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案例研究:江苏乡村产业振兴模式

创新案例研究:江苏乡村产业振兴模式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爱武在我省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中,各种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不断涌现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课题研究报告通过对江苏乡村产业发展成功案例深度剖析,以期对未来江苏的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一定启示,为其他地区产业振兴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网络销售呈现爆发增长态势。

创新案例研究:江苏乡村产业振兴模式

孙爱武

在我省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中,各种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不断涌现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案例。为总结江苏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并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进行进一步探索,本课题归纳了江苏乡村产业振兴的五种典型模式,即从“无”到“有”的沙集模式、从“废旧之困”到“生态转型”耿车模式、由“施河制造”到“施河智造”的施河模式、从“花木之乡”到“花木电商”的颜集模式、从“外部扶持”到“内生发展”刘老庄模式。课题研究报告通过对江苏乡村产业发展成功案例深度剖析,以期对未来江苏的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一定启示,为其他地区产业振兴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沙集镇位于徐州市睢宁县东部,面积6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6.4万人口,耕地面积5.1万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随着近三年沙集镇电子商务网络销售行业的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业、配套加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圆通速递苏北总部基地、意大利维龙电商物流园等项目成功引入,沙集镇已成为我国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也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种典型模式。“沙集模式”起源于江苏省徐州市沙集镇东风村,该村的传统农业产值较低,本属于相对贫困村。该村一度发展源于耿车镇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但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该产业日趋式微,于2005年达到顶峰后迅速衰落。2006年,在返乡大学生孙寒带动下,东风村网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探索出了包括商品设计、网上销售、网下加工、物流配送的一整套成熟商业运作模式。从2008年开始,网店模式在沙集镇快速扩展,呈现爆发式增长,由此形成了全国有名的淘宝村。沙集模式体现出了自发式产生、包容性增长的特点。自发式产生,指的是沙集农民创办的网店销售及加工业从产生、发展到壮大,基本是依靠当地农民自组织的力量,自发式的萌芽和成长。

全国淘宝村数量呈井喷式增长。睢宁县淘宝镇、电商村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沙集镇东风村在全国第一批三个淘宝村占得一席之地,2016年睢宁县以5个淘宝镇、40个淘宝村的数量位列江苏省首位,淘宝村数量在全国位列第五。目前,沙集镇实现17个行政村全覆盖。

从东风村青年农民“三剑客”网络创业,到目前全县拥有网商2.5万户,网店3.6万家,呈现出裂变式倍数增长,在阿里系平台创业的网商约占县域网商总数的82%。至2017年底,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电商从业人员剧增,年龄结构年轻化。2006年睢宁县从事电商仅有3人,2013年3000多户,2014年4600户,2019年攀升至7000多户。到目前,直接从业人数超过8.5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15万人,其中外地在睢宁从事电子商务行业2万余人。睢宁从事网络销售行业群体约70%为18至35周岁,20%为40岁左右,青年成为网上创业的主体,青年网商占适龄创业就业青年人群的超20%。因此,相比苏北众多的“空心村”,沙集镇的人口与产业生态显得更具活力。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网络销售呈现爆发增长态势。沙集镇2016年网销额66亿元,同比增长40.6%,物流快递营业额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60.2%。网店1.6万家,以程怀宝、孙寒、段亮、王赛甫、徐松、单万里、沙甫等企业主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年销售都在5000万元以上。网商品牌达到906个,网销家具单品达到2000个,同比增长30%,55%左右的电商销售板式家具,45%左右的电商销售实木家具。从电商交易平台分类来看,78%的网商在淘宝商城开设旗舰店、专营店和淘宝网C店、“1688企业店铺”等;20%的网商在京东开设商城、小店或直接为京东供货,在苏宁易购、1号店等平台经营的占2%。

区域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极大提升。2006年,睢宁县GDP在全省位列46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位列48位,县域经济竞争力在全国排402名。2017年,睢宁县入围全国中心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创新创业百强县,其中电子交易额完成216亿元,增长40.7%。2006年,睢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3046元,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130元,其中沙集镇超过20000元,明显高于全县水平。到2015年,农民从事电商收入对收入均值的贡献度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40%。电商行业每年带动就业3.08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8000余人。以徐州怡然居家具有限公司为例,从2014年到2016年,打包、打磨工人工资水平由70元/天上升到90元/天;木工由150元/天上升到185元/天;大工(排钻工/开锯工)由190元上升到230元/天;客服人员由60元/天上升到70元/天;喷漆工人由180元/天上升到220元/天。通过怡然居家具有限公司的个案可以看出,不同工种需要技能水平不同,技术含量高的工种相应工资水平较高,各类型工人工资水平均呈上涨趋势。再以徐州金多喜家具有限公司为例,其2010年雇佣工人数量为6人,2016年上升到150人,用工数量是2010年的25倍;2010年平均工资水平为1800元左右,到2016年翻了一番,为3600元左右,就业人数和工资水平均呈上涨趋势,电商发展提供了大量创业、就业岗位,促进了群众收入增加。

在“沙集模式”诞生之前,东风村除传统种植业和出外务工外,经历了养猪业、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网店销售及加工业三个经济发展阶段。

1.传统的养猪业(1982年起)

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东风村出现了生猪养殖户。生猪养殖给农民带来了种田以外的额外收入。行情最佳时,每头肥猪的利润可以达到400—500元。至1995年,养猪业发展到最高峰,全村养殖户多达300余户,当年出栏肥猪达150头,全村每户平均养猪达到10头以上。然而,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让生猪价格一路下滑,更由于生产能力持续扩张,供过于求,生猪价格从6元/斤跌至1元/斤,养猪业利润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是赔本。于是,东风村养猪业开始萎缩。

2.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1995年起)

从1995年开始,东风村部分农户受邻边耿车镇影响,开始从事塑料回收加工业务。他们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到南方比较发达的地区回收废旧塑料。从2000年起,农户们纷纷转型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和加工业务。塑料回收再加工,作为工业材料用于制造业,然后用于成品出口。到2005年,全村塑料回收加工业务达到最高峰,全村从事该产业农户达到250户,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利润率达到10%—20%。然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废塑回收加工陷入低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贸而导致需求急剧萎缩,东风村的废品收购业受到直接影响,塑料价格从每斤4元多跌到了2元。东风村塑料回收加工业务出现大规模亏损,且废塑回收加工环境污染严重,政策风险越来越大,很多废塑回收加工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停产的困境。

3.网店销售及加工业(2006年起)

2006年,村里的年轻人孙寒开起了第一家网店,从事简易拼装家具的网络销售及加工。经过四年时间,村内网店生意从无到有,网店模式被更多村民成功复制。东风村的家具因为物美价廉,远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全国各地,甚至韩国、日本的订单也源源不断。网络销售及加工同时带动了板材生产加工、五金配件、物流、快递等业务的崛起和发展。农民通过开设网店,不仅提高了收入,还解决了就业和创业难题。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而且村里还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缺口,一些外地人也来此创业就业。由于家家户户都忙着网店生意,因此村里没有闲人,几年来全村几乎没有出现过治安问题。

1.恰当的网销产品选择

沙集镇电商创业者选择了简易家具这种技术门槛低、资金需求低、产业资源整合难度低的产品,使其推广复制变得更加容易。事实证明,以这种产品切入市场是最佳选择:需求容量大,市场进入的门槛低,能够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品适合储存和长途运输,产品拓展空间大。家具的品种多样,有板材的、实木的,低档的、高档的,使得家具发展空间非常大。这就使产业的发展具备了很强的容纳性和快速扩张的条件。简易拼装家具市场需求大,满足了普通工薪族家庭或者中低收入者的需求。拼装家具功能多、体积小,能合理利用空间又适合搬运,设计风格简洁时尚,能满足消费群体的功能需要,价格实惠。

