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定位、目标与实现路径

江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定位、目标与实现路径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12月,省委书记娄勤俭主持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下江苏的发展定位和路径。在此背景下,“江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定位、总体目标和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启动。本课题研究,是对江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开展的前瞻性研究。2019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现已正式颁布执行。

江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定位、目标与实现路径

成长春

坚持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世界竞争格局、国家发展全局、区域合作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以来,随着“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成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实施和业已公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正在迈入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崭新阶段。面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新目标、新任务,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18年12月,省委书记娄勤俭主持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下江苏的发展定位和路径。2019年3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写入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7月,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专门讨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娄勤俭在会上鲜明提出“六个一体化”:产业创新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绿色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省内全域一体化。全力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建好“长三角的江苏”,既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江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定位、总体目标和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本课题研究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及省实施方案,把握江苏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的“六个一体化”的总体工作部署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准确认识和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脉络,对出现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进行研判;二是深入分析当前江苏的发展优势和面临挑战,通过对《规划纲要》的解读,高站位研究江苏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三是结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和江苏实际,紧紧围绕“高质量”“一体化”的关键环节,研究提出江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和实现路径。

本课题研究,是对江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开展的前瞻性研究。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引领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竞争;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使江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2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同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始终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如计划经济年代的“华东行政区”“华东协作区”,改革开放后的“上海经济区”。真正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浦东开发开放。1992年,建立了长三角15个城市经济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1997年升格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2003年,苏浙沪三省市主要领导通过互访回访,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共识,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热潮。2005年建立了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的定期会晤机制。200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第一次作为国家意志写入中央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针对新型城镇化下城镇群作为城镇化工业化的主体形态演绎,提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协调发展路径及机制保障。

2018年1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原有的“三级运作、统分结合”的一体化制度安排基础上,向着跨域空间规划统筹、区域规划落地实施、区域综合管理协调职能逐步创立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2018年5月,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审议通过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长三角合作近期工作要点》和各省、地市的实施方案,从机制层面保障了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性和一致性。2018年12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分别表决通过了各自省份的《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弥补和完善了原有区域法律法规制度安排的不足。2019年初,三省一市在两会期间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构想,特别是提出了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先行先试的样板地区,重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1.各项规划方案不断落实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现已正式颁布执行。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科技创新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市场开放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海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完善联动机制,强化分工协作,携手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城市集群。2019年6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上海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各地制定了可供操作的行动方案

上海制定落实《规划纲要》的上海实施方案,主要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统一市场等“七个重点领域”、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和虹桥商务区“三个重点区域”建设,加快与苏浙皖三省对接,把《规划纲要》中明确的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尽快落实落地。江苏、浙江、安徽也纷纷出台了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江苏提出,要重点推进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和省内全域的“六个一体化”,浙江发布了《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行动方案》,安徽发布了《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

3.示范区和新片区规划不断推进

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2019年10月25日,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理事会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揭牌成立。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市场化的力量越来越突出。在2018年前,由于没有解决好辐射和竞争、相对利益比较性等问题,导致过去的一体化速度较慢,而且往往停留在表面形式。2019年1月3日,三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逐步实现统一市场规则、统一信用治理、统一市场监管,并开始出现了许多市场化的做法。比如新“飞地经济”正在成为长三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项目突破行政区划与地理空间边界、带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与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重要途径,并由单向飞地向双向飞地转变,在跨界地区探索财税分享、规划衔接、生态环境管理、公共服务配置、数据共享等方面体制机制的新突破。二是次级都市圈的培育和发展开始显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从基于职住合一的空间一体化扩展到基于职住分离的空间一体化,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区、周边乡村正融合成为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如沪宁苏杭甬等地区。都市圈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空间结构的重要特征,具有小尺度、精准化、跨区域的特点,能够推动核心城市的功能疏解和结构优化,更好地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目前,长三角正在深入推动都市圈导向的一体化发展。如沪苏浙三省共同谋划的《上海“1+7”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将通过一体化发展与网络化布局,以块状突破、点面融合的方式,推进整体意义上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一是经济基础雄厚。从经济总量看,2018年江苏以占全国1.1%的土地、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3%的生产总值和9.6%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省GDP总量达到9.26万亿,位居全国第二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达1.74万美元,约为同期全国人均水平的1.77倍。根据世界银行划分标准,江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已基本跨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门槛。

