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高起点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研究

江苏高起点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理论基础、动力机制、目标内涵和任务举措等方面系统研究区域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江苏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意义重大。

章寿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理论基础、动力机制、目标内涵和任务举措等方面系统研究区域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江苏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意义重大。

区域现代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全方位发展过程。因此,推动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也是错综复杂的。一般而言,推动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通常以“动力群”的形式呈现出来。与区域现代化发展相关的各种动力因素集聚在一起,并按照特定的作用方式和内部结构形成推动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巨大合力,共同影响整个区域现代化进程。

从我国和江苏的实际来看,制度创新、开放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区域竞争和人的现代化五大动力因素共同构成当前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群。为此,我们要在把握区域现代化各种动力因素的基本特征基础上,结合江苏实际,深入分析各动力因素与区域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及作用机制。

1.制度创新驱动区域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制度创新必然影响区域现代化的进程。首先,制度创新可以修正、变革既有社会格局中束缚生产力的部分,驱动整个社会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作为创新体系中最根本的内容,制度创新为新技术、新观念、新思维的产生提供至关重要的环境,并推动这些新的因素在经济生活发展中的应用,引导区域现代化的动力逐步转向内生,范围由局部扩展到整体。其次,制度创新可以通过构建激励机制引导区域现代化各行为主体的预期和行动。区域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传统与现代、计划和市场的观念和力量不断碰撞,不可避免会面临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也可能导致一些社会主体无所适从。只有通过制度创新,以明确的规范规则形成有利于推进区域现代化的激励机制,才能扭转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和失范,凝聚各方面力量,投入到区域现代化建设中去。再次,制度创新的过程也是现代化因素孕育成长的过程。制度创新是对既有制度的修正和重构,用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要素不断地替换不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要素,并逐步将这些新的要素整合成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从而驱动区域现代化不断发展。

2.制度创新是江苏现代化发展的显著特征

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江苏结合资源禀赋、区位优势,逐步探索出了带有江苏印记的制度创新之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封闭发展向开放发展、温饱不足向整体小康的转变过程。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依靠存量制度优势进行增量制度变革是江苏制度创新的显著过程特征。以经济制度创新为例,江苏依托较为厚重的乡镇集体经济国有经济的制度体系,在这个制度体系上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制,使得原来的乡镇集体经济陆续向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转换,这样就可以在不伤及原有经济发展组织基础上实现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界限的划定。同时,江苏加快对乡镇企业和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的步伐,从制度层面建立了激励效应释放的路径。此后,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也陆续确立,民营经济后发优势逐步显现,成为江苏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石。

江苏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于农民、于政府、于城市居民都是有益的,带动经济结构摆脱农业为主导构成形态,然后扩展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等层面,完成一次又一次产权关系和制度结构的创新,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互动并进的发展局面。这期间,江苏政府有效调动外部资源,通过社会协力合作弥补市场的不足,构建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组织、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特定关系。

江苏制度创新在路径方面实现了自下而上、上下联动、自上而下三个阶段的转换。在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地方特别是苏南地区农民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政府以其独有的创新敏锐和远见顺应了社会成员致富愿景,因势利导形成社会建设经验总结并在全省进行推广,制度创新路径呈现出“自下而上”的特征化事实。但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应该满足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这与基层民众的个体利益最大化产生冲突。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乡镇企业诱发的发展面临江苏内部发展空间的限制,依靠基层自主力量就无法推动发展空间的扩展。此时,政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自下而上的路径特征逐渐被上下联动的制度创新路径所替代。经过前两次制度创新,江苏发展模式逐渐完善和成型,但是,前两次成功的制度创新操作体系弊端逐渐显现。21世纪以来,社会事务的复杂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民众需求的多样性急需政府从顶层设计新的制度创新路径,于是政府决策规划职能被凸显出来,“自上而下”政府强制推进成为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3.制度创新与区域现代化具有内在统一性

制度创新本质上与区域现代化具有同一性,区域现代化本身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尽管制度在一个时期内具有稳定性,但从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路径依赖导致制度的僵化和惰性会引起制度效率低下、甚至失效。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度的持续创新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提供更具效率的经济组织、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各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放发展可以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推动区域现代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发展不仅体现了全球化竞争的理念,也体现了区域内部、区域之间的开放理念。开放发展能够吸收、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和先进要素为我所用,因而成为推动区域现代化的又一动力。

1.开放发展推动区域现代化的路径

一般而言,开放发展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推动区域现代化发展。

一是通过引进外资为本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引进外资对区域现代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外资的流入增加了区域资本的投入。而国际资本主要用于中间投入品、机器设备的进口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因此技术水平的提升伴随于外资的引进过程。另一方面,引进外资还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外汇支付手段,从而为本区域的进口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通过技术引进可以提升本地区的产业技术水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技术产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资本的持续性投入。因此,对于后发地区而言,引进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本地区技术进步的时间,节约推进技术进步的成本。与此同时,技术引进还可以通过技术外溢提升区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构建更完善的技术体系,从而有助于构建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此外,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可以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通过引进先进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区域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一般认为,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而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能够促进企业形成科学制衡的内部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降低决策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

