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向杰
生产性服务业隶属于现代服务业大范畴,是“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涵盖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专业金融服务、节能环保、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等重点领域。伴随产业分工细化和新技术加速应用,逐步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也是工业化后期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指那些被用作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部门,其发展与制造业等部门产生的中间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进制造业是指能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和将先进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并在产业、技术、管理上处于先进水平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发展是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江苏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议提出将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作为2019年全面落实好的九项重点任务之一。全球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江苏将推动“两业”融合发展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体系的重要支撑。2019年9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指出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江苏是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三产占比超过二产,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大而不强、生产性服务业中低端等特征较为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总体呈现低水平协同,制造业高端化过程中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软”“硬”产业高层次协调不够、融合不深。主要表现在:大而不强的制造业难以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大多属于加工组装,高端产品和技术较少,运输仓储、批发零售等低端服务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服务需求,研发设计、品牌经营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缺乏内生动力。基于此,本研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两业”有机融合。
新一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突破、融合和广泛应用,使产业边界日渐模糊,生产性服务业正加速向制造业生产前期的研发与设计,中期的管理与融资,后期的物流、销售、售后服务及信息反馈等渗透,制造业也在向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延伸,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融合趋势日益凸显,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出更多的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
1.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趋势明显
新时代制造业发展转型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制造业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中,通过增加具有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源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成为制造业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具体表现为:一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呈现服务化趋势。目前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生产性服务的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发生分化,高技术、低技术性制造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比重上升更快。这表明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技术、低技术行业更易于与生产性服务业进行融合发展。二是制造业企业经营呈现服务化趋势。工业产品获利能力分解研究表明:加工环节创造的增加值不断下降,而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营销、物流等环节创造的增加值持续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行业竞争,领先的跨国企业纷纷从以产品为中心向服务导向的转型。
2.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化、制造化趋势增强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趋势日益加强。主要体现在: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化。从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结果来看,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传统服务经济向知识密集型服务经济的转变日益明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制造化。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客户,一方面金融、物流等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断地以结构性嵌入的方式融入制造业的生产和组织中去;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强化对产业链的治理能力,业务范围逐步向制造业延伸,并不断提高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3.服务外包逐渐成为“两业”融合的主要方式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性服务供应商与制造业需求方之间的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障碍。服务外包越来越成为衔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纽带。一方面,出于节约成本、专注于核心业务和增强核心优势等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逐步将一些非生产性活动外包给专业服务供应商完成。目前,服务外包市场迅速扩大,模式和业务内容不断创新,高端和个性化特征较强的核心业务外包正在逐渐成为服务外包的新内容。另一方面,制造业的结构转型也使得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增加,这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拓展出更大的市场空间,为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
4.全产业链模式逐步演进为“两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间或产业内分工逐渐呈现网络化格局,专业化分工程度越来越高,传统价值链不断被分解、整合与重构,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复杂。具有异质性特征的生产服务环节的效率、获利能力对企业利润影响越来越大,价值链整合生产性服务业的趋势日益凸现。
1.“两业”融合指向明确
后工业化时期工业经济中服务投入大量增加,制造企业延伸发展与主营业务具有紧密联系的服务行业,或将专业服务外包并衍生出研发设计、物流等服务产业。同时,服务业在最终产品的提供过程中,中间投入实体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移动通信、互联网、金融等服务提供过程中无不依赖于大量的制造业“硬件”的投入。因此,在一个产业向另一个产业融合时往往存在一个主导产业,其为了本部门的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而与其他产业部门渗透、互补进而融合。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指引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方向,制造业也在引导服务部门的技术变革和服务产品创新,制造业服务化或服务业制造化过程有明确目标。