二是实体经济发达。江苏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制造业集群,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超过16万亿元,占全国的1/8、全球3%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制造业中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89家在江苏省落户,全国超过1/5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12.5%;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占全国12.8%,排名全国第一。在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中,江苏有8个行业的收入排名位居全国第一。南京智能电网、无锡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苏州生物医药常州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集群区已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三是区域创新能力较强。江苏具有鲜明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有“两院”院士100人、研发人员80万人、在校大学生210万人,是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试点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自创区。2018年,全省共有国家创新型城市11个,国家创新型县(市)5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 .7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3 .8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2 %。高新技术企业已超过1 .8万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90 %。

四是外向型经济活跃。20世纪90年代,江苏实现了从乡镇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新跨越,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实现由内向外拓展,逐步成为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省份。2018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640.4亿美元,出口额达4040.4亿美元,进口额26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规模14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球188个国家(地区)的外资企业在我省累计投资企业12.5万余家。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225家。“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拓展了开放新空间,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获批,为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一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竞争压力。1989年,广东首次在中国经济版图的

总量上超越江苏。2015年,在扣除苏州和深圳的数据后,江苏的经济总量已经反超广东,并在2016年继续扩大对广东的差距优势。未来第一经济大省地位的争夺依旧激烈。

二是长三角临沪地区的资源竞争。在长三角区域发展格局中,南翼的浙江积极主动与上海开展交流合作,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沪甬合作示范区等;北翼的江苏与上海对接速度相对较缓,面临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三是实体经济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没有国

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缺少标杆式的企业,比如像广东的华为腾讯,浙江的阿里巴巴。此外,有影响力的创新城市和比肩国际的企业研发平台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全省工业企业专利的70 %集中在传统产业,制造业增加值率只有21 .8 %;多数产业仍处于中低端,具有全产业链控制力、全球话语权的领军型企业不多。全省50%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专利产出,全国167个工学类一级重点学科中,江苏仅占17个,创新和产业结合不紧。

四是省域内部发展矛盾突出。江苏近年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结构偏重,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过江通道仍是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突出瓶颈,也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突出堵点,不仅制约了苏南苏中苏北的协调发展,还影响全国南北和区域之间的畅通。此外,苏南地区一体化程度较高,与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之间的梯度差异明显,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

近日,中央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一极”是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三区”是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高地”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1.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

《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通过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促进更深层次一体化,努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在全国发展版图上不断增添高质量发展板块。

2.明确“分区域”和“分领域”两条推进路径

从分区域看,《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以点带面、依次推进的原则和由小到大的范围,以新片区拓展功能、示范区先行探索、中心区率先复制、全域集成推进作为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更加有效地推进一体化发展。从分领域看,《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区域协同创新等已经具备条件的领域,明确提出加快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对营商环境创建、市场联动监管、公共服务等一定程度上具备条件的领域,重点是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逐步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对尚不具备条件的领域,强调融合、联动、协调,提出了一体化发展方向。

3.突出“示范区”和“新片区”两个重点区域引领带动作用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要牢牢把握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前提,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深化市场化改革,示范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建设要对标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强化开放型经济集聚功能,立足投资自由和贸易自由,加快实现资金自由、运输自由和人员从业自由,提升网络信息服务能力,创新税制安排,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

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规划纲要》的解读,试图从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高水平协同开放等方面,寻求江苏未来在积极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的突破口和关键举措。

1.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区域联动,以提升上海大都市服务功能为重点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江苏、浙江、安徽分工合作和差异化发展,加快中心区一体化发展带动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涉及江苏的内容有: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强长三角中心区与苏北、浙西南、皖北等地区的深层合作。

《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都市圈一体化进程,提升都市圈内同城化水平,加强上海大都市圈与南京、苏锡常、杭州、宁波、合肥都市圈协调联动。涉及江苏的内容有: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苏锡常都市圈建设。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促进都市圈联动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联通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乡村发展品质,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涉及江苏的内容有:加大苏北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适应上海超大城市特点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南京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支持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加强规划衔接。

《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发挥省际毗邻地区的天然区位优势,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共同推动跨界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探索建立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涉及江苏的内容有:推广上海临港、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管理模式,提升合作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继续推进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加快推进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等一批省际合作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建设长江、淮河、大运河上下游两岸景观,加强环太湖人文景观协同保护,强化跨界丘陵山地的开发管控和景观协调,加快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共同打造长三角绿色美丽大花园。