网销拼装家具门槛低,生产和交易流程简单易学。沙集镇网店经营包括设计、生产、网销、配送、收款几个环节,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网商,只要跟踪供应商的产品更新,进行网销、拿货、配送、收款流程即可。而家具生产加工过程也相对简单,只需要锯板、封边、钻孔三道核心工序。生产所需设备成本较低,处于农民可接受范围内。而且,拼装家具体积较小、不易损毁,适合远途运输。简易拼装家具也满足了用户动手组装的乐趣,极易引起年轻人的兴趣。

2.年轻人的创业探索精神

“沙集模式”的成功与富有开创精神的年轻人密不可分。沙集镇新一代创业型农民成为沙集网销萌芽、复制、快速成长的关键力量。首先是对网销事业的勤奋和执着。沙集网销业的辉煌,归功于农民网商执着的学习和拼搏精神。沙集镇网商工作到凌晨2点成为一种常态。创业之初,为了找到质优价廉的木材,孙寒等几位年轻人跑遍了东北、广西、湖南等全国各地木材产地,有时为了节约成本,甚至在木材厂的棺材里躺着过夜。一些农民网商文化水平低,不会双手电脑输入键盘,他们就用一根手指开始练习,虽然打字姿势不标准,但是经过勤学苦练,实现了与用户的顺畅交流。其次是开放和共享的精神。“沙集模式”能够快速复制传播,与网商们具有开放、共享的精神密不可分。起初的年轻创业者在网销实践中发现:中国家具网销市场特别大,单靠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大的。而且,如果当地的家具网销业形成规模,对提高品牌效应、降低物流和供货商价格会极为有利。于是,创业者义务承担起了培训的职责。网络销售模式一传十,十传百。从2009年开始,东风村的网销业呈爆发式发展。第三是服务和诚信精神。针对沙集网商的调研发现,在当地网销业成功的因素中,78.30%的网商认为是产品质量过硬,63.30%的网商认为是客户服务至上,43.30%的网商认为口碑经营是关键。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沙集镇网销从业人员重视诚信经营,在网页显著位置贴出木质家具的检验报告等质量和安全信息,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商品予以妥善赔偿处理,赢得了网购群体的信赖。第四是具有前瞻性的事业发展规划。在沙集镇网店遍地开花、知名度日益高涨之际,网商们并没有满足,他们正在考虑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沙集网商表示,他们要把东风村建设成为“苏北电子商务第一村”,在村里建设四个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物流中心、木材交易中心、培训中心。网商极为重视品牌化经营,在下一步的运营中,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品牌建设中,以提升网销产品的品牌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网商也极为重视经营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比如,部分网商开始了钢构家具研发。从工艺上,一些网商推出烤漆、雕花等工艺。从款式上,推出自主设计产品,还聘请了设计师创新家具设计。总之,年轻人的创新创业精神成为沙集模式得以成功和迅速推广的重要精神力量。

3.有力的政策支持

沙集模式的快速发展,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很大关系。沙集网销业是自发式发起、裂变式生长,但市场的力量并不是万能的,土地、规划、资金等需求,还需要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1)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

沙集镇率先成立电商办,全面服务电商发展。继成立电商办后,沙集镇又成立“综合执法局”,着重围绕安全生产、消防管理、产品质量、品牌创建、诚信建设、放心消费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加强电商规范化经营。沙集镇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和企业骨干外出学习电商产业,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专题学习。组织成立公共品牌中心,推广使用“沙集网事”集体品牌;投资建设国家级家具木检中心。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吸收网商参与相关决策。县镇两级政府在制订相关政策时,特别注意听取网商的意见和建议,县商务局在出台鼓励网商发展的政策文件前,主动将草案拿到网商中征求意见。

(2)解决电商发展的人才、资金、土地需求等问题

沙集镇党委政府编制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计划,提供免费专题培训;对接金融部门,开发出“网商助力贷”等低息或免息贷款。牵头协调土地指标,建设高标准厂房;成立家具设计研发院,聘请南京林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7家高校教授为网商设计家具,提升了家具品质。

(3)以沙集电商小镇为平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沙集电商小镇于2017年获批进入江苏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是集产、城、生态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是以创意创业特色电商家具产业为产业基础,融合一、二、三产发展协同发展的特色小镇。沙集电商小镇致力于推进产业升级,全面推进“沙集模式”的转型升级。一方面科学编制特色镇规划,将镇区划分为“精品商贸居住区、电商创业区、创意创新区”三大功能板块,并确立“一城一带两园两区”产业布局,形成具有沙集特色的电商生态圈。另一方面,制定《电商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以1个电商创业园为龙头,5个省电商示范村为中坚力量,12个淘宝村为支撑,即“1+5+12”发展格局,引领睢宁东部网销家具产业板块。同时,依托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加快魏集村整村推进,以及三丁村、丁陈村等工矿废地复垦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力争新增土地超1000亩,不断拓展“产城融合”发展空间。

总之,沙集模式的成功,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并无传统产业优势的沙集镇,在年轻人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带动下,经过多年发展,不仅改变了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使沙集镇一跃成为中国农村电商的典型代表。这表明,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是多元的,但无论走哪种路径,都要将创新创业精神、恰当的产业选择与政府政策支持有机结合,走产业振兴的特色之路。

现在的耿车镇下辖9个村(居)民委员会,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2.2万亩,约8900户,3.7万人,距宿迁市中心10公里。在20世纪80年代,耿车是苏北地区一个贫穷乡,更是历史上有名的“讨饭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摆脱贫困,当地农民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发展农村产业,后来被称之为“耿车模式”。由于受资源条件限制,主要是从事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且主要依靠大量劳动投入和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要形式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1984年,耿车乡村办企业26个,户办、联户办企业2548个,1986年分别达到59个、4567个,企业产值也由1984年的2111万元上升到1986年的4691万元。在当时,耿车成了较为富裕的乡镇。耿车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废旧塑料加工集散地,这为当地农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乡、村、户、联户的四个层次上大力发展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实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成了当时有名的“废品收购大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耿车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业却导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使得昔日的“耿车模式”逐渐演变为“耿车困境”。“耿车模式”是在特定发展阶段、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经济方式,是耿车镇千家万户致富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其地位、价值和作用不可忽视。由于耿车废旧塑料加工体量较大,生产经营分散,加工生产遍地开花,生产经营缺乏规范,集聚集约发展水平较低。2015年,仅耿车镇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经营的加工点就多达2000余户,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镇人口的比重达到70%,吸引外来务工人员近万人。据估计,耿车镇每年再生塑料交易量高达150余万吨,成交额达30亿元,大多集中在清洗、破碎、造粒等低效、污染、浪费的上游产业链,年耗水就达450万吨,相当于市区居民3个月的用水量,全镇因堆放垃圾废料而被占用的农用地多达2000亩。这些企业中,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企业只有37户,规模以上塑料加工企业仅7户,有合法工商营业执照的只有149家,其中大部分都有超范围经营情况,有合法的环保手续的仅有10家左右。这种乡村产业发展方式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与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及周边居民的生活和人身健康。“耿车模式”变成了“耿车困境”。

乡村振兴背景下,“耿车模式”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耿车镇提出原产业向绿色转型,创业向科技转型的发展新模式。政府提出依靠互联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到2018年,全镇所有村都成为“淘宝村”,耿车镇成了“淘宝镇”。到2018年,家具家居、塑料制品、多肉园艺网店已有2759家,电商销售额达50亿元。“冲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模式,耿车驶入了绿色转型路。”耿车镇由过去的“垃圾村”变成了现在的“田园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在耿车镇的红卫村、大众村,一派古色古香的田园风光让人很难和垃圾村画上等号。但村口两台锈迹斑斑的塑料造粒机和破碎机却无声地告诉了人们这里的过去。现在的发展方式可以称之为“新耿车模式”,开启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时代。课题组从以下几点梳理总结耿车镇发展成功经验。

1.统一规划产业入园

耿车镇编制了《生态经济示范镇总体规划》,以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为引领,编制宿迁西高速出入口规划、西片区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耿车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电子商务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特色农业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等4个园区建设规划,重点打造以徐淮路为产业发展轴,打造徐淮路和九支渠绿色生态走廊,着力建设生态富民创业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环保工业园和生态宜居新家园。

