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的技术管理包括设备的验收、维护保养、修理、性能的技术鉴定和校验等内容。
(一)设备的验收
设备验收指企业设备管理部门针对其采购的设备(包括结构、原理成熟的单体设备和生产辅助设备)进行的验收工作。设备验收按验收时间可划分为供货商厂内验收和设备到货验收,工厂可根据实际的设备需求情况选择。一般来说,设备验收工作主要分为下以三个阶段。
1.外观验收阶段
验收人员根据设备的外观(包括设备外观和包装外观)对设备的新旧程度、完好程度进行初步检验。主要验收内容包括设备是否存在破损、划痕、腐蚀等现象,设备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漏水现象,设备配件是否齐全等。
2.性能验收阶段
验收人员使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对设备性能进行检验。主要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达标性检测,拒收未达到设计要求的设备。
3.资料验收阶段
验收人员应对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文件是否有缺项、缺页、污损等情况进行检验。技术资料主要包括设备的设计图纸、检测报告、使用说明书、采购合同和招标文件等。
(二)设备的维护保养
设备使用人员需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这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进行生产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时需要注意要点,如表2-5所示:
表2-5 生产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要点
设备的三级保养管理包括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共三级。
1.日常维护保养
该项工作是日常性的。设备的保管或使用人员要经常清洁、润滑、相关部位,检查零配件是否完整、紧固部位有否松动,按期加以维护保养。
2.一级维护保养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在设备运行中,对部分零部件或附件进行拆卸、清洗,调整某些部件的配合间隙。例如,检查、调整内部的润滑油路和安全防护装置。这项工作应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进行。(www.daowen.com)
3.二级维护保养
根据实际需要,在设备运行中,对其进行部分分解、检查和清洁,修复、更换易受损或已受损的零部件。这项工作必须由专职人员(或联系供方派员)完成。
总之,企业应该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采用“防尘、防潮、防振”“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准”等“三防四定”的方法,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设备的修理
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磨损、故障、老化是一种自然规律,特别是设备进入使用期限的后期阶段,故障出现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因而修理工作更为必要。
设备的修理工作,必须遵循保养维护为主,一般维修和专业维修相结合,修理工作分为事故维修、计划预防维修、改造维修和维修预防四种。
1.事故维修
当设备出现突发的意外故障时采用的维修,是应急的、被动的,往往难以保证维修的质量。
2.计划预防维修
这种维修方法按计划进行,科学性强,可以减少偶发事故的发生,维修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它包括日常的例行维修、定期检查和计划维修。
3.改造维修
设备的技术改造,可以较小的支出改善性能、扩展功能、提高效率。成功的改造减少了仪器设备故障的重复出现。
4.维修预防
预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采用监测技术。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精密、贵重设备,其修理技术要求高、修理费用昂贵,管理、使用人员要经常监测其工作状态,做好书面记录并予以分析。若发现一般故障,应及时予以排除。
若出现重大故障,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充分发挥技术协作的功能,尽快采取修理措施。
(四)设备性能的质量控制检测
设备性能的质量控制检测,是合理的使用仪器设备、保证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必须进行的工作。对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对其性能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以此确定该设备是完好使用还是降级使用或者淘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