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标含义
城市空间增长效率是指城市空间变化的综合成效或效果。城市空间增长效率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率,二是社会效率,三是空间形态效率。
(2)计算方法
[经济效率]=[城市增长的GDP数量]/[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面积]
经济效率代表城市新增用地空间单位面积的GDP产出,值越大,代表城市空间增长的经济效率越高。
[社会效率]=[城市增长的人口数量]/[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面积]
社会效率代表城市新增用地空间单位面积的人口增长,值越大,代表城市空间增长的社会效率越高。
紧凑度是用于反映建成区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建成区离散程度越大,其紧凑度越低,城市空间受外界干扰越大,保持内部资源的稳定性越困难。
紧凑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C为建成区的紧凑度,A 为建成区面积,P为建成区轮廓周长。
空间效率(紧凑度)为随着城市空间增长而产生的建成区紧凑度的变化量,绝对值越大,代表紧凑度随着空间增长的变化越快;而正负则代表城市紧凑度变化趋势是好还是差,如果是正,代表城市空间形态往好的趋势发展。
分形维数描述的是城市边界形状的复杂性,反映了土地利用形状的变化及土地利用受干扰的程度。分形维数越大,城市建设用地越破碎,表示城市形态的扩展以外部扩张(如轴状或星状扩展)为主;分形维数越小,表示城市面积的增加以建成区边缘间填充或沿面域推进为主。
分形维数计算公式为:(www.daowen.com)
其中F为城市建成区的分形维数,A为建成区面积,P为建成区轮廓周长。
空间效率(分形维数)为随着城市空间增长而产生的建成区分形维数的变化量快慢,绝对值越大,代表分形维数随着空间增长变化得越快;而正负则代表城市分形维数变化趋势是好还是坏,如果是正,代表城市空间形态往差的趋势发展。
(3)所需数据
计算城市空间增长效率所需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数据、GDP数据、人口数据和区县行政区划数据,见表3-28。
表3-28 城市空间增长效率数据要求
土地利用数据用于提取城市建成区空间分布,主要用于城市空间增长的空间形态效率计算;GDP数据主要用于城市空间增长的经济效率计算;人口数据主要用于城市空间增长的社会效率计算。
(4)技术流程
第一步,空间要素数据的提取。分别利用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范围。
第二步,空间形态指数计算。对不同时期的空间要素数据进行形态指标计算,分为整个城市和城市内部区县两个层次。
第三步,空间形态的评价指标选取。对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指标数据进行全局主成分分析,累计解释方差得到各项主因子,作为最终空间形态评价指标。
第四步,城市空间形态效率计算。将每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利用专家评分法计算权重,计算历年空间形态效率得分。
第五步,经济效率计算。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模型,分别对不同时期的城市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投入产出指数计算。
第六步,社会效率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个效应、目标、指标的权重系数,结合专家打分法,构建增长效率评价函数,对不同时期的城市社会效率进行评价。
第七步,城市空间增长效率计算。分别计算得到历年城市空间增长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和形态效率,加权综合得到历年城市空间增长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