2.开放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江苏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也证明,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牢牢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开放型经济指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前列。首先,截至2018年底,江苏省完成进出口总额43802.4亿元,约是1978年的1300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出口额6459.6亿元,占全国的13.9%;实际使用外资255.9亿美元,占全国的18.9%。其次,积极复制推广国家自贸试验区改革政策,开发区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步伐加快,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及绩效位居全国前列。国家高新区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58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6家。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极大地带动了我省经济增长,也推动我省形成了较为健全完备的经济体系,为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了基础。

3.开放是区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外因

总的来说,开放发展是区域现代化中重要的外在推动因素。当前,尽管有逆全球化的思潮出现,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普遍存在。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已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全球产业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区域现代化的开放动力,既来自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更来自国内市场的开放。开放发展既为区域现代化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能够有效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带动现代化因素跨区域的交流互动。通过开放发展,一个地区可以通过了解、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符合经济性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的理论和经验,推动微观市场主体管理科学性的提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推动企业经营科学化,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进而加速推进区域现代化进程。

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是区域现代化的内生驱动力。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过程都伴随着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先导,不仅深刻改造传统产业,而且不断开拓新的产业,并引领经济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技术进步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现代化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然而,从认识层面上来看,作为区域现代化的主导者,地方政府虽然已经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但科技创新并未完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内生性驱动力,更多地表现为先发国家和地区示范效应带动下的外源性竞争压力投资驱动、要素驱动仍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技术进步推动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内生机制

技术进步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内生性推动区域现代化发展:第一,技术进步可以为区域现代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它可以促进各种要素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技术与工艺的提升以及资源配置的优化改造传统产业,二是重大科技突破往往会孕育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新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生产方式,催生新的产业门类,引起生产体系中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使社会生产力产生巨大的飞跃。第二,技术进步有助于为区域现代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逐渐成为产业体系中的核心部门,技术和知识逐渐成为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企业必须通过创新竞争适应市场需求。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则为全球化协作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灵活高效的外部协作成为可能。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新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开发、空间利用等领域推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以群体性技术突破引领支撑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第三,技术进步可以推动区域现代化经济社会要素新变革。技术进步是科学技术不断向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渗透、应用和改造的过程,最终通过各种要素的现代化变革系统地推进区域现代化进程。

2.科技创新推动江苏释放巨大潜能

从“科技兴省”到建设创新型省份,让江苏释放出了巨大的发展潜能,科技创新成为推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公认“密钥”。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44项,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10个、国家大学生科技园15家、国家高新区18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还拥有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截至2017年底,江苏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共有122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80万人,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达100人,位居全国各省第一;江苏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从1978年的5584.5万元到2017年的2319.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7%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7863.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5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当前,江苏正全力聚焦前沿核心技术突破,对接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借助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平台,前瞻把握产业升级与研发孵化的实际需求,先行先试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增强对全产业链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自主可控的应有担当。智能电网、海工装备等核心技术占据国际前沿,蛟龙号、神威·太湖之光等重大成果影响全球,从瞄准前沿科技的量子保密移动通信,到“联接”工业企业的物联网平台,从紧盯关键零部件的飞机发动机叶片,到锚定核心材料的高温超导电缆等,一个个“单项冠军”也点燃了江苏全面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升级引擎。

3.科技进步是区域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技术进步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区域现代化的发展优势。如何发挥优势、用好优势是区域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从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看,一些区域依托本地区优势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现代化模式,比如(新)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广东模式等。但是,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区域性优势将会逐渐消失,或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区域现代化必须依托技术进步,充分发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等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区域竞争是我国推动区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表现形式。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区域竞争的本质是资源的竞争、政策的竞争、制度的竞争,最终表现为政绩的竞争,这种对资源和能力的博弈,体现了地方政府从低层次要素竞争(如劳动力、资金等)发展到高层次要素竞争(如人才、技术等)的渐进过程。