2.“两业”融合引发产业资源全球配置
“两业”融合是在世界制造业经历了深刻的全球性资源优化配置和战略性重组的背景下为应对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变革而产生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表明,大型跨国公司为适应其变化,突出主业和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要素,将一些生产活动或服务外包,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和国际产业的大转移,使得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分化与融合。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基于追求利润最大和持续发展,根据价值链各环节上的国别优势进行全球布局,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报废和回收等跨地区融合发展。
3.“两业”融合造成产业边界模糊
目前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占全部循环过程的75%,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不到25%;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增值部分不到产品价格的30%,70%以上的增值发生在服务领域。高价值环节从制造环节为主向服务环节为主转变。商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和利润增值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譬如,机械、电子设备等制造企业事实上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产品,而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包括信息系统、配套软件、操作程序以及维护服务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在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融合的过程中,伴随着产品功能的改变,提供产品的机构或公司组织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
4.“两业”融合产生新业态
产业融合产生的一系列企业合并、并购等活动,造就了新的市场结构和市场活动,建立和实现了产业、企业组织间的新联系,实现了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催生出许多新行业。如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等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形成的现代物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实现了效率的提高,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工业、农业、体育等相关产业密切相连,旅游、工业、农业、体育既是文化开发的载体和传播的平台,又是实现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这些产业中不断融入文化符号这一新元素,将有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的形态特征和市场需求,加速相关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价值链高端攀升,催生出文化旅游业等新业态,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1.美国:产学研合作引导“两业”融合化
美国注重科学技术引领工业发展,加速推动高科技成果商业化,形成“科技促进生产、生产带动科技”相互促进的循环融合模式,并采取具体政策举措加速了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为美国制造业提升创新活力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一是立法鼓励工业界与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1980年颁布《专利和商标修正案》(简称《拜杜法案》),将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由政府修改为项目完成部门,政府只保留成果的优先使用权。该项法案充分调动了私人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积极性,加速了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1982年的《小企业技术创新法》设立了小企业科技研究项目,政府每年拨款约25亿美元,为小企业(企业的总就业人数小于500人)提供资助以及税收减免,支持特定小企业进行科技研发。该法案的实施促进了众多小企业的创新研发和社会的创业活动,也加速了科研成果市场化进程。
二是分享科研成果机制。美国鼓励研究机构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最新研究成果的信息向企业和社会进行分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譬如,建立了国家信息服务中心(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N I C),利用其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平台将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向制造业企业进行推广,使其快速实现产业化。
2.日本:信息服务业与IT制造业联动发展
日本顺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提出“I T立国”,旨在通过信息服务业和I T制造业融合发展,让日本站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制高点上。由于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日本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生产层面上融合水平越来越高,信息服务和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一是加强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日本在明确I T立国发展战略后,颁布了《推动形成高度信息化社会基本法草案》,并于2001年提出要力争在5年之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 T国家之一。为此,日本先后推进“e-Japan”战略、“e-JapanⅡ”战略和“u-Japan”战略。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和颁布新的产业标准分类明确了信息服务业的定位,以便更好地规划利用和充分发展信息服务资源。
二是政府资助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了引导企业按照预定的信息化目标路径发展,并加快信息技术创新研发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日本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资助和贷款倾斜等政策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具体措施包括:“特别折旧制度”,即第一年可按购入新设备价格的25%—50%进行固定资产税减免,并逐年递减10%;“补助金制度”,主要由政府直接对具有科技创新性质的科研项目进行资金支持,支持对象包括政府和大学的研究机构、企业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贷款倾斜制度”,政府或政策性银行对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所用的资金进行低利率贷款。
德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制造过程实现自动化生产。进入21世纪以后,德国制造业生产方式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实现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德国自始至终以牢牢占据全球制造业发展高端为使命,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教育培育等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铸就了制造强国的国际形象。
