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较为成熟。通过对国外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大致将国外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的研究划分为萌芽起步、初步发展、逐步形成、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等四个阶段。
2.1.1.1 萌芽起步阶段
从理论的渊源分析,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前期的地域分工理论研究。地域分工理论主要是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即各个区域在按照比较利益原则选择和发展各自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产生不同的地域分工。地域分工理论主要包括绝对成本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每个国家(地区)若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则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交换则可以使相关国家(地区)都可以从中获利(李小建,1999)。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最早成为指导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但是它很难解释一个国家(地区)虽然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在各个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但仍然参与地域分工并从中获利的现象。1817年,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各个国家(地区)应该依据相对优势原则生产本国本地区最有利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交换也可以使相关国家(地区)都从中获利(刘再兴等,1996)。自此以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成为众多国家(地区)开展地域分工和贸易的重要理论。
这个时期研究的重点是各个国家(地区)根据各自的优势条件发展经济生产以便能够使自己在国家(地区)间相互产品交换中获得一定利益,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但是对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后期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2.1.1.2 初步发展阶段
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经济活动空间极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商业、城市的区位选择及空间内组合方面,这就是区位论研究阶段。1826年,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ünen)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采用运输成本的方法研究农业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组合,从而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并奠定了古典区位论的基础。农业区位论中的孤立化研究思维方法对后来区位论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且该理论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Thunen J H Von,1826)。1909年,德国的经济学家韦伯(Alfred Weber)在《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中也是采用运输成本的方法研究工业的空间选择,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并奠定了工业区位论的基础。与杜能的出发点相反,他不是预测在指定区位生产什么,而是为指定的行业预测最佳区位(Weber A,1909)。工业区位论中的抽象与演绎的方法和最小费用区位原则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区位论提供了方法论和理论基础。后来,美国的统计学家、经济学家哈罗德·霍特林(Harold Hotelling),瑞典的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 Palander),美国的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ugust Losch),美国的经济学家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美国的经济学家麦欧恩·L·格林哈特(Melvin L.Greenhut)从不完全竞争、运费结构、运输方式、最大收入指向、最大利润指向等各个角度对工业区位论进行发展和深化(李小建,1999)。
著名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运用演绎的方法研究中心地的空间秩序,创立了中心地学说。该理论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三个因素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对应相应规模的多级六边形空间模型。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ugust Losch,1940)从市场区的角度构建中心地模型。贝里和加里森(Berry & Garrison,1958)首次提出门槛人口并采用计量手段对中心地的等级性、商品供给的范围和中心职能进行研究,赋予中心地理论新的解释,并强调空间结构的组织性和动态性。
这个时期研究的重点是单个厂商、单个产业部门或单个城市的空间选择问题,没有涉及区域和区域间经济活动的空间极化问题,但是这些理论中微观经济活动的空间观对于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中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提到的集聚与分散是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空间模型和廖什的中心地空间模型中中心地和补充区域之间的关系就是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中的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
2.1.1.3 逐步形成阶段(www.daowen.com)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经济活动的空间极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形态和空间组织关系方面,这就是空间结构理论形成阶段。德国学者奥伦巴托(Otremba,1953)和美国学者达恩(Dunn,1956)先后提出空间结构的概念,标志着区域经济活动进入空间结构研究阶段。奥伦巴托认为经济活动都坐落在地球表面的特定空间,其必然产生具有一定经济结构的空间系统。达恩将杜能圈的原理进一步深化,从动态的、整体的角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均衡,试图总结出经济活动区位结构的一般原理。艾萨德(Isard,1956)和他的区域研究小组将研究重点放在区域综合研究方面,他们大量运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区域模型。以上的研究主要是从区域内部的视角研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涉及区域间经济空间关系的内容较少。而对区域间空间关系关注较多并进行系统研究的主要有佩鲁(Francois 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冈纳·缪尔达尔(Cunnar Myrdal,1957)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艾尔伯特·赫希曼(A.O.Hirshman,1958)的“不平衡增长论”、弗里德曼(John.Friedman,1966)的“中心-外围理论”等。其中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该理论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发生学基础。中心-外围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空间是一个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系统所构成的空间系统,中心与外围的边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生演化,区域空间关系不断调整,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该理论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了空间分析的基础。德国学者博芬特尔(Böventer,1979)对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并进行了模型的推导,他论证了社会经济不同时期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同时分析了影响空间结构的因素。
这一阶段,学者们多采用系统论及运筹学中的思想和方法研究经济活动中的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分布形态以认知区域经济运行的总体性和动态性规律。研究对象从上一个阶段的单个厂商、单个产业的区位选择和空间组合转移到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总体经济活动的空间选择和空间组合,并建立接近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具有应用价值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型。
2.1.1.4 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新经济现象的出现,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的研究对象逐渐多元化、综合化,研究内容也逐渐扩展。在区位研究方面,研究对象转向多部门企业区位的选择和空间内的组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泰勒(M.Taylor,1975)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哈坎逊(L.Hakanson,1979)的全球扩张模式、沃茨(H.D.Watts,1980)的市场区扩大模式和迪肯(P.Dicken,1986;1990)的全球转移模式等。众多学者研究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认为跨国公司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等(李小建等,1999),微观区位主要集中于经济中心区(A.Mair & R.Florida,1988;S.Bagchisan & J.O.Wheeler,1989;E.O'Malley,1994)、边界地区(R.B.South,1990;B.O'Huallachain,1992)、社会联系密切地区(H.W.Yeung,1997)等区位。M.J.Taylor & N.Thrift(1980)、J.N.Behrman & W.A.Fischer(1980)、R.Florida & M.Kenney(1994)、P.Dicken(1992)等学者分别对跨国公司总部、研发机构和生产单位的区位进行了研究。
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3;1995;1998)在借鉴经典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将贸易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区位研究中来,力图在它们之间建立关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新的空间区位理论,即新经济地理学。他从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视角建立核心-外围模型用以分析经济空间集聚格局并分析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在经济空间集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偶然性、历史、特殊事件和路径依赖等因素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且早期的区位优势一旦形成就会产生“锁定”效应,很难自动向最优空间格局发展。
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空间相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重视。De Long & Summers(1991)、Rey & Montouri(1999)、Fing leton & Lopez-Bazo(2006)、Pfaffermayr(2009)等学者从空间角度进行经济增长趋同假说研究,通过建立空间模型对经济增长进行检验,并分析其趋同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趋同假说。
这一阶段,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问题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新出现的多部门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内组合,又包括区域内和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内组合,研究方法是在借鉴经典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将贸易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空间计量经济理论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进来。通过研究对象的扩充、研究内容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完善,力图建立更接近真实世界的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