1.区域竞争是推动区域现代化的重要表现

首先,区域竞争主要表现为发展经济的竞争,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进程。地方政府虽然是中央政府的下级机关,在中央政府的授权下行使相关政府职能,但又是地方利益的代理人。在经济分权的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政治领域缺乏调节的空间,却在经济领域获得了较多的自主权,地方政府的经济动机成为一种客观现实的选择。另外,从财政角度看,地方政府的事权呈现“上下对口,职责同构”的特点,为不断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提升,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寻求地方财政收入的最大化,从而地方政府将增加GDP及税源作为工作的主要抓手成为最佳选择。此外,由于“晋升锦标赛”的考核标准主要是地方官员在任期内的经济绩效,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主要围绕经济绩效展开,从而将GDP等经济指标的排名作为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其次,区域竞争能够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区域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从我国区域发展实际来看,地方政府往往通过不断地改进公共服务来获取区域竞争优势。不仅如此,一个区域着力提升本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在区域竞争压力下,还能引起其他区域的效仿和追赶,从而提升其他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在经济动机和公共服务提升的基础上,区域竞争能够让资源要素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资源流动总是偏向于那些能够保障优越的投资环境、能够建立有效产权保护制度的私法制度、能建立严格约束政府权力的公法制度并能够提供优质政府服务的行政区域,从而使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改善,这为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制度壁垒提供了可能。

区域竞争能够增强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地方政府在竞争过程中,会不断修正原有的制度,使本地区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地方政府为了获取经济优势和潜在利益,有意愿进行制度创新。率先进行制度创新的地方政府可以使本辖区获得更多的资源,而这种“示范效应”又会迫使其他地方政府进行模仿、学习和借鉴,从而在提升本地区现代化水平的同时,还有助于带动其他区域的现代化进程。

2.区域竞争推动江苏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资源整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全球城市和区域竞合发展的大趋势。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先后提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板块、宁镇扬一体化、沿海开发、“1+3”重点功能区等区域发展思路和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二是注重国际与省际合作。充分利用中新合作平台,加快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全力推动部委层面的太仓中德合作创新示范区、中以常州创新园、中瑞(士)镇江生态园区、中奥(地利)苏通生态园和中意海安生态园建设再上新台阶。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模式输出,推进苏滁现代产业园区和对口支援的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项目建设;积极主动地对接上海的开发开放,支持盐城、南通等地与上海共建产业园区。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南北共建园区建设。全省现有45家南北共建园区,既有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推动模式,也有江苏国信等大型企业集团与苏北共建模式,为探索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融资和财政分配机制,完善干部人事、土地使用、资金补贴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经济实力一直呈“南快北慢”之势,且差距持续扩大,自2004年起扭转为“北快南慢”发展态势。2000年以来,三大区域人均GDP之比不断扩大,2005年达到峰值4.5∶1.7∶1,随后差距比不断缩小,2017年三大区域人均GDP之比缩小为2.2∶1.6∶1。

3.着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总的来说,区域竞合是推进经济发展和区域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带来改进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制度创新等正向效应。但是在经济和政治激励机制下,也带来区域产业同构、产能过剩、地方保护主义等负面效应。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分工的态势下,应该理性认识区域竞争和区域合作的关系,着力构建“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互利共赢。

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必然受到特定发展阶段、特定区域内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同时,人这一主体也作为区域现代化的参与者推动其发展进程。因此,区域现代化的最终成果体现为特定区域中人的基本素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转型。

1.人的现代化是区域现代化的根本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现代化不仅是“物”的现代化,同时也是人的现代化,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无论是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还是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只有通过“人”这一主体才能实现。对区域现代化进程而言,其发展模式与基本路径的实现,最终离不开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既是区域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区域现代化的主要手段。一般而言,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心理因素和人的社会因素两个方面。从人的心理因素角度来看,现代化的推进主体是人,而人的行为必然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任何作用于人的心理因素之上的各种行为和目标价值取向,都会通过个人最终作用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核心,不断提升人的思想和素养的现代化就像一条红线贯穿江苏教育现代化的始终。江苏是全国最早提出教育现代化的省份,并且“科教兴省”战略一经确立,江苏就着手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经过20年的持续推进,2015年江苏100个县(市、区)全部达到了国家标准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要求。2017年,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的综合得分为83.68分,实现省政府规划要求。

从人的社会因素角度来看,一个地区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包括该地区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文化氛围、资源禀赋,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冲突与竞争等)必然会对人的主体作用发挥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影响区域现代化进程。

2.江苏在推进人的现代化方面具有较好基础

从江苏的情况来看,2018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8096元,平均每月约为3175元。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7200元(同比增长8.2%),平均每月393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45元(同比增长8.8%),平均每月1737元。另外,2018年江苏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007元,比上年增长6.6%。在农民增收方面,江苏是全国农民收入水平最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1978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55元,1992年,达到1060.7元,实现从百元向千元的突破;2011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805元。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45元,是1978年的134.48倍。2018年江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26∶1,比2010年下降了0.26,农村居民收入连续10年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此外,江苏已经基本实现了体系上的覆盖,社会保障建设总体处于全国前列水平。2018年末全省城乡基本养老、城乡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538万人、7721.18万人、1671.3万人、1777.2万人和1694.4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89元。