一是加强产业前瞻性战略规划。2010年7月,德国政府发布《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报告,该报告汇集了德国联邦政府各部门的研究和创新举措,重点关注气候/能源、保健/营养、交通、安全和通信5个领域。2015年8月,德国发布《智能服务世界2025》,重点提出建立智能服务世界实施平台,即由商业驱动的、开放的数字化平台。该平台供企业进行创新开发及实验,应用于工厂、贸易、物流、能源及消费等智能服务应用领域,促成不同产业领域共同构建生态环境。这是德国完成智能制造战略布局后,聚焦智能制造后端——智能服务,积极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战略行动,是制造业创新的更高发展阶段。
二是大力投入研发为实现融合提供根本动力。德国政府通过采取多元化的资助方式,积极推动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2015年实现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提出的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3%目标之后,德国政府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到2025年达到3.5%的目标。2015年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发起了“工业4.0:从科研到企业落地”计划,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工业4.0”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问题。截至2016年底,该计划已经资助了12个由多家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的研究项目,联邦教育和研究部总共投入配套资金超过3000万欧元,每个项目出资比例都超过50%。企业是研发投入主体,据德国科学捐助者协会统计,2015年德国企业的研发支出达624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9.5%。此外,除了公共财政以及企业投入外,私人机构以及国外资助也是研发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德国和日本根据各自国情分别采取“研发为先”“制造引领”“制造与服务并进”的“两业”融合发展模式,并采取相应的政策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突出研发创新的核心地位。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机遇,着力推动以创新为纽带的“两业”融合。二是超前谋划。根据全球及国内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及时编制发展战略规划,超前谋划发展方向和重点。三是强化保障举措。立足于发挥主体作用,制定有针对性激励措施,如财税补贴、研发投入、科技资源共享等,激励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从事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江苏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内涵提升的关键时期,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江苏迈向制造强省、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必要路径,对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产业结构优化为“两业”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江苏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总产值从2014年的65088.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2595.4亿元,年均增速为7.78%。近年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从2014年的5.6∶47.7∶46.7调整为2018年的4.5∶44.5∶51,整体上达到工业化后期的水平。2014—2018年间,三次产业的平均增速分别为2.16%、7.34%、8.78%。其中第三产业平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第二产业增速略低于经济增速,第二、三产业的“并肩齐驱”发展为“两业”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12014—2018年江苏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及增速
2.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形成了对“两业”融合的有力支撑
2018年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其中生产性服务占服务业比重达八成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中商务服务业、道路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4个行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其中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达2691.2亿元,同比增长8%。传统服务业领域中,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15.7%,比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8.9%,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领域中,科技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超过三分之一。2018年,全省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技术含量高、业态领域新的服务行业均呈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14.5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居各行业第一,对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5.9%。
3.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为“两业”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江苏省进一步聚焦重点产行业,加快推动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布局和建设。从全国来看,江苏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软件、新能源、海工装备等产业规模居于全国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节能环保产业占全国比重达25%,光伏产业占全国比重近50%,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30%。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 D打印等智能制造逐步实现产业化。机械、石化、纺织行业主体装备4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5%的骨干企业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产业集聚方面,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3.8%,比2012年提升6.3个百分点。其中智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规模均超万亿元,航空航天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7.8%、12.5%和12.3%。区域集聚方面,18个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集聚了60%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态势显著。企业竞争力方面,2018年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近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升到60.6%,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4.9%。
1.“两业”融合态势良好
江苏省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建成 728个智能车间,试点创建14家智能工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达到10126.2亿元,占出口总额比重达38%,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8.4%。全国超过1/5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从投入产出系数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逐步增强,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较大,“两业”之间正呈现出协同互动的良好格局。