2.筑牢电商致富方舟

构建镇、村两级“创客空间”平台。以乡镇为主体,建立电商产业园和电商物流园;以村居为延伸,依托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一个汇聚“创客”的村级创业孵化室,打通电商服务最后一公里。电商产业园集电商文化展示、产品生产、家具研发、电商服务配套、生活服务配套等5大功能于一体。电商物流园汇集质量检测中心、配送管理中心、市场营销中心等功能,开通了国内直达线路24条,成为覆盖周边地区的大型快递枢纽转运中心。全镇9个村居实现了电商全覆盖,村居电商孵化室、京东商城合作店、镇级电商一条街、大众物流一条街、家具配套大市场、淘宝大学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国内所有主流物流品牌全部落户耿车,生意红红火火。

3.配强党建富民舵手

头雁领飞,雁自成行。2016年,村级党组织换届期间,镇党委探索实施了“3399”工程。即新当选的村支部班子有1/3以上书记能讲电商课,1/3以上书记有电商致富项目,9个村居都有一名副书记分管党建和网络创业,9个村居都有一个党员电商创业者进入村居两委班子,使村支部班子始终在电商发展上保持先进性。同时,镇党委还牵头组建了耿车电商商会,深度整合行业资源,为会员搭建合作平台;成立了电商商会党支部,注重从电商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过去两年,我镇将260名党员培养成电商达人,将28名电商达人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

4.确定新目标定位,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新耿车

为进一步巩固转型发展成效,探索绿色发展之路,2016年底,宿迁市将耿车镇列为全市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规划。“鸡毛换糖再出发”,耿车再一次站在转型发展的岔路口上,围绕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目标和要求,确定了打造全国知名电商镇、绿色发展新耿车的目标,明确要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努力实现生态、形象、内涵、人气四大提升,致力于把耿车打造成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经济发展优质、社会治理优异的绿色产业基地、低碳宜居家园和美丽环境小镇。

5.坚持规划先行

根据市委、市政府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三个集中”和“三个转变”总体思路,耿车镇编制了《生态经济示范镇总体规划》,以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为引领,编制宿迁西高速出入口规划、西片区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耿车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电子商务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特色农业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等4个园区建设规划,重点打造以徐淮路为产业发展轴,打造徐淮路和九支渠绿色生态走廊,着力建设生态富民创业园、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环保工业园和生态宜居新家园。

6.开展全面整治

围绕“深呼吸、看绿化、见清水”标准,深化环境治理,构筑生态耿车。常态化开展废旧物资防反弹工作,对9个村居8000多户居民进行拉网式排查,坚决防止反弹回潮。持续改善镇村生态环境,在大众、刘圩、大同等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在其他村居按照二类村庄标准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镇村垃圾集中收运体系。开展水体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引入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把好招商准入关口,杜绝引入污染项目。大力度推进公园广场和绿化建设,形成绿树成荫的生态之美。

7.弘扬耿车文化

创业文化是根植于耿车人灵魂深处的精神特质。通过树立创业典型、培育身边创业榜样、营造浓厚创业氛围、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举办创业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等,大力弘扬创业文化,让创业成为耿车人永恒的追求。在各村居建设“乡愁”主题广场,保留记忆中的乡愁元素。在大众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文化礼堂,倡导文明新风。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筹建环保展厅,宣传生态文化、环保文化。推进绿色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环保周环保月、环保摄影大赛、环保千人签名、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将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植入群众心中。

2016年8月,耿车镇成为全国三个“淘宝村”全覆盖的“淘宝镇”之一。从全面启动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到顺利完成该项工作,耿车镇仅用时6个月时间。仅从时间维度,耿车转型的速度便可以用“奇迹”加以表述,究其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内启示总结分析。

1.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十三五”规划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是发展的底色,生态是乡村的招牌。耿车将绿色发展作为鲜明导向,“刮骨疗毒”走上生态转型、绿色发展的新路,就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者。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转变,认识提高,才能带来付诸实践的行动。为破解“耿车问题”,推动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产业转型发展,耿车镇注重下好转变发展理念“先手棋”,把“绿色作为耿车发展的鲜明底色”意识植入耿车人的脑海,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赚钱更要健康”等观念传播到每一个耿车人的心里。

2.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耿车在推动转型发展中,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走在前面、干在实处,出现了“支部挥挥手,群众跟着走”的喜人局面,实现了“支部+电商”党建富民,群众对镇村干部平均满意率达95%以上。据统计,耿车镇共有村组干部166名,其中从事废旧塑料加工的136名,绝大多数村组干部从事的是下游产业,利润率相对更高。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全镇各个村第一个关掉颗粒粉碎机、第一个卖掉颗粒粉碎机、第一个拆除简易厂房的都是党员。新华村支部书记周壁从事废旧塑料加工10年,年收入30万元左右,在整治中第一个放弃多年辛苦经营的产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最佳的示范”,体现出较强的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和执行意识。

3.依法治理贯穿综合整治全过程

在综合整治前,市区两级公安、国土、环保、水务、法制办和乡镇干部对照《环保法》《土地法》《水利法》《治安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研究,对可能发生纠纷的节点提前进行预警,对加工户违法经营行为提前进行宣传,营造出“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氛围。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将公安、环保、水利、交通、城管、国土等执法力量进行整合,打破部门壁垒,联合执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部门力量缺失导致的查处难情况的发生。如在废旧塑料运输环节,由公安、交通部门设卡拦截;垃圾焚烧治理方面,由环保部门现场查处;随意堆砌造成的“脏乱差”问题,由城管部门查处,等等。针对拒不整改的加工大户,通过采取约谈提醒、强行取缔和依法处置等方式,先后约谈加工大户50余家,下达责令停止排污决定书70多份,强行取缔32家,立案处罚5家,特别是对公然抗拒执法的5户加工户依法采取了行政拘留措施,对其他加工户起到了较强的震慑作用,有效推进了整治进度。

4.培育新动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当前,“互联网+”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驱动力。耿车选择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通过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依托“互联网+”培育新动能,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发挥其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5.优化提升硬件设施和软实力建设

从“耿车模式”到耿车转型,良好的硬件环境是重要支撑,与之相应的软实力也不可或缺。耿车在推动转型发展中,政府各部门坚持把好产业导向,着力打造创业平台,积极优化创业环境,确立建设生态经济示范镇的发展目标,并加紧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等一批平台,还逐步完善道路、厂房、电信以及物流、金融、人才、文化等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从政府层面来看,不但要完善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路沟渠等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技术、文化、意识等乡村振兴软实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是基础。施河镇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拓展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途径,开创了强镇富民、乡村振兴新局面。

施河镇位于淮安市淮安区东南,镇域面积105.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8个行政村、308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人口7.8万,耕地面积8.2万亩,是苏北典型的鱼米之乡。施河镇地处苏北,区位优势不足,但施河人敢想、敢干、敢拼,20世纪50年代末,施河人就勇敢走出家门,从走南闯北销售河虾、韭菜籽、雪花膏开始,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90年代初,施河人开始生产三角板、直尺等简单教具,进而从手工作坊、小工厂成长起来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爱心、锡光、共创、长城等公司为龙头,其他教育装备企业为支撑,部分私营企业同步发展的格局,走上教育装备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道路。

经过二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施河镇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教学具生产、销售基地。目前,全镇拥有教学具企业180家,集中区1800亩,标准化厂房60万平方米,生产型企业78家,就业岗位万余个,形成了多媒体、数字一体机、智能实验室设备、大型幼儿玩具、校园软件开发系统及校园后勤装备等6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年产值超百亿元、税收近3亿元,成为区级经济增长新的活力板块。施河镇还建有全国最大的教学具交易展示平台—施河教具城。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目前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已完成,四期、五期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之中。建成后的施河教具城将打造成中国教育装备产业产品的集中展示、采购交易、新品研发、上下游行业分工协作、技术服务交流的首要平台,是全国最大的科技型、开放型国家级教学具生产和研发基地。