2.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创+产业”道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涉及江苏的内容有:协同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支持苏北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大健康、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及配套产业。充分发挥苏北粮食主产区综合优势,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3.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管理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涉及江苏的内容有:围绕打通沿海、沿江和省际通道,加快沪通铁路一期在建项目建设,推动北沿江高铁、沿江高铁武合宁通道、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通苏嘉甬、镇宣、宁宣黄、宁扬宁马等规划项目开工建设。提升省际公路通达能力。加快推进宁马、合宁、京沪等高速公路改扩建,提升主要城市之间的通行效率。规划建设常泰、龙潭、苏通第二、崇海等过江通道。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提升南京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加快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在共同抓好长江大保护的前提下,深化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苏州(太仓)港建设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发展近洋航线集装箱运输。加快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连云港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淮河出海通道,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推进浙苏、苏皖天然气管道联通。加快江苏如东L NG接收站扩建,江苏沿海输气管道、滨海L NG接收站及外输管道。支持L NG运输船舶在长江江苏段开展航运试点。加快建设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过江通道,实施南通—上海崇明500千伏联网工程。以长江为纽带,淮河、大运河等河流为骨干河道,太湖、洪泽湖、高邮湖、淀山湖等湖泊为关键节点,完善区域水利发展布局。

4.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涉及江苏的内容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加快长江生态廊道、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天然林保护,建设沿海、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太湖等江河湖岸防护林体系。强化长江、淮河、太湖等森林资源保护,实施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长江流域露天矿山和尾矿库复绿工程、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两淮矿区塌陷区治理工程。共同制定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方案,建立长江、淮河等干流跨省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协作。在太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流域开展污染赔偿机制试点。

5.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政策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涉及江苏的内容有:探索构建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实现资源均衡分布、合理分配。鼓励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推动高校联合发展,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打造昆山杜克大学等一批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等。

6.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规划纲要》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协同推进对外开放,深化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涉及江苏的内容有:加快南京、苏州、无锡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合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高地。依托南京等中心城市,高水平打造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加快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太仓等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依托重大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和对外投资聚集区,稳步推进建设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莫桑比克贝拉经贸合作区等一批境外园区,支持国内企业组团出海。办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第十九届亚运会等重大国际会议展会,开展系列重大国际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活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省实施方案,坚持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的基本原则,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六个一体化”的部署要求,奋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强劲活跃增长极、基本现代化引领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范区和改革开放新高地,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先锋,开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局面。(www.daowen.com)

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省委“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为引领,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打造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样板,形成协同开放发展新格局,开创普惠便利共享发展新局面,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全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版图上不断增添高质量发展板块。

全国强劲活跃增长极。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率,提升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竞争能力,增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持续提高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全国基本现代化引领区。对标国际先进区域,先行开展基本现代化探索,高标准建设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塑造江苏区域现代化的特色优势。着眼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力推动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全国基本现代化提供样板和示范。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范区。注重整体谋划,推进都市圈协调联动,提升北翼板块能级。深化跨区域合作,形成一体化发展市场体系,率先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为全国和长三角其他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长三角改革开放新高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决破除条条框框、思维定势束缚,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快各类改革试点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和系统集成,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开放,打造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

1.到2025年,江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格局性突破

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1)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城市群之间高效联动。省际毗邻地区和跨界区域一体化发展探索形成经验制度。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2)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长三角地区重要创新策源地。优势产业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迈向中高端。

(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轨道上的江苏基本建成,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基本形成,港口群联动协作成效显著。能源安全供应和互济互保能力明显提高,新一代信息设施率先布局成网,安全可控的水网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重要江河骨干堤防全面达标。

(4)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网络基本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有效运行,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5)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满足。

(6)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行政壁垒逐步消除,一体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基本建立,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2.到2035年,江苏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全国强劲活跃增长极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范区。

一是树立全球眼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立更宽广的世界眼光、更宏大的战略抱负,坚持世界标准,瞄准国际标杆,提升国际国内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和效率,把江苏加快培育成“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

二是提升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江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全过程。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江苏提供的新机遇和带来的新压力,把齐心协力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江苏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准确分析江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态势和面临困境。树牢区域意识,科学确立江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服从国家大局、正确把握上海龙头带动和联手浙皖的关系和战略决策,深化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

三是坚持一盘棋思想。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将江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摆到全国整体区域的发展大局中来考量,充分发挥好东部地区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优化发展的作用。推进省内一体化,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积极探索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发展新路子。各大功能区域板块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全省域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大生态系统,促进江苏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系统谋划各类要素整合。以交通网格为载体,汇聚人流、物流;以互联网络为载体,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加速要素流动,促进优化组合。