2.“两业”融合模式创新涌现
江苏省已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融合型企业。据《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8)》数据显示,江苏两化融合指数为58.8,位列全国第三。“传统制造+服务投入+服务产品”的“两业融合”成效初显。截至2018年,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累积达239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累积3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累积5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3家。双良集团节能综合解决方案、徐工集团“徐工工业云”服务平台、南京我乐家居的“互联网+”定制化家居设计制造集成平台、远景能源(江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苏州富强科技的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江苏亨通光电的全价值链服务等“两业”融合模式,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表2 江苏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一览
“两业”融合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江苏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主动作为,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有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省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双百工程实施方案》《江苏省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性和指导性政策文件,迄今为止已培育形成76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以及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104家,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90家。先进制造业领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目前,13个先进制造集群中,7个集群正处于市场成熟期,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6个尚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增长空间大。“两业”融合领域,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制造强省建设为目标,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按“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
1.“两业”融合广度不够
从全国来看,包括江苏在内,制造业更倾向于在内部组建生产性服务部门。截至2018年,江苏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累积达239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累积3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累积5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比例不足1%。典型企业“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但数量有限。对于以供需为纽带、将对方作为投入成本考虑的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由于企业产权界定、经营权归属、收益分配、风险分担、信任度等因素制约,“两业”体外融合范围相对较窄。亟待破除“两业”融合的藩篱,形成“两业”之间长期的合作联盟,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2.“两业”融合深度不足
江苏制造业近三年增速均在7.5%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27.7%增加至2018年的超40%,接近制造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为“两业”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总体上“两业”融合发展较为“粗浅”。据调查,近三年54.1%的制造企业服务投入占比低于10%,6.8%左右的制造企业服务投入占比在10%—15%之间,超过30.6%的制造企业服务投入占比不足5%。与德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服务投入占比达30%以上相比,具有明显差距。强烈的反差表明,研发设计、咨询、金融服务、物流等处于制造业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现代服务业,仍未真正融入制造业产业链条中,推动制造业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
3.“两业”融合协同度不力
“两业”融合不仅是市场自主选择行为,更需要政府前瞻性引导,推动协同发展。日本顺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信息服务业和I T制造业融合发展,让日本站在全球科学技术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制高点上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近年来,江苏虽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但缺乏一条推动“两业”融合的主线,政策举措基本上是分别施策,近期出台了政策文件支持“两业”融合发展,但主要针对示范点,缺乏面上统筹推进的战略规划和方向,以及保障规划有效落实的资金、税收、人才、数据等方面的配套措施。此外,受行业管理体制的制约,不同行业及同一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分属不同部门管辖,使产业融合发展在管理和政策层面变得难以协调和协同。
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需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需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有机融合发展。
聚焦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高端纺织、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提升两化融合、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显著提高质量效益、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等为重点,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一批开放式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双创”平台,培育一批世界级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跨国企业集团,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产业集群,率先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
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生态链为方向,以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整体素质和推动制造业关键领域和高端环节发展为突破点,聚焦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和标准化等领域,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和互联网平台经济“百千万工程”重点企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功能、集聚效应和能级水平。