施河镇的教学具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从粗放型和低成本型到集约型、差异型竞争的重要转变,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施河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生态镇、全国卫生镇等荣誉,根据《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江苏省淮安区施河镇入列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1.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

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施河镇聘请国内外专家,高标准编制《施河镇教具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工业集中区和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确保引进的城建项目和工业项目严格按照规划布局落地,建一片成一片。

目前施河镇镇总体规划从4.2平方公里调整到12平方公里,产业园面积从2.2平方公里调整到7平方公里。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综合体、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农业生态园、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规划衔接、资源整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注重产业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与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融合。

施河镇按照“市场运作、多方融资,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利用河济公司存量资产,建设成标准化厂房120万平方米。通过订单、统包、自建等方式,共计投入资金7.8亿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水、电、路、雨污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先后整理土地3400多亩,建设园区主次干道30多公里,完成绿化6万平方米,实施路灯亮化400盏,铺设给排水、污水管道42公里,新建110 KV输变电站1座、桥梁4座,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产业发展空间拓展优化之后,产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形成。目前,园区现代教育装备产业集聚度达90%以上,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已被列为全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以奇乐娃、新起点等为龙头的大型幼儿玩具制造产业集群,以共创、盛达、经纬等为依托的体育装备产业集群,以齐龙电子、乾坤科教等为支撑的教学设备产业集群占据着教育体育装备产业的不同市场领域。到目前,园区共有教学具企业246家,其中生产型教学具企业1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拥有电教装备、实验室装备、体育装备、教室装备、数字化校园等九大类40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2.6万名,其中近5000名供销员遍布全国各地。

2.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知名度

品牌建设能够有效提高产业经营水平和利润空间,是解决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装备产业所涉及的产品种类十分庞杂,小到笔墨纸、文具盒,学具盒,大到黑板桌椅、实验室台桌、篮球架、健身器材,既涉及液晶投影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控制系统、语言放音座、各种类型投影幕等高科技多媒体设备,又涉及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大气采样器、氧气测定仪、计数器、多功能离心机、酸度计、电子天平等多种规格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设备。施河镇充分认识到实施品牌战略的积极作用,针对教具产品众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家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单打独斗的经营格局,充分发挥了引领协调功能,在明确责权利的基础上对56家生产型企业和61家销售企业,按松散层和紧密层进行科学整合,将品牌创建作为提升教育体育装备产业的重点来抓,建立教育体育装备产业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打造体育装备的新产业名片,加大“教具城”和“智教乐享特色小镇”两个地域标识的推广力度,引导施河企业在产品包装、对外宣传中统一使用。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参加中国教育装备展,提升施河品牌标识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3.产城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施河镇积极践行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加快以产镇融合为核心内容、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的特色小镇发展新格局,产业园与施河镇基础设施融为一体、互动发展,道路、给排水、通讯、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共享共用;东方明珠、城市花园、中央豪庭等配套小区先后建成;医院、学校、商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较为齐全;产业园自建安置小区,园区内已建成标准化厂房75万平方米,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产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随着教育装备产业链的拉长,施河镇从事教育装备产业的生产型企业的工艺设备也逐渐实现更新换代、工艺流程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施河镇以“高端制造”“智教装备”为切入点,打造中国的智教装备产业高地。围绕“智教乐享特色小镇”创建,全力动员本土企业家参与小镇建设,新上一批创新驱动力强的产业类项目,提升数字校园、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智慧教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建成乾坤、华辰、奇乐娃等12个省高新技术企业,锡光教学、航天光电等21个市高新技术企业,爱心、兴特等4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资金1100万元,设立教育装备产业产学研项目16项,授权专利11件,打造了15个著名商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超200件,创建了教学具文化创意产业园、省级教学具产品优质示范区、省级特色产业园。央视《朝闻天下》栏目使用的电脑触摸屏,也出自园区企业。目前,园区企业申请国家专利800多个,进入教育部产品目录的有2000多个。入驻创新创业平台7个,高新企业7个,拥有专利414件,国家专利产品60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30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

施河镇还积极构建包括产业服务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引培平台、品牌推广平台、众创孵化平台、电商物流平台在内的“2+4”产业服务体系,加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加强与中科院、南京大学、淮安信息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深度合作,设立校企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施河镇着力加大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施河本土企业奇乐娃公司与上海惠诚公司共同组建江苏惠诚科教仪器有限公司。建立线上“网络、产品、咨询”、线下“应用、培训”的“五位一体化”综合心理服务体系,颠覆了传统心理服务模式。先后推出智能心理云平台、心理云设备、心理云服务、心理云数据等特色产品,引领心理行业进入“心理云时代”。通过各方努力,施河已成功实现“施河制造”到“施河智造”的华丽转身。

施河镇虽地处苏北,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但施河人却敢想、敢干、敢拼,硬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创新驱动、配套完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典范。施河镇的成功转型对于苏北乡村产业振兴意义非凡,更具推广复制性价值。

1.突出优势特色,培育壮大乡村产业

施河镇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已开始以来料加工家庭作坊的方式,走上教育装备加工为主的发展道路,形成教育装备产业的发展雏形。与国内同行相比,施河教育装备产业集群在产业成长历史、生产规模上具有比较优势。施河教育装备产业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从业人员达万人,仅在外营销人员就达5000多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和产业链集成能力,建立了广泛的供应商网络和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拥有庞大的客户群资源,这些都是施河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施河教育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此外,与浙江、广东、苏南等地比较,施河在土地使用成本、水电成本及本土劳动力成本等要素成本上,也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此,施河镇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工业园区,引导教育装备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具有明显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教育装备产业集群浮现,施河教育装备产业成为施河发展的主导产业。

2.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实施创新驱动

从施河教育装备产业实际情况看,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并且小企业由于其自身“技术边界”与“能力边界”的不对称及技术创新外部经济性,使其创新动力不足,多数小企业倾向于采取模仿跟随战略,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无法得到提升。因此,施河镇积极培育、扶持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发挥其在研发、设计、营销等方面的带动、辐射、示范作用和创新扩散、信息传递和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产业龙头作用。从财政、税收、土地、融资、公共服务等方面重点扶持共创、锡光、荣佳、爱必、龙华、长城等一批龙头企业,帮助他们做大做强,提高他们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发挥他们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3.筑巢引凤,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人才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施河镇的产业发展首先是有一支敢打敢拼的企业家队伍,他们会经营,懂管理,把企业从家庭作坊式小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变成产值超亿元、产品走向国际大市场的大企业。比如江苏共创公司2002年才开始投资人造草坪项目,2003年推广草坪产品,每年销售额以80%速度增长,到2014年销售额达13亿元,排列世界第一;其次有一支市场意识强、肯吃苦,头脑灵活的营销队伍,施河镇现有专业营销人员有万余人,正是这批营销人员努力工作使施河教育装备产业驰名海内外,产品销往大江南北。此外,施河镇相关企业加强与南京工业大学、淮海工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定向培养和人才储备库。结合淮安市、淮安区人才引进计划,制定“十百千”引进优秀人才计划,额外提供交通、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优惠,让人才能留得住。目前,施河92家生产型企业与40多家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有7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研发人员超过了600名。江苏共创以100万元年薪聘请行业领军人物赵春贵担任首席技术官,爱心智能公司引进了数十名博士后、博士、硕士,组建了庞大的研发团队。施河镇注重对企业家的培训,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改变以往家族式管理,引导企业规范化经营,助推教学具产业做大做强。

总之,施河镇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中注重发挥自身特色,选择了恰当的产品、产业,使教育装备产业成为施河发展的主导产业。而且,施河镇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了突出成效。施河镇能着力培育、扶持骨干龙头企业,发挥其典型带动作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并以政策支持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施河镇注重人才引进和培育,为产业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由此可见,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依托就是品牌打造、人才开发和创新意识,这也是“施河智造”的成功实践对我省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提供的重要启发。