3.积极推进“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

只有通过“人”这一现代化实施主体的现代化,实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促进“民富”水平稳步增长,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客体的现代化,进而推动区域现代化的顺利实现以及区域现代化的普惠性持续增强。一是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积极帮扶各类群体小微创业。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新经济领域培育就业新潜能,在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成长的过程中拓展就业空间。加快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基础信息库、用人单位基础信息库为基础的就业信息资源库。二是稳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建设。把准“适当降低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和“提高群众社保水平”的政策平衡点,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落实好医保惠民政策,逐步提高低保、残疾人补助、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标准。加快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三是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按照理论、科技、体育、文化、教育一体整合的总体思路,在县(市、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镇(街、园、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健康促进和体育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融媒体信息发布等一批服务平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1.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两个历史阶段

“小康”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百姓对宽裕、殷实、稳定、安宁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将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而到了1997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的情况下,党中央提出了“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宽裕”的历史任务。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此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首次使用“人均”指标,并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十七大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九大进一步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由此可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小康”是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基本现代化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更高更强的目标,是对全面小康的一次新提升和新跨越。

2.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以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小康”到“基本现代化”,进而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新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高起点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要以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为基础。

高水平全面小康为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奠定物质基础。高水平全面小康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以高标准指标体系为衡量标杆、以高品质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高覆盖的地区与人群为标志的全面小康。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强。经济发展是高水平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的基础。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地区富裕程度的核心指标。2018年,江苏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95.4亿元,经济总量超过澳大利亚;人均GDP为115168元,按照I MF核算方法为17381美元,相当于世界第47—48名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

二是创新引领能力强。创新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强化。2018年,江苏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超过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设定的2020年末标准3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6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45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3%,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发展的根本目标。2018年,江苏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8096元,城乡收入比为2.3∶1,67.5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增收脱贫,24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达标,低收入人口占比下降到1%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等指标,均已高标准提前达到标准。

四是文化发展水平高。文化发展为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建设奠定精神基石。当前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得到了较好实现,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也进一步发展。江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共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15个,公共图书馆115个,博物馆322个,美术馆31个,综合档案馆113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

五是民主法治程度高。民主法治建设是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的前提和保障。民主法治建设重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提升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意识、民主行动能力和治理技能。2018年,全省基层民主参选率为94.6%,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为12个,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为3.3人,在全国居于前列。

六是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文明既表现为发展方式的转型,又表现为民生福祉的增进,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整体性变革。江苏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环境质量改善显著。2018年,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中高速度增长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PM 2.5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断提高,太湖治理连续11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污水集中处理指数和生活垃圾处理指数均达到100%,单位GDP能耗(2010年不变价)降至0.38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用水量(2010年不变价)降至55.7立方米/万元,高标准达到了国家和省定全面小康相关指标的标准。

3.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是对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质的提升

与高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相比,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是对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的继续巩固和不断超越,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要在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更强的发展全面性、更优的发展协调性和均衡性。

基本现代化是衔接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中间阶段。在十九大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中,这一中间阶段共15年(2020年—2035年)。按照部署,到2035年时,中国现代化将实现以下六项目标和要求:(1)“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3)“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4)“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5)“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6)“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六大目标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体现了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

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要求更多地用现代化的标准来引导和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活动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在现代化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障,文化现代化是灵魂,社会现代化是条件,生态现代化是现实选择,人的现代化是根本目标。从理论角度来看,追求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目标。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要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通过经济领域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文化领域的繁荣化和多元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社会领域的公平化和均等化、环境领域的绿色化和生态化以及各个领域之间的互动,推进整个社会向现代化迈进。

由于基本现代化阶段性明显,相对于现代化内涵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基本现代化的内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根据十九大的部署和要求以及江苏发展实际,基本现代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和范围得到提高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趋于缓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在共建共享中获得感不断增强,“美丽江苏”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与此同时,全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1.以高质量创新促进增长效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高质量发展必然是高效率增长,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的收益。而创新是向高效率增长转型的核心要素。一方面,技术创新在创造、推广科技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完善各种生产要素,以及通过对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要素的作用,从而提高增长的效率。在社会发展层面,这种技术创新通过在社会中的渗透、繁衍、扩散引起社会各要素发生质的改变和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现代化方向演进。另一方面,制度创新通过对既有规则体系中存在的失范进行主动调整,对边界模糊的旧规则重新界定来引导市场主体的理性行为,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要素的作用,在经济增长中减少对要素投入的消耗,提升增长的效率。

创新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持,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动力。高度注重新旧动能转换,既要培育新动能,也要改造旧动能;既要注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方式的转换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一方面,要找准创新引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紧跟全球科技发展步伐,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江苏面临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若干自主可控的产业。另一方面,以产学研协同为重点,完善科技成果转移体系和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加速科教资源向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2.以高质量供给促进结构优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其核心在于促进有效供给的形成。所谓有效供给,是指能够适应新时期需求结构变化的供给,既要包括高质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供给,也要包括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和市场主体供给。要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现代产业体系,强调从供给侧出发,发挥科技、资金、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效益。第一,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以若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以及一批中小型“隐形冠军”企业为重点,形成高效协作的产业创新和生产网络;顺应制造服务化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第二,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约束机制,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稳步消除无效供给、低效供给,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3.以高质量开放促进合作共赢,加快一体化市场建设