一是有效衔接好长三角顶层设计。组织全省各级部门认真解读《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纲领精神,通过宣讲活动逐级传达,做到深入人心。推进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对涉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文件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抓紧开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的推进落实工作,以“1+N”的形式积极配合国家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沪浙皖共同编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临沪地区要衔接好《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发展规划》,找准在上海大都市圈中的发展定位,在积极承接上海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中增强自身功能,在错位发展中实现与上海深度融合,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

二是推进都市圈协调联动。瞄准“一体化”和“高质量”两大目标,以主动对接龙头城市上海为大方向,加强都市圈间的合作互动,架构新时代江苏经济地理新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强化“南进北联”,向南推动与上海的协同发展,共建大上海都市圈,向北推动与连盐通的对接分工,更高水平实现我省东部沿海地区与苏南地区的跨江融合发展。高位规划建设沪苏通跨江融合试验区,打造上海大都市区北翼门户。发挥南通在江苏跨江融合、江海联动、陆海统筹战略中的枢纽作用以及在通泰盐都市圈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宁镇扬一体化来实现苏南苏中跨江融合发展,发挥南京对合肥都市圈的联动、传导作用,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加快徐州都市圈、淮安苏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与安徽北部地区间的联动发展。

三是提升北翼板块能级。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进程中,与南翼相比,包括江苏江北、沿海地区的长三角北翼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江苏要加快推进北翼地区快速崛起,坚持世界标准,瞄准国际标杆,培育“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加快推进连云港—盐城—南通沿海大通道建设,加强沿海城镇协同发展,发挥抱团集聚效应。北翼板块的各地市要紧密结合区位、土地、生态、港口等方面的优势,找准定位、特色发力,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推进跨江联动,积极吸引上海、苏南到北翼地区共建产业园区,打造、提升各类合作共建平台,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改变长三角地区“南强北弱”的发展格局。

一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起草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政策意见,引导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重点领域集聚。加快生产要素对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推动先进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全省打造1—2个具有地方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标杆。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作为试点示范,重点打造南京3 D打印先进制造业基地、无锡石墨烯先进制造业基地、常州工业机器人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苏州市吴中区的机器人与精密制造、南通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同时,加强传统产业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积极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和现代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主动强化与上海的产业协同,发挥江苏产业体系完整、实体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协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之重器”和大企业。瞄准上海和长三角其他地区急需发展的重点产业领域,如电子通信、互联网大数据、生物医疗、新材料等,加强研究谋划,进行整体部署,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地区形成合理分工、协作有序的发展格局。加快与浙江信息技术产业合作,推动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等跨省市合作园区建设。推动大数据、百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领域,搭建一批长三角区域产业联盟。

三是共建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巩固提升制造业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利用上海的科创资源和教育人才外溢机遇,瞄准国家急需的重大科技专项加强研究谋划,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聚焦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是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科学把握产业科技变革趋势,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立足我省实际条件,对有前途的前沿科技领域,要敢于超前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聚焦人工智能、高端芯片、智能制造等前沿产业领域,采取“项目+课题”的方式,组织实施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加大地方财政对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的投入,力争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拿出一批前瞻性、原创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发挥我省国家“双一流”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集聚的优势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创新系统集成等优势领域的产业基础,力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江苏。

二是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积极学习借鉴深圳“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模式,通过政府有形的手,撬动市场无形的手,把企业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生态链之间互动性和衔接性融合在一起。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一方面,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苏的集群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和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另一方面,深入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实现区域间创新要素协同发展。积极参与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并更加主动迎接其辐射,进一步打通与上海、浙江、安徽在创新要素流动上的藩篱,共建“上海—南京—合肥—杭州”长三角科学联盟,实现科创资源的协同创新。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南京江北新区为重点,串联起众多跨江合作产业园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开发区等高端创新平台,着力打造G 42新兴产业走廊、G 40绿色发展走廊,与G 60科创走廊形成有效呼应,与上海张江、合芜蚌、杭州、宁波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南京科教资源禀赋和在人力资源、营商环境、全球先进要素集聚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创新名城建设。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为契机,落实好《助推G 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共建协议》,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交流融合与高效配置,和沪浙皖国家科创中心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一是加快一体化快速交通体系建设。抢抓国家和长三角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大布局机遇,提升省际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有效对接和融入长三角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密畅通骨干线网,推进北沿江高铁(合肥至上海段)、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铁路、合新高铁、宁黄铁路等一批项目尽早落地实施。打通省际“断头路”和“瓶颈路”,协同推进跨域高速公路联网运营,取消长三角省际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构筑功能完善的过江通道系统,加快推进龙潭、苏通第二、崇海等项目建设。加快“三纵四横”高铁网建设,打造“两小时江苏”通勤圈,实现区域内各类要素流通无障碍。争取江苏境内更多高快速铁路项目列入国家专项重大规划项目,加快推进高铁、城际路线、跨江通道和省际铁路等区域快速通道建设力度,有效解决苏南有路无网、苏北无路无网的症结问题。进一步提升南京、徐州、无锡、连云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推进苏州、南通、淮安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与长三角毗邻地区实现跨省市城际铁路、公交、轨道交通线路有效衔接的协调,协同推进上海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