颜集镇花木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沭阳县电商整体发展的带动作用。沭阳县从苏北最穷的贫困大县到连续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县”,从依靠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到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县,从名不见经传的投资洼地到成立苏北唯一一家落户县级城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回溯沭阳县的发展轨迹,在沭阳县富民建设中,电商无疑是其发展重点。

1.发展初期

沭阳县的电子商务发展可追溯至2001年。少部分农民接触到互联网后,开始利用贴吧、论坛在网上推销自己农田里种植的花木。这是最原始的电子商务形式,只有信息发布和信息获取功能,因此对沭阳花木交易的实质性帮助还十分有限。但是,在互联网还没有被广泛进行商业应用的这个时期,沭阳县农户对接互联网的积极尝试体现了他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2.探索阶段

2006年,一些苗木农户又开始积极探索使用淘宝、1688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线上营销,由此掀开了沭阳县电子商务发展新的序幕。随后政府的合理引导和有效作为,使越来越多的花木农户陆续加入电商创业的行列之中。2013年,首批中国淘宝村名单揭晓,颜集镇堰下村成功入选,标志着沭阳县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4年,新河镇的周圈村和颜集镇的堰下村入围第二批中国淘宝村,阿里研究院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4)》显示,沭阳在阿里零售平台农产品交易额的县域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三。2015年,新河镇、庙头镇、颜集镇共22个村入围第三批中国淘宝村,并且三个乡镇入围中国淘宝镇。阿里研究院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5)》中,沭阳连续两年在阿里零售平台农产品交易额的县域排名中稳居前三位;这一年,沭阳县还荣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

3.规模化发展阶段

2016年,新河镇、庙头镇、颜集镇和扎下镇共31个村入围第四批中国淘宝村名单,沭阳县不仅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淘宝村集群,也是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之一。截至2016年上半年,沭阳县网商数量达到3万余家,其中约有80%从事花卉苗木类商品的销售,淘宝上约40%的花卉苗木销售集中在沭阳。阿里研究院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6)》显示,沭阳在农产品电商50强县中排名全国第三。如今,沭阳已形成了一个拥有较大电商发展规模、优质产业基础、完善电商生态、良好发展前景的特色花卉苗木类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同沭阳特色花木产业集群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沭阳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沭阳县淘宝村集群的形成促进了农民的就业和创业,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强了花木产业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进城镇化、乡村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进入新时代,电子商务的巨大能量正影响着沭阳大地。沭阳县政府自2017年起,对工业、网络、家庭农场、物流寄递等创业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并对网络创业扶持政策及其配套进一步细化,营造农村电商氛围。该县以行政村为单元,电子商务年交易达1000万元。2017年,沭阳县网络交易总额超过了185亿元,快递发货量达1.2亿件,平均每秒就有3.85件快递从沭阳发往世界各地。今年1至5月,该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05亿元,其中农产品(含农资)网络销售约占网络销售总额的58%。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2013年阿里研究院公布了20个“淘宝村”,江苏省作为“淘宝村”的摇篮,江苏省颜集镇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批被定义为“淘宝村”的村镇之一。颜集镇电商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互联网+三农”县域电商发展模式。经过多年发展,颜集镇可谓是“互联网+三农”县域电商的典范。从电商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来看,颜集镇乃至沭阳是基于自身传统的花木产业集群发展而成的,这对于许多中等水平县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他像沭阳这样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农业产业集群,都曾面临严峻的转型升级问题,因此“互联网+三农”也更能为拥有农业产业集群地区的电商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参考。

1.充分挖掘花木资源基础

颜集镇花木种植的最初兴起,是花木之乡沭阳花木种植的发源地,与周边的山荡村、周圈村等共处于沭阳县花木旅游圈的范围内。该村花木种植业发展已有500多年历史,村域面积480公顷,花木种植面积322公顷,现状人口4783人,全村开设网店1200余个,带动从业人员2000余人,人均纯收入2.5万元。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质和气候,颜集镇所属的沭阳县地处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的过渡带,形成以混合土和淤土为主的地质条件,受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因此逐渐成为我国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的优质驯化过渡地带,自古就享有“花木之乡”的美誉。(www.daowen.com)

20世纪80年代末,颜集镇政府不断引导农民以种植苗木等经济作物替代农业作物生产。由于农户对于花木种植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政府在实施此政策过程中并不顺利,为了引导部分农户先行先试,政府甚至以“拔除粮苗”的方式大力推进。由于花木种植的收益高、见效快,先行农民很快成为当地学习的楷模,花木产业也就此在当地和全县得以推广。随着花木产业发展,当地农民逐渐分化出花木种植、花木经纪人和园林工程三种新角色,并形成比较稳定的“农户+市场”的产业组织结构。其中,花木种植由一家一户的分散性种植,逐渐向规模化、种植大户的方向发展,也形成了从镇内向镇外扩展的发展趋势;花木经纪人作为分销商,借助农村播放广播的“大喇叭”将产品需求信息发布出去,以“散收整批”的形式卖到市场;园林工程位于花木产业链的高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利润空间最大。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颜集镇实现家家种花,户户播绿,其中种花大户8000余家,花卉品种达2000余种,建成100亩以上的花木精品园50个,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基地镇。总的来看,颜集镇规模化的种植、良好的政策导向以及完善的产业组织结构等要素,都为当地派生出电子商务提供了先决条件。

2.“熟人”带动效应呈现规模化

传统农业交易主要采用“面对面”现货交易方式,市场形态级别低、规模小,且受到时间、地域限制。而颜集镇花木电商模式将线上销售与线下花木培育有效结合,打破了时空限制,对接全国市场,极大扩展了销售空间,提高了交易效率,催生出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

在“淘宝村”形成初期,先锋示范是“淘宝村”形成的一项重要因素。在“淘宝村”形成过程中,村内带头人或先发者成功的经验示范,通常使村民更易接受新的经营思维和习得新的经营方法。颜集镇农民自发通过花木电商创新创业,跟随者模仿进入。2005年,当地花农胡义春尝试在网上开店,将电子商务带入花木销售市场。但由于农村网络建设、物流等基础设施相对不发达,从开始网上销售到产生经济效益花费了三年时间,才获得较高的收益。由于农村“乡里乡亲”这种非正式组织关系的存在,村民很快开始效仿和学习。加之电子商务初期的进入门槛并不高,到2009年,颜集镇就出现100余家电商。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网商的身份还是农民兼业,他们发展花木电商是受到电子商务市场的引导和“领先者”进入的内生驱动,属于典型意义的自发型创业。

“淘宝花卉批发市场”等专业化批发市场以及物流及宽带等配套服务的形成,是当地网商规模化发展的直接动力。2009年以前,颜集镇的周圈花卉市场规模偏小、功能不配套,市场和基地难以对接,造成大部分花卉来源于本地、品种单一,尤其缺少花卉交易、展销的配套场所,此外,当地以种植、批发和零售花卉为主,对外地花卉品种缺乏需求。2009年之后,由于电商农户的产品需求逐渐多样化和规模化,周圈市场经营范围扩大,开始销售来自广东、山东云南等多地的产品,新河镇周圈花卉市场占地180亩,销售各类花木1000余种,年成交额达1.5亿元。

与颜集镇相邻的新河镇出现了专供网店“淘宝花卉批发市场”,产品资源丰富、品类多样、批发方式灵活:市场主要批发来自广东、山东、云南及当地的花卉品种,并拥有苗木交易区、盆景交易区和服务功能区等;并提供“一件批发、小额混批”的批发方式,更为灵活的是,当地批发商还允许“先赊账后销账”的按月结算方式。由于花木产品的特殊性,其库存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农民进入电商市场的风险较大,因此,大规模扩张受到限制。批发市场这种第三方组织为网商开设了一种“网上接单—(批发市场)赊账拿货—月后结账”的新模式,此外,批发商还承担着维护花木产品质量、判断产品等级等功能。由此可见,这种批发市场几乎为农民提供了经营网店“零库存”和“零风险”的重要保障,大大降低了网商的进入门槛,从而使得规模迅速扩大。另外,颜集镇还积极把快递公司引入镇内村内,方便花农开展网络销售业务,目前已入驻物流快递公司22家。可见,由于“淘宝花卉批发市场”等专业化批发市场以及物流及宽带等配套服务的形成,为当地网商快速规模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大大改变了乡村面貌。