按照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以制造强省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通过鼓励创新、加强合作、以点带面,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推动“两业”融合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全省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1.实施制造智能化改造
实施集群骨干企业智能化改造计划。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数控技术改造基础制造装备,提升现有装备的加工效率、生产精度和控制水平。支持企业大规模运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深入开展智能示范车间、智能工厂创建。大力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实现数据跨系统采集、传输、分析、应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2.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集群龙头企业与知名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若干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应用载体。加快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大力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服务、设备管理等业务系统云化改造和向云端迁移;实施“互联网+小微企业”行动,支持中小微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低成本快速形成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能力。(www.daowen.com)
3.发展共享生产平台
探索搭建共享生产平台。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共享经济开放资源和产能,打造协同生产平台,形成共享制造协同发展生态体系。加快平台创新应用。支持平台企业围绕制造资源的在线发布、订单匹配、生产管理、支付保障、信用评价等,探索融合行业特点的创新服务。推动平台企业深度整合多样化制造资源。支持企业试点应用,发展“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模式,形成示范推广。
4.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
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向总集成转型,支持设计、制造、施工等领域骨干企业整合资源、延伸链条,发展咨询设计、制造采购、施工安装、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一揽子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5.优化供应链管理
发挥供应链各个节点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信息、物料、资金、产品等配置流通效率,推动设计、采购、制造、销售、消费信息交互和流程再造,形成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高效协同、弹性安全、绿色可持续的智慧供应链网络。
6.推广柔性化定制
强化信息技术给设备、产品、人、流程“赋能”的过程,实施资产的通用性对资产专用性替代。通过体验互动、在线设计等方式,增强定制设计能力,加强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管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定制和按需灵活生产。
“两业”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实践中,基于市场选择和企业自身发展,形成大量可供借鉴的鲜活案例,可为在全省层面上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智能化技术+制造
中天科技集团是我国光电线缆领域的龙头企业,2018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6位,拥有60多家子公司。中天科技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硕果累累,累计入围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个,入围工信部智能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2个,拥有7家省级智能示范车间。
中天科技加大智能化设备应用和联网,建立一个集实时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全方位的监控和派工、大数据分析为一体的智能化生产控制中心,积极推进立体仓库及物流自动化。建设立体仓库,应用分拣机器人,采用集中供给方式输送原材料,对原料进行集中管理和密闭输送,实现了仓储管理与生产工序相结合、智能生产与智能物流无缝衔接。建立智能车间环境监控系统位于光纤智能生产综合平台之上,可与平台数据实时交互,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设备监控系统和产品质量检测管理系统协同工作。
中天科技集团通过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减少人为操作失误,节约用工达30%。中天光纤拉丝智能车间单位能耗下降8%,年管理费用降低0.9%,能源利用率提高15%。中天光纤拉丝智能车间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整个过程都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同时设置了质量控制点,产品不良率降低26%。中天储能智能车间产能提高了10倍,成品率提高了5%。
2.工业互联网+制造
大生集团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棉纺织企业,在2017年棉纺织行业竞争力百强中位居第26位。大生集团“数字化纺纱车间”入围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大生集团将经纬E集成到大数据平台,构建完善物联网智能信息采集系统,打破多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数据、工序之间的信息孤岛,通过E R P系统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基础,形成闭环式大数据管理,实现实时监视、生产调度、订单管理、设备管理、远程控制、能源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预警预测、报表管理等功能。建设车间环境智能监控系统,采用变频调速、传感器检测、计算机技术实现纺纱生产空调风量、喷淋量、混风比例等自动控制。推行生态设计,全面推进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建设了成熟的自动导引小车、堆垛机器人、自动打包机的物流包装系统,实现了粗纱、细纱、络筒等工序间的自动配送。大生集团引进智能运送小车系统,实现人工智能控制并条机、粗纱机之间满筒、空筒运输。
大生集团实现了从原料到成件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装备数控化率大于90%,生产效率提升了10%左右,车间综合能源下降达15%以上,光伏发电设备每年可发电150万kWh,车间雨水收集系统每年可节约自来水2.2万吨,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用工少、效能高的目标。远程实时监控大幅提高各环节的协同能力和响应能力,实现管理可视、过程可控和绩效可考。
3.专业技术服务+总集成总承包
双良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2年,经过30余年的专注与创新,从中央空调制造业发展成为集节能装备、化工新材料、酒店服务、金融地产、生物医药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名列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双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调诞生之地,拥有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溴化锂中央空调制造基地,同时拥有空冷器装置、海水淡化装置及换热器装置等大型节能节水设备制造基地、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环保锅炉生产基地。
双良集团节能系统板块致力于为航天、电力、核能、石油、冶金、化工、纺织等工业领域以及酒店、商场、写字楼、交通设施等民用领域量身定做集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与经济效益为一体的中央空调系统解决方案。双良以余热利用节能系统为平台,整合双良各种高效节能设备,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特定资源条件,量身定制包括热平衡系统诊断、节能系统整合、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在内的整套余热利用综合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服务。
