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

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人性为核心,人本管理有企业人、管理环境、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四项基本要素。管理关系是人的关系,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不同层面的管理主体对上述能力的要求各有不同。由于接受管理指令的第一对象是人,因此人是第一管理客体。由管理主体和客体的相关性,得出管理中的首要问题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行为的管理,这是确立人本管理基本架构的必要前提,也是对人本管理中管理主体应当在管理诸要素的认识方面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

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

人性为核心,人本管理有企业人、管理环境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四项基本要素。

1.企业人

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在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有着人、财、物、信息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联系,正是这些活动才使企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发生着紧密依存、相互联系的管理关系。管理关系是人的关系,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1)管理主体。

作为管理主体,人必须要有管理能力,并拥有将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付诸管理实践的权威和权力。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主体对企业问题的观察、判断、分析、决策的特质力。不同层面的管理主体对上述能力的要求各有不同。此外,管理主体还必须具备从事管理活动的权威和权力。

(2)管理客体。

管理客体是接受管理的人、财、物、信息,是管理主体施展管理活动的对象和不可缺少的因素。管理客体可分人与物两类。财与信息是以物质的衍生形态存在的,因此可以列入物一类。由于接受管理指令的第一对象是人,因此人是第一管理客体。人是整个管理活动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作为管理客体,人具有客观性能动性的特征。作为管理客体,其客观性除了作为生物体而客观存在之外,其知识、技能、欲望、价值倾向、思维定势等因素使其相对于管理主体而言,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同时,人作为管理客体,从来不是消极地领受管理主体的作用、影响和管理指令,而表现出主动或被动、或全部或部分地遵从管理主体的要求,甚至可以漠视或抵制管理主体的管理指令。再者,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作为生物体的同质性,决定了管理客体与管理主体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能够有助于客体人理解、协助主体人的管理工作,也可能会抵制主体人的指令,尤其是当客体人有自己的主见、非正式组织目标和设想中的管理主体时,更是如此。

(3)管理关系。

由管理主体和客体的相关性,得出管理中的首要问题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行为的管理,这是确立人本管理基本架构的必要前提,也是对人本管理中管理主体应当在管理诸要素的认识方面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相关性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一种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反映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管理关系,实质上是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从主观上分析,管理关系是人主观活动的结果,管理主体主导着管理关系,于是管理主体对人的价值和效用判定及其领导方式,将极大地影响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在管理中的效用发挥。

2.管理环境

管理活动是在企业的物质环境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两者相复合的系统中进行的,这些综合起来就叫作管理环境。

(1)环境的类型。

根据划分原则的不同,人本管理的管理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直接环境与间接环境、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等多种类型。无论怎样划分管理环境,基本上都可以分为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两类。

(2)环境因素的作用。

人对一定的工作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状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前提。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需要:① 照明合理;② 巧用颜色;③ 要消除噪音;④ 风景化办公室;⑤ 要注意温度的影响。

(3)公众关系的影响与作用。

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内部有形形色色的人,将这些不同类型的人组织在一起,就是公共关系。通常,公众关系有如下影响:首先,是对团结的影响,企业内部员工能否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和健康的企业气氛是衡量一个企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次,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很大,工作成绩跟人数并不成正比关系,每个人仅凭个人的才能无法保证企业的成功,因此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跟工作成绩的关系极为密切。(www.daowen.com)

(4)改善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环境。

为了以最小的能耗获取最大的工作效果,企业应着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思想,必须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环境,具体途径是:努力提高员工的共同目标与利益的主导意识,创造条件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协调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借助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积极培养和弘扬先进的意识以增进全体员工的感情关系。

3.文化背景

(1)现代企业文化的构成。

现代企业文化主要由四个层次所构成:① 表层的物质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第一个层次,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② 浅层的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人际交往活动文化,这种文化特征是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的动态反映。③ 中层的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层次,主要是指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与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这种文化被称为一种强制性文化。④ 深层的精神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层,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它往往是企业多年经营中逐步形成的。

(2)企业文化的功能。

现代企业文化的功能有以下内容:① 导向功能。是指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使之符合企业所确定的目标。② 约束功能。指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这不是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它产生于企业中弥漫的企业文化氛围。③ 凝聚功能。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从各个方面把成员团结起来。④ 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发奋进取精神的效应,使每个企业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企业拼搏的献身精神。⑤ 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

4.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关于客观现实的主观意念,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现代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及奉行的行为准则。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第一阶段是最大利润价值观,第二阶段是经营利润合理价值观,即在合理利润条件下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第三阶段是企业与社会互利的价值观,即在确定的利润水平上把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统筹考虑,也就是把社会责任看作企业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企业价值观形成的要素。

企业价值观形成的要素包括:① 时代特征;② 经济性,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基本功能和生存基础就是有效地利用资源,尽量生产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产品,这就要求企业价值观中必须有一定的成本效益观念;③ 社会责任感,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企业必须对社会的发展承担责任,要保证自己的产品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满意。

(2)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价值观对于企业人的影响有着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例如个人主义行为、乐于助人的合作行为、试图超越他人的竞争行为等。

(3)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的一致性、相容性,是企业人在管理活动中相互理解和协作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人实施管理、接受管理、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条件,因此应着眼于企业人的价值观倾向变化和行为方式的状态以及变化的相关性,努力营造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价值观体系,使其充分发挥内化、整合、感召、凝聚、规范、激励等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