高质量发展也是更高水平开放下的发展。在当前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面临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坚持以开放促合作的理念,加快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才能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增强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竞争和合作。在空间维度上,一方面要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将主要面向东部发达经济体、产品市场和核心技术“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向更均衡的开放战略转型。通过对外开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调整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构建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新格局,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实现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深度融合、国际合作的多元化均衡化发展。同时,扩大对内开放,以区域一体化为抓手,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以企业为主体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快产业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发展。在制度维度上,突破企业所有制限制,积极引入民营经济和社会资本,增强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同台竞争能力;推动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优化配置,让企业成为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

4.以高质量融合促进城乡均衡,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消除城乡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提高发展的均衡性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城乡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其根本目的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限制了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高效的流动,影响了城乡高质量发展。因此,城乡融合既不是城市等待乡村发展,也不是城市单向辐射乡村发展,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为城乡发展提供高质量要素的支撑。从作用机制上讲,城市的发展通过辐射与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支持。乡村振兴激活土地、农村劳动力等要素,也能为城市中的市场主体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为市民带来更高的生活品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整体谋划一二三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城市和农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推动城市和乡村在资源、要素、产业、空间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运用城市资源要素和产业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对标城市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充分发挥乡村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宜居空间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城乡之间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互补互通。围绕第一产业,加快农业的现代化改造,释放农村土地潜力,激发农业企业家和农村能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www.daowen.com)

5.以高品质生态保障持续发展,形成绿色发展能力

高品质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仍是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待解决的显著短板,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构建绿色生态体系,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创造绿色低碳的生态财富。自然生态系统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意味着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完备、结构合理、良性循环,资源总量和生态容量都达到较高水平,可以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坚持制度创新,通过制度提高污染成本倒逼市场主体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排放。坚持发挥指标引领、目标考核的作用,引导、激励企业主动作为,加快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调整,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推动产业链协同,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降低环境负荷,走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之路。注重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形成珍爱自然、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1.高标准目标具有引领作用

高标准目标是引领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高标准目标对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树立新发展理念。2020年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是建立在高水平实现全面小康基础之上的,既是对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的继承和巩固,也是对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的优化和提升,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将进入强调发展质量的时代,通过高标准目标来树立、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未来发展由速度和规模型增长转向质量和效益型发展、由总量型发展转向结构优化和财富公平分配型发展、由“GDP英雄论”转向法治的规则市场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是发挥导向作用。通过设立高标准的目标,可以科学地量化和细化基本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具有操作性的具体标准,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而引导社会主体的行为,将资源、要素和民心凝聚到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上来。

三是发挥评价功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内外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复杂性将持续存在,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发展方式的转型面临旧理念、旧方式惯性的掣肘,如何在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中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发展的质量意识,需要根据科学客观的高标准目标进行评价,以判断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发展的方式是否得当、发展的成果是否达到预期,从而客观把握自身发展状况和水平。

2.江苏应树立高标准目标具有历史必然性

从高水平全面小康到高起点基本现代化,是巩固和提升、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高水平全面小康是对“小康”“全面小康”内涵的丰富和提升,但从本质上看,“小康”“全面小康”着重关注社会成员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尽管高水平全面小康对“小康”的内涵有了拓展,延伸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但其核心仍是强调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基本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先期阶段,着重关注社会的转型,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其中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意味着一种新社会形态的开启。

中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异质性很强的国家,不同区域的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具有差异性。江苏是全国较早提出“全面小康”的省份,并制定了包括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18项共25个指标的目标体系,对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探索作用。江苏多年的全面小康、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为高起点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江苏以占全国1.1%的土地、0.9%的海域、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3%的生产总值、14.4%的进出口总额和9.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8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7.8%,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群众安全感达 97.6%,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现代职业教育、“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江苏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核心指标已提前实现,并且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并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江苏以“高水平”为鲜明导向,扎实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和水平,按照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的实践路径加快向现代化迈进。

1.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以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建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现代金融、生产性服务业有机协同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双向开放有深度、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和更可持续的竞争力。一是,建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二是,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起点,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价值链,率先发展新兴产业,构建自主领先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建成科技创新支撑实体经济的样板区,主动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责任,形成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的区域全面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四是,建成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先行区,以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为指引,超前谋划、系统部署、率先实施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为经济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五是,打造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开放型经济新空间,以开放促进创新、提升创新。

