使质量改进成为可能。同时,除技术本身要求产品有高质量保证之外,顾客购买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从首先由考虑价格向主要考虑产品可靠性、维修性等产品质量特性过渡,这也使企业领导人进一步重视质量和进行质量改进。这是日本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开展,使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这对加速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的成熟起了推动作用。

由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把质量管理不仅在组织内部由制造过程扩展到设计、供应、销售过程,而且还扩展到组织外部的运输、安装和服务;不仅考虑制造成本,还要考虑使用成本。这就使质量改进的内容由消灭操作者差错的工序控制,扩展到质量方针、目标、计划、设计、供应、制造、销售和服务等的所有质量职能上,最后扩展到领导的质量意识、经营目标、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成本控制、激励机制、职工教育等全面管理方面。所以说质量改进是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完善而发展,它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由此形成朱兰质量改进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