以专业培训和组团学习为基础,促进“农民网商”向“新农人”的转型升级。在沭阳县网上创业工程的推动下,颜集镇把2012年定为“花木提质增效年”,并围绕《沭阳县“网上创业”工程行动计划》,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着力培育“农民网商”向“新农人”转变。为了多渠道解决农民卖花难题,政府通过成立网络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村官网上创业先锋队和网络创业孵化中心等机构,采取办班培训、大学生村官指导、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措施。该镇还专门在文化中心设立青年网络创业培训基地,定期邀请淘宝大学、咨询公司等进行销售等培训,解决网络创业、发展、升级过程中的问题,提升销售能力。

3.电子商务提供资金支持

颜集镇被评为全国首批淘宝村之一,凭借的不仅是独特的产业优势经营模式,还有灵活有利的金融支持。包括颜集镇在内的沭阳县金融机构为了支持花木电商发展,对于小额贷款,在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发放,满足其小、频、急的生产特点;对于额度大、创业风险大的贷款采取担保公司担保、农业龙头企业订单担保等各种适用的贷款担保方式。为了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到电商创业主体中,沭阳县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方便创业青年贷款。

颜集镇大部分花农采用“网店+基地+农户”销售经营模式。沭阳当地的银行金融机构针对网络创业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等优势,制定出台网络创业扶持政策,全力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对电商经营户采取联保、担保、抵押以及信用等不同方式,给予贷款支持。针对颜集镇所需的网上转账、支付结算问题,金融机构推出“支付宝卡通”“网上银行”等业务,方便颜集镇农户结算以及融资。

4.“支部+电商+产业”引导电商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变不变,基础在党建;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随着网络购物在农村逐渐普及,在我国互联网电商蓬勃发展的机遇期,沭阳县决定在全县范围内鼓励和引导村民开展网络创业。该县专门出台鼓励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支部+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全县电商发展离不开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沭阳县县党委党员带头开店,并挨家逐户做工作,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除此以外,党支部在村里设立电商服务站,为电商经营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同时,党支部还负责协调安装宽带、供电等设备保障和技术指导,积极帮助有网络愿望的村民解决难题。为了照顾村里的低收入户,党支部为村里的贫困户免费提供场地并协调申请贷款。

网店数量增长带来了恶性竞争。有的新卖家为了提升销量,聚集人气,甚至不要利润,这种竞争引起很多老卖家的不满。不仅如此,农民大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营销观念落后,缺乏对高端品牌的培育、策划、包装和宣传能力,产品设计创新性不足、网店装饰粗糙、图片模糊不清等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些问题,沭阳县各党支部组织人员参加电商培训。同时,县里成立电商协会,规范商家价格经营,方便全国各地网购顾客投诉。

党建为根,富民为本。沭阳县各党支部坚持“支部+电商+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农村产业发展潜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支部+电商”等党建富民工程,实现基层党建与富民行动深度融合,带动群众致富。

颜集镇早在2000年就被授予首批“中国花木之乡”荣誉称号,江苏省首批105个农业特色小镇名单出炉,颜集镇名列其中,被授予江苏省“花木电商小镇”,为沭阳唯一一家被授予农业特色小镇的村镇。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颜集镇初步形成了“互联网+花木”的发展模式,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淘宝镇”,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镇”等13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现在的颜集镇以花木种植为主导产业,现有花木种植面积5万亩,花木品种2000余个,花木种植户1.2万户,花木从业人员达3.6万人,花木年销售额近20亿元,建成了淘宝集聚区,主要以花木集散、快递物流、淘宝集聚为主。探究其成功经验或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专业化的花木市场为颜集镇形成“淘宝村”奠定了基础

颜集具备花木种植的悠久历史以及厚实的产业基础,具备“一村一品”的典型特征,即已经基本形成了花木产业的种植规模、鉴别能力、地区声誉、产业集群以及配套专业市场。而这种专业化的生产、销售和运营也成为农户自发进入网络市场的关键前提。

对于跟随者而言,专业市场所带来的市场规模也为其快速进入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几乎所有产品都可以通过农户间或网店间默契协作解决,通常,每家只种植自己最擅长的品种,遇到消费者下单其他产品的时候,就很方便地从其他家拿货。由此可见,专业化所带来的产业集群是颜集镇电子商务规模快速扩张的重要保障。

2.淘宝花卉市场作为中介组织,为农民经营网商提供“零风险”模式,是当地形成淘宝村的重要保障

在距离颜集镇堰下村不到3公里的新河镇,近年来新出现的新河周圈市场逐渐演变为网商批发市场,成为连接淘宝卖家需求和传统销售市场的重要中介组织。其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以多品种、少数量的灵活方式为网商提供产品,适合网络销售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对于花木这种典型的农产品而言,商品储存是保障质量的重要环节,批发市场的存在降低了网商的经营难度和风险,可谓“流动的仓库”。最为通常情况下,淘宝网商以“上午接单、下午到市场批货”的形式经营,甚至可以实现“零风险”交易,这已成为颜集“淘宝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保障。

3.自发出现农民网商创业成功的“熟人模式”,是当地淘宝村成功的先决条件

受到中国农村“熟人社会”非正规组织的影响,淘宝村的发展更易于形成经验分享机制,最先创业成功的农户不单纯考虑经济机会和利益,而是以“乡里乡亲”的姿态建立学习网络与合作网络,这使得其他农户很容易成为市场的跟随者甚至复制者,而这一举动恰恰迅速提高了颜集镇从事花木电子商务的农民数量,利于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也就是说,领导者示范者以分享、创新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或根据“乡里乡亲”的非正规组织关系组织联盟等,这将成为影响当地农民进入该领域并进行提升的先决条件。

刘老庄村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西北28公里处,东接326省道,西邻205国道,距淮安涟水机场12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588户、2005人。全村共有耕地3280亩,地貌形态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54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8名。刘老庄村是新四军八十二勇士浴血奋战、英勇殉国的地方。2009年,“刘老庄连”作为先进集体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淮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三农政策,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对刘老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刘老庄村不断解放思想,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借助各项政策支持,走出了一条特色明显的产业振兴之路,从省定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文明富裕村。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村居、江苏省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成为江苏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

2009年之前,刘老庄村属省定经济薄弱村。近年来,该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村党总支书记朱林的带领下,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招引创办正雄制衣刘老庄分厂、光伏太阳能发电厂和天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800元。村里通过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筹集资金,完成了高标准的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红色家园小区,村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

“刘皮古寨,天边海外”八个字,曾是刘老庄村的真实写照,意指刘老庄村曾经的落后面貌。直到2008年,刘老庄村仍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全村无集体经济,无企业,且负债7.8万元。村民的主要生计模式为外出务工,土地利用效率极低。2009年以来,刘老庄村的高效农业、精品苗木、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线、建筑公司、光伏太阳能和制衣厂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并结出硕果。通过集中居住点建设也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村民就业、民生福祉、乡村治理水平等也得到显著提高。

1.果蔬采摘园形成规模

刘老庄村高效农业示范园(果蔬采摘园)成为刘老庄绿色发展的一抹亮色。目前,果蔬采摘园以水果采摘为主,配套建设餐饮、休闲娱乐项目,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共有精品水果采摘区、垂钓区、生态餐饮区、休闲区四大功能区,采摘区主要种植水果有葡萄、水蜜桃、草莓和山核桃等。园区内各类水果蔬菜产品远销广东、山西、河北等地,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解决本村和周边乡镇300余人就业,人均月增加收入1000元。其中,香园农庄葡萄园项目总投资500万元,成为淮阴区第一个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村里的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吸引了不少人才来村里发展高效农业,形成了农业、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刘老庄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食用菌产业园发展迅速