2.战略举措

(1)着眼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一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发挥高等院校集聚的优势,形成世界领先的基础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梳理区域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以破除发达国家“专利壁垒”“技术封锁”为着力点,对着眼“高精尖缺”和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予以重点支持。二是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发联盟、共性技术研发联盟、专利池、网络研发等形式促进多元合作,形成区域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同步创新管理技术、运营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全过程创新。三是培育全球布局的开放式创新链条。依托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加强对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整合利用和消化吸收;加快在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布局海外研发机构,就地利用海外创新资源,与本土形成全球研发网络。四是完善提升创新服务体系。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科技创业孵化育成链条为重点,以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整合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和第三方验证等服务,打造创新性省份。五是实现创新发展与人才强省战略的结合。一方面依托重点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各类领军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吸引顶尖专家、高端团队、创新型企业家、高层次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创客等6类人才在江苏落户。

(2)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围绕制造强省目标,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放在制造业上,着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重点产业集群部署创新链和服务链,着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发挥龙头企业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产业加快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生产智能化产品,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型。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能力,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顺应制造服务化趋势,提高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服务性要素在制造业中的投入比重,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撬动科技、资金、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围绕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品牌和标准化创建行动。以做好产品为根本,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支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使江苏制造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3)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要把“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的中央决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跳出自贸区、跳出江苏看自贸区建设,实现三大片区自我发展—辐射周边—支撑沿江沿海经济带—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功能的三级跃迁,把江苏打造为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一是,要在长三角一体化、沿江沿海发展的大格局下看自贸区建设,构建跨区域联动发展格局,以企业为主体,以跨区域产业集群为载体,推动产业联动发展。东西向密切与上海、安徽以及重庆自贸区、四川自贸区的合作,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南北向密切与沿海各省的合作,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腾飞的北翼。二是,要强化双向开放新优势,落实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以“一带一路”为重点优化产能布局,引导传统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与沿线国家在产品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管理经验输出等方面开展合作,率先推动服务业开放,率先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开放型经济从促增长转变为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要素,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发展质量提升。

(4)打造现代化政府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是江苏吸引企业集聚的最亮品牌,江苏要继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率先推进智慧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一要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以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增强紧迫性、勇于担当,把自贸区打造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室”,一举突破改革创新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发展活力。自贸区创新要有更广的眼光,通过定期召开观摩会由各地级市提出创新需求,将江苏经济发展中的难题拿到自贸区进行试验,借助自贸区平台实现创新、推动落地、破解难题。二要加快探索建立适应新旧动能有序转换的政策制度体系,在包容创新的审慎监管政策、符合新产业用工特点的就业及社保政策、对新兴经济领域突发情况的快速处理制度、完善产业风险预警和分析体系、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多主体长效联动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三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建立创新企业家精神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潜能和活力。四要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展开情景式体制机制创新,进行系统创新改革。

(5)以产兴农、以企兴农,深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

一是坚持以产兴农。在产业发展上要跳出农业看农业,一方面推进农业由机械时代迈向智能化时代,另一方面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长乡村振兴的产业链,发展有机农业、科技农业、工厂农业、休闲农业、田园旅游康养、自然教育、乡村运动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交易会展业等。二是坚持以企兴农。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乡村要素的市场化和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并且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的运作,实现土地增值、房屋租金增长、农民经营性收入增加、工资性收入增加,从而实现农民财富的生长。三是坚持农民的合作主体地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融合,要加强乡村创新创业主体培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围绕特色农业,培育一批生产技能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发展潜力大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城市科技、信息、资金等资源优势反哺农村,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培育力度。

1.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以“民主参与广泛、民主监督到位、行政合法合理、司法公正文明”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法治政府、法治市场、法治社会建设有机统一,推进省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开展民主监督,促进各机关依法全面履职,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群众民主法治意识大幅度提高,基层自治充满活力。一是,构建民主法治建设统一战线,培育民主法治文化,实现人民群众民主法治素养整体提升,形成广泛的法治共识和遵法守法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赋予基层群众自治权力、提升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增强民主行动能力和参与治理技能,优化拓宽民主参与渠道。三是,提高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各机关部门职能法定、权责清晰、执法严明、廉洁高效、守法诚信。四是,加强司法工作队伍建设,以法律为准绳,坚持正当程序,增进司法机关工作效能。

2.战略举措

(1)建设参政议政工作互联平台

江苏省应进一步优化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促进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全省群众密切联系,推进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近年,省、市、区为加强各级党组织、人民政府、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委员,以及代表、委员与选民群众的联系,出台了不同形式的接待工作制度,与群众面对面,收集民情民意。在此基础上,建议运用信息科技等手段,进一步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渠道,省人大、政协应及时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继续优化常规工作机制,保证代表、委员工作联系沟通便捷,拓展知情知政渠道。同时,应逐步建立代表工作痕迹保留制度,借助信息技术,依法公开,让代表工作随时接受选民监督。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民意互动工作,以建设虚拟平台为方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不断拓宽民主参与平台,应努力破除区域和领域的壁垒,使得各类民主参与平台互联互通。建立平台的同时,还应开展大数据搜集、分析工作,由专业机构主动分析社情民意,供给民主参与主体使用。