双良集团近100家分公司及办事处遍布国内外,500余名专职销售及售后服务工程师,全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保姆式一体化服务支撑。从最初的“先解决问题,后分清责任”“设备所有权属于用户、质量权属于双良”“宁可经济受损失,也不让企业信誉受损失”等服务承诺,到“追求零故障、追求零投诉”“一站式、系统级服务”“专家+管家式服务”等服务理念,双良将服务文化深植于企业文化、组织流程和员工思维模式之中,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4.供应链金融+制造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徐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2008年9月通过商务部和税务总局审批成为融资租赁内资试点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工程机械用户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方便的融资租赁解决方案。公司经营业务涵盖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挖掘机械、筑路及养护机械、路面及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及非开挖机械、铁路建设装备、高空消防设备、重卡及特种专用车辆等一系列徐工产品。
目前,在线供应链金融已成为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联手拓展发展空间、培育产业生态、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徐工租赁公司以徐工集团主机制造企业及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最终用户为服务对象,以信息化为技术支撑,以融资租赁业务解决方案为主要方向,为供应链上下游用户配套提供在线供应链金融、资产运作、经营租赁等综合服务,成功建立了适合工程机械行业特点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截至2013年底,徐工租赁公司已累计为超过45000名直接用户、300多家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服务,累计销售各类主机48000台,累计业务规模超400亿元,为工程机械行业与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徐工租赁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手段已经贯穿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全流程,覆盖了前台登记、资信评审、方案审批、设备起租、资金投放、租金核销、贷后催收、租金变更、合同结束等所有业务板块。同时,徐工租赁公司还开发了徐工租赁用户交流平台,平台涵盖工程咨询、租赁信息、二手交易等相关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效实用的租赁信息交流平台,为设备闲置的用户提供租赁的商机,从还款来源上降低逾期的产生。
1.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为先进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筑牢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信息技术硬软件基础。鼓励科技企业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科技研发、技术储备和场景应用,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装备与系统、5 G网络及应用、生物识别等领域的相关支撑。二是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与消费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鼓励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以及高端传感器等先进信息技术,引导客户主动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并采用柔性制造方式,生产并推广更符合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特定消费人群需求的个性化定制产品。三是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等强强联合,建设一批覆盖面广、关联性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行业内企业核心业务和关键设备上云上平台,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四是挖掘大数据的制造价值。鼓励企业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为生产制造提供精准化服务,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价值空间。
2.推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快推动现代物流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企业的融合,是推进先进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提质的重要环节。一是构建嵌入式物流。以“入场物流”模式服务于制造业集群,鼓励快递企业创新服务产品和配送体系,建设产业链完备、服务平台完善的现代化产业集群。二是强化物流个性化服务。以“仓储+配送+增值服务”一体化模式服务于定制化生产,鼓励快递企业提供仓储、配送、限时寄递、仓储优化、订单管理等增值服务,满足制造业企业对仓配一体化服务外包的需求。三是深度衔接制造与消费“最后一公里”。以“订单末端”配送模式服务于制造业销售环节,支持快递企业为制造业企业在产品销售环节提供部分管理服务。四是引导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实施国际化同行战略。利用物流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支持制造业企业打造区域化和全球化生产链,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资源配置和价值链整合。
3.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
瞄准转型升级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推动研发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互促共进。一是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供需对接。发挥市场化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嵌入式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服务。二是建立工业设计公共平台。鼓励企业围绕工程机械、高端纺织、新型医疗器械、汽车及零部件、海工和新技术船舶等领域,加快建立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的工业设计中心,在技术转化、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设计等环节提高设计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三是完善研发设计公共服务体系。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目标,搭建技术支撑、融资租赁、产品交易、人才汇聚等配套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和中介服务体系,推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4.加强绿色服务和制造业融合
将先进绿色技术融入制造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在这方面拥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一是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二是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三是推进新能源生产服务与设备制造协同发展。加强工业设备、智能家电等用电大数据分析,优化设计,降低能耗。四是建设绿色载体。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