二是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加快省域港口一体化改革步伐,形成功能互补、良性竞争的港口“一盘棋”格局,提升江苏港口综合竞争力。做大做强北翼现代化港群,以南京港、苏州—南通港、连云港港为核心,整体对接、服务上海港,推进江海远洋集装箱组合港口建设,与上海港、安徽港群、宁波舟山港建立港口联盟,推动长三角港口群协同发展。推进宁镇扬江海河联运,做大做强以长江中转联运为特色的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苏通共建江海远洋集装箱组合港口,加快推进以江海联运为特色的通州湾长江口集装箱深水港建设,打造继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港之外的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提升连云港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力,以陆海联运为特色,打造区域性国际枢纽港。

三是建设现代化机场群。推动江苏各机场的合理分工定位、差异化经营,加快形成良性竞争、错位发展的格局,构建分工更明确、功能更齐全、合作更紧密、联通更顺畅、运行更高效的机场体系。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建设,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机场功能和国家重要区域性航空枢纽进行定位。进一步做大做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枢纽和苏南硕放区域性枢纽机场,加强苏州机场规划研究,与杭州、合肥等区域航空枢纽协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将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引入重点机场,完善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城际线路和集疏运设施,打造江苏“轨道上的机场群”。

四是构建跨域能源和信息体系。完善江苏沿海与上海、江南等地的电网、管道、L 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双方在能源、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发挥江苏沿海地区连云港核电、盐城与南通风电、如东L NG等新能源优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保障。加快融入长三角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推进社保、交通、医保和小额支付等便民服务信息平台与上海、杭州等城市对接。加快上海组合港“一体两翼”港航信息平台的对接与融合,共建信息全面、数据完整的长三角港航大数据平台。

一是协同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严守生态红线,牢牢把握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这个压倒性任务。一方面开展大规模“增绿”行动。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加快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和宁杭生态走廊等绿色生态廊道,构筑京杭运河、里下河、西部丘陵等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另一方面实施抢救性“复绿”计划。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抢救性保护长江、太湖等自然湿地。大力整治沿江、沿海、沿河岸线,统筹布局生产、生态、生活岸线空间,构筑更多自然景观和滨水绿带。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强化江苏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联动与协同,共同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以推进“263”专项行动为抓手,重点打好治水、治气、治土三大攻坚战,从严控制污染物入江、入河排放总量,保障长江、太湖、淀山湖等重要水域的生态安全。积极参与长江下游地区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协调长江下游生态跨区域监管,完善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机制。实行多管齐下,统筹区域生态共同体,共建生态协同战略区。以长江生态廊道建设为重要契机,进一步统一和完善与沿江其他城市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纠纷处理—应急联动的处置标准,制定流域统筹、区域统一的行业污染物排放绩效约束,严格行业资源环境准入,共享流域大气、水环境和污染源监测数据,污染治理联合执法等。

三是实现跨区域生态协同。积极对标上海生态环境的建设指标,重点围绕长江、太湖、洪泽湖、大运河等生态重点功能区,加快与上海协同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与浙江共建宁杭生态经济带,与安徽加强长江生态保护合作,协同打造江淮生态经济区和淮河生态经济带,构筑长三角绿色发展新空间。加快签署《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协议》,积极参与长江、太湖、西部丘陵、淀山湖、太浦河、吴淞江、入海口等跨界地区的生态协作。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在环太湖、沿海、长江口、环淀山湖、苏南丘陵等跨界地区,探索横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开展相关工作试点。对在区域环境保护中承担生态功能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予以合理的经济补偿。