(2)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江苏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法治国家建设大课题中,保持中央的高度一致,各项工作又应做精做细做出特色,在与法治国家建设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可以在某些方面加大力度,为法治政府建设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因此,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是以“关键少数”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养成,因行政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行政首长的法治素养直接影响法治政府工作的推进程度、档位。二是全面梳理各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所依之“法”,各类实施性举措、政策不应与上位法相抵触,也不应对行政相对人提出超越上位法规定的要求。三是在确保行政行为合法的基础上,还应自觉激活各种内外监督机制,严格控权,追求行政行为的最大合理性。政府开展各项工作,不但要遵守法律制度,也要坚持公开公正的民主程序,注意协调各方社会主体的利益。

(3)加强司法现代化建设

司法机关应全面行使裁判权、法律监督权,实现保障公民权利和监督全省各机关、单位公共权力行使的作用。同时,司法机关应明确加强司法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司法能力,确保法律适用统一性,队伍建设的重心则是紧扣信息时代背景,提升司法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1.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坚持人民为中心,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确保党委领导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凸显,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多元化、法治化和系统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切实提升社会治理在处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增强社会活力方面的能力和效率,形成结构稳定、秩序良好的社会。一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制。二是,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打造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力。三是,把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贯穿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四是,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推动社会治理的系统化、精细化、网格化和智慧化。

2.战略举措

(1)坚持党建引领,实现社会治理的多元共治

一是,切实发挥党委领导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使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中链接体制内外和不同治理主体的新平台,对社会治理进行全局性、方向性、整体性把控,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力、引领力、组织力、凝聚力,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二是,强化社会治理中的政府责任。简政放权不是“甩包袱”,更不是削弱政府的强大自主性、资源动员与社会控制能力,而是通过发挥政府强有力的作用更加有力地推动做强做大社会,打造服务型政府。三是,推动各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一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首创精神,对社会赋权、增能,赋予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增加居民参与治理的资本、畅通参与渠道,引导基层群众通过依法理性有序地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实现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二要培育多元规范的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在党领导下健康发展,让更多规范、专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四是,厘清多元主体的权力边界,明确权责关系,在各主体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治理主体间的有机团结。

(2)标本兼治,深入推动社会治理专业化

一是,推进全要素网格化治理,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强化综合执法与网格化管理的融合互动,提高网格办事的规范化水平,并且在网格化基础上进行社会治理重点问题的热力图分析,为精细、精准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培育社会组织和专业人才。在资金、场地、项目、培训等方面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发掘和培育发展本土型、草根型社会组织,引入和打造枢纽型、品牌型社会组织。实施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岗位开发、人才激励保障、社工机构培育、领军人才选拔、督导人才培养。三是,推进大数据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在省级层面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平台和电子政务系统,在平台上可以集中完成信息查询、工作部署、指挥调度等业务;借助5 G技术的发展将政务网升级为多元主体协商协作平台,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化解矛盾。四是,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全力做好大排查大整治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健全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抓好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减灾防灾、金融风险等领域的安全责任落实。

(3)法治保障,深入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

一是,加快社会领域立法进程,尤其是规范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立法力度,及时把社会治理创新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和地方性法规,以法律为社会利益调节的最高权威。二是,认真分析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背后的体制性问题,把社会治理难题转化为司法执法问题,提高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三是,形成区域治理的非正式规则,包括平等、互相尊重、诚信的价值导向、习惯公约、行为规则等,通过非正式规则引导多元主体明确参与社会治理的恰当行为。

1.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坚持以文化人,坚持文化发展的高定位,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与根本归宿,从提升国民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实现文化向下扎根,道德向上攀登,推动“三强两高”文化强省建设向纵深发展,为江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一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丰富和强化政府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效供给。二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实现文化产业提质转型,进一步扩大文化消费,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文化发展成果。

2.战略举措

(1)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坚持以文化人,实现文化建设向“价值理性”的回归。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二是,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自觉接受正面熏陶,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创作。三是,宣传部门工作重心要下移,将视野转移到对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关注上,更加重视家庭环境、邻里感情等精神支持问题。四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服务模式,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运营社会化。五是,探索推广数字化传播方式,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施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和数字文化社区等项目,让更多群众零距离、无障碍地享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2)确保文化发展的公平正义

