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国际贸易,发现技术差异及技术变化也可视为国际贸易的一种来源,这也是静态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一)技术差距模型
技术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 Gap Model)是196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Posner)提出的;波斯纳在这一模型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后才逐步消失。而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取的垄断利润的消失而促使其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
技术差距模型证明了:即使在禀赋和偏好均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产生贸易。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但该模型只说明了技术差距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并未解释其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同时它也不能确定技术差距的大小,因而该理论模型还需进一步发展。
(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www.daowen.com)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Product Cycle Model)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它是对技术差距模型的扩展和一般化。弗农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标准化、产出减少甚至完全停止,后两个阶段又称衰退期。图8-1的四条曲线分别代表了产品创新国和模仿国的生产与消费情况(具体见图8-1中标识),五个时间区间表示产品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
图8-1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对波斯纳的技术差距模型所做的拓展表现为:一是解释了技术差距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是其在研发(R&D)支出和人力资本存量等方面比较优势的反映;二是指出了技术的动态变化导致比较优势本身的变化,在这个模型中,比较优势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差距的消失,逐渐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在现代技术创新日益重要的经济中,贸易是建立在随时间推移各国要素相对丰裕度的变化基础上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和前面所述的技术差距模型是在技术动态变化的背景下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所作的扩展,传统理论解释的是静态比较优势,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则解释了动态的比较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