一是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化。创新跨区域服务机制,畅通公共服务共享通道。开展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试点,促进异地养老。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制定统一的设施建设、人员配置、服务管理等软硬件标准,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让各种公共服务资源在自由流动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机会均等化。构建一体化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实现资源均衡分布、合理配置。加快推进江苏市民卡和上海、长三角周边城市在地铁、公交领域的互通使用。构建教育联合体,深化与上海、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教育、教学、教研合作交流,培育专门化的人才。通过网络化结成医疗集团联盟和医疗联合体,深度对接长三角地区名医名院,构建沪苏医疗机构协作机制。尝试联合长三角部分设区市在社保、医保、低保、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实现统一系统、统一标准、互认互刷,最大限度便利长三角市民的自由流动。

二是促进区域同城化发展。优化城市间分工与合作,壮大省内长三角城市与非长三角城市之间联系纽带,扩大同城化影响。南京重点发展与全球城市上海差异化的高端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省内其他城市(如苏州、无锡、扬州、徐州、盐城等)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及其加工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等,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和产业配套基地。充分发挥苏北与长三角城市文化相近、地理距离较短的优势,打通与长三角城市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贸易壁垒和协调机制障碍,努力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为重要的经济腹地和核心城市溢出效应的优先选择区。

三是共推市场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实现共同发展。与长三角兄弟省市紧密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助推区域市场一体化。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省市信息共享着手,着力联通江苏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平台、产权交易信息互换平台、市场监管信息互助平台,建设“线上”一体化的长三角。同时,与其他地区共同制定长三角区域内要素流通、监管等方面的规则,着力解决“线下”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建设“线下”一体化的长三角。加快出台统一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接口标准,共建“覆盖全区、全面汇聚”的长三角地区市场主体基础数据库。结合各地优势,成立各类专业化、跨区域的共享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体系和政务公开体系,推进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促进规则透明、竞争有序、资源共享。

一是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明确定位,准确把握实施一带一路对江苏的要求,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与沿线国家发展的互利共赢。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和海域使用政策、项目专项支持、口岸服务机制等方面加大对连云港的支持力度。高标准推进中哈物流合作等重点项目建设,高水平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一批标杆项目、标杆工程。加快连云港“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制定好交汇点发展规划,建成江苏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徐州建成重要节点城市,共建东陇海线经济带,连接中亚与欧洲等市场。

二是构建南北联动的开放格局。进一步发挥江苏通江达海、陆海统筹、开发开放的综合优势,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构筑绿色生态廊道、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苏南进一步提升开放广度和能级,特别是将对外开放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苏锡常一体化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在全国开放格局乃至世界开放体系中形成更多江苏“元素”、发出江苏“声音”。苏中苏北结合自身实际,解决好制约开放的突出短板,不断聚合开放元素,做好开放文章。南京持续推进创新名城建设工作,实施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计划。苏州努力种好开放创新的“试验田”,无锡把实施全面开放战略与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结合起来,推动开放型经济实现转型突破。南通坚定扛起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北大门”的重大责任,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面向太平洋的开放新门户。

三是抓好开放平台建设。以江苏自贸区建设为契机,主动承接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在集成运用自贸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争取建立与上海自贸区统一的对外开放平台,复制推广其改革创新成果,形成规模效应。以开发区共建为抓手,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推进上海、浙江、安徽开发区与江苏合作共建开发区工作,采用开发区间缔结友好园区模式、飞地自建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产业招商模式、“总部+生产”模式等多种共建模式,实现跨界合作。用足用好江苏发展大会、物联网博览会、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等现有平台,积极打造更多集聚高端要素、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开放平台。

一是共建协同管理机构。在中央层面区域协调管理委员会的牵头引导下,积极配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协调管理,做好与其他两省一市的协调工作。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和长三角兄弟省份联手构建协调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区域合作制度的融合。成立江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领导小组,研究审议区域内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全面做好江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时,省内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完善具有整体性、专业性和协调性的跨区域合作机制。通过最高领导定期磋商制度,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省市间、城市间、部门间和行业间四个层面的区域协调体系。积极开展相关合作事宜的研究工作,按照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原则,鼓励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进行跨界协商谈判,促进跨界合作和共享,推动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二是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把“不见面审批(服务)”作为重要抓手,努力使“不见面审批(服务)”成为全省普遍的制度安排。与沪浙皖共建统一的审批平台实现多地信息共享,通过联合审图、联合评估、区域评估等简化审批环节,最大程度提高审批效率。

三是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上海、浙江,携手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苏州在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统一规划管理、统一生态管控、统筹土地管理、统一投资管理、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复制推广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制度经验,争取在江苏先行落地。

课 题 号:19WT A 013

课题组组长:成长春

课题组成员:刘峻源 杨凤华 徐长乐 叶 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