一是,准确把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收入居民的文化需求动态,实行差别化服务。二是,进一步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将各类文化扶持资金的投入向农村倾斜,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三是,发展包容型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对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增强文化的兼容创新能力。四是,全面提高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对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可达性。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特殊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开展文化关爱服务,促进文化供给有效覆盖不同群体与个体。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是,探讨“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新型产业模式,通过先进文化注入实现产业升级。二是,以市场提高文化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充分便利的选择和自由流动。三是,发展创新型文化,以创新为区域发展之魂,不断进行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在现代进步价值观念的创造和输出上保持领先,形成文化创新活力,确保文化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四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有效保护文化创新成果。五是,采取“一团一策”分类推进省属院团改革的深化,进一步厘清院团公益职责和市场功能,引领市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政府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财政投入保障,对集团实施差额补偿的扶持机制,新增创作生产经费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经费。

1.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促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使全省PM 2.5年均浓度明显降低,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水源质量明显提高,提高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促进土壤质量明显提高,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打造生态型产业体系,推行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二是,从绿色建筑、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和绿色消费四个方面出发,培养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三是,防治并重,针对环境质量的短板,对标找差,提高污染的预防和治理能力。

2.战略举措

(1)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从绿中要金,重点解决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等问题,依据绿色生产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可再生能源等有利于改善环境的绿色产业。二是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利用总量,提高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三是发展低碳技术,重点攻克资源替代技术、资源恢复技术、资源耗用减量化技术、碳捕获技术、无害化处理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等,支持相关产业构建起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2)构建绿色生活方式

在机关、家庭、学校、社区共同推进绿色生活方式,从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绿色消费四个方面落实推进。一是,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强制性节能建筑标准,健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机制。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势,推广使用能耗低的家居、家电产品。二是,鼓励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三是,将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理念贯彻到办公环境和办公过程中,减少一次性办公耗材用量,进一步推行“无纸化办公”、视频会议等电子政务。四是,把绿色和简约理念贯彻到消费全过程,践行适度消费理念,减少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五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

(3)用制度保护环境

一是,明确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的事权、财权及指标考核的责任主体,确保事权清晰、财权事权对称。二是,从招商引资、产业落户的源头上做好污染防治,加快环境统计、环境监测和绿色政绩考核三大体系的建设,加强生态资产离任责任审计,对严重损害环境生态的行为,实行领导干部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增强市场手段的运用,如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排放权交易、能源税、直接的政府资金援助,鼓励更多地使用绿色公共采购等。

(4)优化国土空间开发

一是,构建“资源集约、人地和谐、生态良好、永续利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发挥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的约束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生态补偿等配套制度。二是,采取紧凑开发模式,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进行混合用途的开发,以连续性代替土地细分,邻里社区最大可能地与周边相邻地块连接起来。三是,多渠道增加绿色空间,大力发展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把高楼变成空中花园,将高架桥和路桥变成“绿桥”。四是,注重保持自然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利用绿廊、绿楔、绿道等,将城市绿地、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郊野等纳入绿色网络,形成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绿化系统。

1.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把人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决定性、关键性因素,统领现代化各方面,以营造适宜居民生活、发展的理想家园为目标,以人民满意度为标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素质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一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提升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二是,涵育文明观念,实现人的素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三是,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主体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形成采取积极、理性、文明行动的社会氛围。

2.战略举措

(1)继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传统对效率和业绩的关注转移到对公共性、民主性和参与性的回应上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第一要务,持续改善公众生存状态、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平正义,为居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和创业环境。一是,多措并举推动居民收入加快提升,提高就业水平,通过新技能的获得使劳动力能够适应新形势进行职业转换,实现富民增收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与生产率提高同步。二是,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精准帮扶困难群众。三是,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四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给予每个个体以充分的尊重,照顾到不同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构筑更为包容的城乡发展体系。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伦理,实现思想素质提升

坚持以文化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一是,树立导向意识,以嵌入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伦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组织进行“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的评选和事迹巡讲,开展普法宣传、诚信教育,把法治思维、平等公正、互相尊重、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根植于每个居民的内心深处。三是,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贯彻教育优先的战略,从基础教育抓起,以全球视野对焦高等教育发展,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四是,挖掘吴韵汉风、崇文尊教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引领时代风气的新时代文化精神,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机遇推进送文化进乡村、以乡村土壤滋养文化,推动“三强两高”文化强省建设向纵深发展,实现文化向下扎根、道德向上攀升。

(3)线下线上联动,强化文明与文化载体建设

一是,线下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坚持功能整合、多元使用,使相关载体能同时满足有组织的文化活动和邻里自发的休闲娱乐活动等多样性需求。二是,线上借助融媒体中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文化服务云平台”,通过新的传播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宣传新思想。三是,提高文化服务供给效率,通过“群众点单、政府接单、志愿送单、群众评单”提供订单式、菜单式服务,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需求,确保文化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课 题 号:19WT A 011

课题组组长:章寿荣

课题组成员:王树华 顾丽敏 岳少华 孟 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