刘老庄村于2011年起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起了占地20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引进了淮安市闽丰食用菌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建设规模为日产20000袋工厂化海鲜菇生产线,二期建设规模为日产5000公斤杏鲍菇生产线和2000平方米秀珍菇厂,解决了当地300多名低收入群众的就业问题,每年为刘老庄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园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技术人才,为进一步推进刘老庄食用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食用菌生产过程采用“秸秆+废菌渣+有机肥”循环再生利用模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食用菌产业园产品销往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产品年产值超亿元,吸纳本村及周边乡镇村民500余人就业。

3.精品苗木园效益初显

刘老庄村凭借自身特有的适合苗木生长的土壤和气候特点,以较为优惠的土地租金对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南京等地苗木投资商来村投资,共吸引投资额达5000多万元,于2011年建成占地1000多亩的精品苗木园,解决了当地100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由于绿化苗木生长周期长、见效慢,在苗木尚未上市的6年间,刘老庄村给予了大力扶持,暂缓收取土地租金。目前,部分苗木已经上市,初显效益。精品苗木园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契合了刘老庄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村绿化率达到80%。从目前市场来看,苗木园的产品需求旺盛,投资方计划继续追加苗木园投资,苗木园发展前景良好。

4.旅游经济彰显特色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刘老庄村继承革命传统、发扬红色精神,支持建设国家AAAA级红色旅游景区——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并借助这一优势,招引建成了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当年农家”。该旅游点位于淮阴区西北28公里处,刘老庄红色大道北侧,紧邻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占地300亩,建有“当年农家”主题庭院、大户人家民俗体验馆、大型迷宫、儿童乐园、种植养殖园、有机果蔬采摘园、射箭中心、垂钓中心、摸鱼池、书画院、老街、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等休闲娱乐体验项目,是集观光体验、影视拍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区,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2017年,以该景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宿文化小镇”成功入选淮安市特色小镇建设点。

5.其他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发展服装加工业。集面料开发、生产、设计为一身的香港独资大型服装企业正雄制衣在刘老庄村建立了分厂,现有员工200余名,吸纳了周边村镇的剩余劳动力,为农户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成立天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刘老庄村第一家村办企业,由村党总支书记朱林牵头组织成立。为使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朱林利用在泰州从事建筑工程的经验和资源,与村里部分党员干部共同垫资成立了天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刘老庄分公司。公司成立之后,一年便还清了借款,次年开始每年为村里创造利润超1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6.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近十年来,随着刘老庄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升,村民的生计更加稳定,共有“四金”来保障收入,即土地拿租金、上班拿薪金、国家有补金、合作社里有股金。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00元,比2008年的3000元增加了5倍多。村民的消费能力也不断提高,很多村民在淮安市区购买了商品房,半数以上农户购买了小汽车。

7.住房条件根本改善

刘老庄村村民生活的最大变化之一便是集中上楼居住。2009年,经村两委和议事会全体成员充分讨论,决定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争取资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建设红色家园小区。拆除所有老庄台,填平所有废沟废塘,共新增耕地1200亩,以此为基础争取土地增减城乡挂钩项目资金,建设红色家园小区。至2011年底,红色家园小区20栋5层标准化住宅楼全部交付使用,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0平方米。通过红色家园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8.交通设施不断完善

交通是制约刘老庄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出行的重要因素。为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刘老庄村争取到省交通厅等部门的支持,修建了红色大道。红色大道起于刘老庄迎宾大道,向西与205国道相交,呈东西走向,总投资6100万元,按一级路标准建设,全长4.8公里,路基宽24.5米,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红色大道对拉动刘老庄片区经济发展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村庄内部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村内产业发展,方便了村民出行。村里还通过积极向交通部门争取,获准在京沪高速公路刘老庄段设置出入道口,这将为刘老庄村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1.将红色基因转化为产业振兴的动力

“刘老庄82勇士”铸就的以“服从大局、严守纪律、顽强拼搏、勇于牺牲,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为主要内容的刘老庄红色精神,激励刘老庄村民在脱贫道路上不断奋进,砥砺前行。在红色精神的感召和引领下,刘老庄村坚持做好红色遗迹保护、文化传承、资源利用三篇文章。

(1)以集体主义精神引领村庄整体发展

刘老庄村无论党员还是普通群众都从村庄发展大局出发,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稳定有序推进刘老庄村产业振兴。例如,刘老庄村在土地流转、红色家园建设换房过程中,没有产生一例纠纷,零上访、零强拆、零协议;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园扩建过程中,刘老庄村民不计个人得失,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土地征用顺利完成。

(2)以顽强拼搏精神引领村庄快速发展

刘老庄连的顽强拼搏精神激发了刘老庄人把革命老区建设好的历史责任感,面对过去一穷二白的基础,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将刘老庄村从一个负债7.8万的偏远落后村,发展成为一个村集体年收入达230多万的富裕村。

(3)以创新创业精神引领村庄特色发展

刘老庄村在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面对诸多现实的困难和未知的风险,敢于尝试、勇于创新,通过土地流转、项目招引和村办企业建设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内外合力促进产业振兴

有效利用上级党委政府的“输血”,提升内部“造血”功能,成为刘老庄村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动力。

(1)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

刘老庄村作为全省6个重点扶贫开发区域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区域协作、项目建设、资金支持等方面进行帮扶。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对刘老庄进行重点帮扶,创新实施“处村挂钩”工作机制,与刘老庄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省直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刘老庄村实现脱贫摘帽。例如,由省政府办公厅筹集500万元帮建的红色家园屋顶光伏项目,项目收益的60%以上通过设置公益岗位、直接发放救助款等形式反馈给低收入农户,解决了弱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农户的实际困难。从 2010年起,淮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每年为刘老庄办一批事,推进刘老庄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市委、市政府分别安排了二十多个市直部门,帮助刘老庄实施了数十个帮扶项目。在其帮助下,刘老庄村坚持规划引领,集聚有限资源,打造融资平台,发展村级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市直各帮扶部门累计为刘老庄村争取到各类帮扶资金14390万元。刘老庄村的经济实力、村容村貌、群众收入等方面均迈上新台阶。

(2)挖掘内生发展动力

近年来,刘老庄村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实施的帮扶政策,抢抓扶贫开发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自身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团结拼搏、扎实苦干赢得发展的主动。始终把农村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扩大农村经济总量、吸纳本地农民创业就业。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突出抓好吉美生态园等现代农业园建设,借助高端资源提升农业发展质效。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大户和基层部门牵头领办各类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挖掘红色旅游潜力,充分发挥“刘老庄连”品牌优势,积极申报国家级烈士陵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红色旅游的一大亮点。

3.处理好产业振兴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

刘老庄村实现迅速脱贫和特色发展,有赖于刘老庄村两委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农村发展方针政策,把村富和民富结合起来,把改善民生作为产业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大刀阔斧实施产业富民

产业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刘老庄村通过土地流转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以村富带动民富,以发展高效农业为引领实施产业富民。为促进农民生计水平的根本提升,自2010年开始,刘老庄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多次赶赴山东、福建招引客商,逐步将全村的3400余亩土地流转出去,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折成股份分给农民。刘老庄的土地流转带来了全村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农民本地就业成为上班族,使刘老庄村真正从低效的分散经营走上了高效的规模化经营之路,土地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刘老庄村注册成立了6个合作社,1个春茂合作联社,建成食用菌厂、影视基地和跑马场等项目,580多名村民实现本地就业,实现了农民变工人、村民变市民。村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一是土地租金,村民将土地集中给大户经营,以每亩850斤水稻价值作为土地租金收入;二是工资收入,村民在村内企业上班赚取工资;三是参加村里合作社带来的分红收益。

(2)从根本上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与产业振兴同步进行的是居住条件的改善。刘老庄村采用市场化方式,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筹集资金建起了高标准的集中居住小区——红色家园。该小区由江苏建基建设有限公司垫资1亿元开发兴建。红色家园的建成,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使村民有了市民般的居住体验,还腾出1200亩土地,为高效农业的发展和村民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3)高标准改造农村社区环境

