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相关研究历史阶段的梳理与分析

相关研究历史阶段的梳理与分析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大致将国内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的研究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2.2.1.2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区域经济空间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

相关研究历史阶段的梳理与分析

国内对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研究方法、研究体系逐渐趋于成熟。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大致将国内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的研究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

2.2.1.1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主要秉承前苏联的计划思想,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具体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战略、经济(生产)地域综合体和经济区划等三个方面展开。一部分学者提出平衡发展战略,并通过将一些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布局在内地使得战略付诸实施,用以改善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狭窄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极度不平衡状况(周起业等,1989)。一部分学者通过对经济(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研究将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资源、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李小建,1999)。还有一部分学者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将全国领土进行战略性的经济区划,依据各地区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勾勒出各经济区产业结构和全国的专门化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生产力总体布局框架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李旭旦,1984)。1962年依据国情全国被划分成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等六大经济协作区(赵济等,1999),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区域经济条块分割严重,各大区都追求区内经济系统的综合与完整,阻碍了经济区划关于地域分工协作的原则。同时期,也有一些学者介绍西方的古典区位论(曾菊新,1996),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但是鉴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比较少。

2.2.1.2 改革开放后(www.daowen.com)

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区域经济空间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一部分学者继承上一时期经济区划的研究思路,相继提出“三分法”综合经济区、“五分法”综合经济区、“六分法”综合经济区、“七分法”综合经济区、“十分法”综合经济区等经济区划方案(赵济等,1999),其中在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方案是三大经济带和七大经济区。

另有一部分学者借鉴西方的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生长轴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核心思想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陆大道(1988,2001)在深入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点-轴”理论,成为国内系统研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第一人。陆玉麒(2002)以流域经济区为背景提出了双核结构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形成机理和应用范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近年来,随着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地用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中,逐渐建立并完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体系(靳诚等,2009;曹芳东等,2011;张春梅等,2012)。

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实证角度对区域经济空间问题进行研究。陆大道(1995)对京津唐地区经济空间布局与空间经济结构调整进行研究,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2000)在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等四大经济密集区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经济空间集聚与扩散的机理。张景秋和杨吾扬等(2002)从外资流动、政府行为、经济空间集聚与扩散等方面对我国临海地带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机制进行研究,甄峰和顾朝林(2000)、陆玉麒(2000)、欧向军和顾朝林(2004)等学者分别对广东省、江苏省等沿海省域经济空间结构现状、演变过程、演变机制及空间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陈修颖(2003)、樊新生(2005)等学者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利用已有的理论,探讨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与重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