5.提高金融服务与制造业融合水平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产品和服务,有效防范风险,规范产融结合。一是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二是鼓励发展装备融资租赁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制造业企业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先进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设备等高端装备重点领域扩大市场应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规模生产时代过渡到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时代,国际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产生比较大的调整,制造业的“服务密集度”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生产性服务作为一种高级要素投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两者之间的产业边界变得模糊,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江苏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面临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水平和程度不高等问题,亟待从点、线、面等层面协同发力,保持和重塑现有产业竞争优势,努力创造能够把握和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
“两业”融合发展是适应新技术、新能动、新趋势的一种产业发展方式,既是企业追求自身价值的自发选择,也是政府推动产业转型的主动行为。借鉴浙江、广东等的试点示范的经验,江苏需进一步完善试点工作。
1.聚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群点”
立足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实行“产业集群融合发展试点”,以发展成熟度较高的产业为重点,横向整合制造企业设计、采购、配送、检测、营销、后服务等共性服务需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纵向协同,率先打造1—2个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融合”型先进制造业集群,全方位提升集群核心竞争力。
2.聚焦具有引领作用的“样本点”
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功能,启动“龙头企业融合发展试点”,支持大型制造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拓展研发设计、维护管理、仓储物流、融资租赁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推动制造企业向“核心产品+增值服务”转型;支持大型服务企业利用信息、渠道和平台等优势,向制造环节延伸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服务产品化”,推动创新资源和生产能力等与市场需求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协同。
3.宣传和推广可复制的“示范点”
依托相关研究机构成立“两业融合研究基地”,在调研的基础上,按行业、模式等维度总结省内外“两业”融合典型企业的经验,形成并发布“两业融合发展白皮书”。同时,省级相关部门结合研究成果,采用“结对子”的方式推广部分可复制的模式,以“先进”带动“后进”,逐步提升我省产行业整体竞争力。
“两业”企业围绕产业链形成各自的价值点分布,价值点实现往往以对方为支撑和保障的,且以向对方延伸、融合为主要实现形式,由此形成了以“两业”产业链价值点的融合。为此,需要在强链补链的基础上,深化两类产业链的纵向融合。
1.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以价值链整体提升为重点的串联
坚持市场需求的基本要求,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和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为导向,在继续完善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的基础上,围绕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五提升行动”,改善和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的同时,适应或超前对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2.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以解决市场难点、痛点和盲点为前提的并联
在生产性服务业向外部化、专业化、社会化演进过程中,针对服务要素资源的分散化、碎片化等现象,加快整合研发设计、信息、金融、人力资源培训、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一批跨行业、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智能化服务供应商、技术服务运营商和整体方案解决商,打造能够解决综合复杂性问题的“服务综合体”。
3.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以实现“1+1>2”的并联
围绕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下一代显示、先进材料、量子通信、基因工程等技术及产业,分类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系统集成、高端工业软件、生产工艺设计类服务业,汽车制造和大数据、汽车租赁等后市场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功能是弥补市场缺陷和引导产业发展。“两业”融合发展中谁与谁融,怎么融,应交由市场决定。政府需要制定产业规划和政策、优化体制机制、搭建平台引导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一个有利于市场主体竞争和要素资源流动的空间。
1.明确智能化融合发展定位
借鉴日本在2001年确立信息服务业作为与制造业融合的产业定位,结合江苏实际和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借助“十四五”总体规划和服务业等专项规划,加快形成“工业互联网+制造”的方向,制定新型融合发展路线图,更进一步明确融合发展的重点和任务。
2.强化“两业”融合的关键要素体制机制保障
针对“两业”融合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等制约因素,释放数据、专利、资本、信用等要素的潜能和现实生产能力,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信用等制度基础上,加大对违法违规失信的执法力度。同时完善对互联网、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创新成果的保护,在国家法律框架范围内,及时出台地方性法规,构建鼓励融合与创新的制度性保障。
3.聚焦政策资源支持“两业”融合中的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
继续落实支持产业创新创业发展的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的同时,根据《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精神,集中省级相关部门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按10%的比例,以合同科研的形式重点资助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两业”融合的重大产学研合作研究、重大平台载体建设及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等,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实现一批重大技术产业化、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高品质服务型企业和“两业”企业。
4.搭建有利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协同创新发展平台
依托全省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建立制造企业、服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政产学研”创新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鼓励进行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专利技术转让、校企合作等服务,推进“两业”融合创新成果转化;建立“两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对制造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产业升级、业务需求、人力资源等方面信息进行整合、归类及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制造业对服务业需求信息,推动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
课 题 号:19WT A 005
课题组组长:魏向杰
课题组成员:朱帮助 张三峰 张武林 周莉雅张 睿 晁先锋 戴一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