随着村集体收入的增加,刘老庄村先后筹资1亿元建设刘老庄红色大道以及污水处理厂、管网、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大力实施路灯、绿化等美化亮化工程和农桥改造,为村民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经过精细化建设和治理,刘老庄的村容村貌发生根本变化,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为提高服务质量,刘老庄村还建成了全新的社区服务中心,现代化的一站式服务使村民在村内便可办理医疗、养老等多项业务。

4.以有效的乡村治理助力产业振兴

(1)健全管理制度

村内的大小事务均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等规定,召开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商议决定。在土地流转、住房分配等重大事项上,村两委严格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按程序征集村民意见,使土地流转及住房分配等重大事项上没有出现一例纠纷。在财务管理上,村两委形成了“民主理财、民主管财”模式。村两委组织选举了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群众代表,成立了村民主理财小组、议事小组等五个专门小组,并授权他们参与监管村中一切事务。村里的财务支出,须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批,所有账务发票由五个党小组组长共同签字方能报销。

(2)着力做好民生保障

村两委在扶危济困等方面采取了若干举措,使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近年来,村两委形成了“三个一律”:村民子女考上大学的,村干部一律上门给予2000元以上的奖励,并跟踪帮扶,直至顺利毕业,本村籍大学生毕业返乡创业并解决20个以上本村村民就业的,大学期间培养费由村集体承担;村民生病到区以上医院住院的,村干部一律到床前看望,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500—12000元不等的大病救助金,或开展募捐活动,直至其康复出院;党委发给村干部的年终奖金,一律用于困难户救助和慰问。2011年,村里一位姑娘因交通事故双腿受伤严重,村两委在了解情况后,根据村里的救助政策给予其一万余元的救助金,从而使其得到了精心治疗,最终恢复了健康。

(3)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随着村集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刘老庄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休闲广场、商城、亮化、绿化工程已于2012年相继完成,村庄社区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村里幼儿园保育费、小区物业费、村民新农保、合作医疗等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支付。刘老庄村社区服务中心还建成了一站式服务大厅,简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5.以党的建设保障产业振兴

刘老庄村通过扎实有效的党建工作带动了产业提质增效,把基层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民生改善。

(1)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刘老庄村深入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工作要求,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每年通过上党课以及观看八十二烈士英雄事迹图片展等形式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激发党员的担当意识,转化为村庄产业振兴的动力。二是完善激励制度。通过举办“五星党员户”的动态评选活动,激励党员的上进意识,让五星党员带动普通党员,让普通党员带动群众。三是建立义工队。刘老庄村建立了“5+3”义工队,每位党员每年5个义务工,分片负责小区内一棵风景树栽培与管理,负责一个单元10户村民的卫生、治安监督与邻里矛盾调解,联系一户低收入农户,帮助他们制定发展计划、联系工作,解决实际困难。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了脱贫攻坚力量,用党建带动扶贫,以扶贫促进党建。在这一系列激励措施中,“五星党员户”的动态评选充分调动了党员的参与积极性,确保公平公正,选出的党员户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引领性,更能激发党员乃至党员家庭的模范带头作用。

(2)发挥带头人先锋模范作用

刘老庄村党总支在朱林书记的带领下,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各项要求,将强信念、严纪律和建队伍落到实处,建成了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村领导班子带领村民招商引资,为了办好刘老庄村第一家村办企业,朱林书记借款50万元,连同村主任苏炳文、副主任金益筹措的资金,共同成立了天元建筑工程公司。从2010年开始,朱林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上山东、到福建,先后引进了果蔬采摘园、精品苗木园、光伏太阳能发电厂、闽丰食用菌、大阳生态园、正雄制衣等项目,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折成股份,同时利用企业带动全村734名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绝大部分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返乡就业或自主创业。

淮安市刘老庄村实现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把红色基因传承、完善党的建设和夯实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将以上几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推动了本村招商引资、土地流转、集中居住、交通建设、环境治理和民生建设等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对一个村庄来说,产业振兴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现象和结果,并不能仅靠外力支持就可实现,而要将多方力量有效结合起来。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产业振兴的现状分析,以淮安市刘老庄村、徐州市沙集镇、宿迁市颜集镇、淮安市施河镇和宿迁市耿车镇等五个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呈现了五类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刘老庄村以红色基因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和带头人队伍建设,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组织与精神支撑;沙集镇在年轻人创业创新精神的带动下,选择了恰当的网销产品,使家具网销成燎原之势;颜集镇发挥传统的花卉种植技术优势,充分利用乡村社会网络,打造出了区域电商品牌;施河镇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视政策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了品牌价值,终成远近闻名的教具小镇;耿车镇在发展乡村产业同时,打造生态绿色发展模式。通过以上五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必须要从区域实际出发,充分发掘资源、市场、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基于上述典型经验的分析,可从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功能布局、注重品牌打造、发挥农民主体性、促进多元参与等五个层面进一步探索江苏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产业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领作用,加大农业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要素结构的优化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同时在政策的制定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有所创新与突破,探索农民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宅基地、农民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完善农村土地资源、资产股权化的方式方法,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益;推进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

根据各地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等实际情况,将因地制宜落到实处。第一,对农业主导乡村联动发展型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置换成土地合作社股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第二,对城镇主导乡村发展型地区,要加强城区对邻近镇村的融合吸纳,推动城郊地区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三,对资源较为同质的多个邻近乡村,实施综合类产业布局模式,其要点是促进以核心产业为基础,拓展出支持产业、衍生产业和配套产业,实现这些产业间的融合互动和规模化经营,坚持连片开发、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辐射带动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旅游文化等新兴产业。第四,对有特色文化资源的乡村,实施乡村文化规划模式,其要点是以地区文脉为基础,优化布局各类建筑景观。在产业规划中应保护传统文脉资源,并将其深度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中。第五,对休闲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规划模式,根据区域特色与资源禀赋,植入旅游休闲相关业态,并与乡村原有产业基础融合发展。

要通过品牌打造和营销方案优化,实现乡村产业的多元价值,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综合效益。第一,在品牌打造上,突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业一策”,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集群,构建以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组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第二,在营销模式上,积极延伸触网,打造优秀农产品电商品牌集群,由传统市场延伸到网络电商。推行电商加合作社模式,把农民、地方政府和企业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农民投入更多精力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负责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第三,在价值拓展上,针对拥有独特资源的乡村,可尝试推行并完善社区支持农业(CSA)等新型高端农业发展模式,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互信互惠的社会网络,增加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可见性,实现农业的经济、生态、文化等多元价值。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和主要受益者,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充分利用农民的地方性知识。第一,增强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把农户从“全过程”的生产经营中解放出来,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户投入自身擅长的生产经营环节,提高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保障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并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第二,充分重视并发掘农民的地方性知识、传统农耕技艺。工商资本进入农村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权利,寻找农户与企业的利益结合点,探索合作共赢的经营机制。在各类农村发展项目中积极吸收农民智慧,使项目建设真正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第三,创新村民评价机制,拓展村民民主监督。构建村民、政府和第三方等三大主体组成的乡村产业振兴评价体系,尤其要吸纳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深入调研,真正让农民作为一个重要的乡村产业振兴的评价主体。

第一,搭建吸引高端人才进入乡村发展的良好平台,拓展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渠道。针对当下不少苏北乡村出现的空心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劳动力及高端人才匮乏问题,要借助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建设契机,优化各类高端人才引进机制。第二,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江苏乡村产业发展。比如,优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土地流转模式,为涉农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制度环境。第三,吸纳社会组织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地方党委政府应优化机制,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资源链接、精准扶贫、人才培训的优势,提升农民、企业和其他主体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课 题 号:19WT A 016

课题组组长:孙爱武

课题组成员:史修松 汪倩倩 刘海健 张 璟 孔德财 孔凡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