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程序大致可分为确定决策目标、获取决策信息、拟订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动态监控、持续改进等八个过程。这种划分是相对的,既可简化步骤,也可具体细分,但其逻辑顺序和科学要求基本是一致的。
(一)确定决策目标
任何决策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接着就要确定目标。所谓目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根据需要和可能,在预测的基础上所寻求的最终要求,或决策所要获得的最终结果。确定目标是决策中的重要一环,是决策成功的基础。
(二)获取决策信息
搜集与决策有关的经济、技术、社会等各方面的情报资料,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没有定量的数据,就不可能为决策做出定性分析。因此,要尽可能大量占有数据和资料。资料来源一方面是统计调查资料;一方面是预测资料。
(三)拟订备选方案
制订供选择用的各种可能方案,是决策的基础。这项工作主要是由智囊机构承担的。如果只有一个方案,就没有比较和选择的余地,也就无所谓决策。拟订方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情报,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备选方案。
(四)评价备选方案
我们推荐使用方案选择FSA标准,即方案的可行性、方案的适用性和方案的可接受性。
方案的可行性主要研究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及其评估。
方案的适用性主要研究方案能否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
方案的可接受性主要研究方案是否令绝大多数利益相关者满意。(www.daowen.com)
(五)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一般有“最优标准”和“满意标准”两种。由于人们的认识受许多因素的限制,如主客观条件、科技水平、情报信息以及环境、时间等。因此,绝对的最优标准是不存在的,最优也是相对而言的。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西蒙提出一个现实的标准,即“满意标准”,或“有限合理性标准”,指方案只要足够满意即可,不必追究最优。多数决策是按“满意标准”进行的。当然,这样做并不排除在可能条件下达到最优的可能性。
(六)实施方案
方案选定后,就要付诸实施,实施分两步进行:一是进行试点工作,二是普遍实施。
首先,在普遍实施前进行“试点”。试点要注意选择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典型性的地方,不能人为地创造某些特殊条件,这样纵然试点成功,也很难以实践。在试验实证中,应特别注重“可靠性”分析。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和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成败概率。
经过可靠性验证后,可以进入普遍实施阶段。在这一步骤上要抓好以下工作:(1)把决策目标、价值标准以及整个方案向有关人员宣传。动员有关人员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2)围绕目标和实施目标的优化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任务,做出时间和进度安排。(3)制定各级各部门及执行人员的责任制,确立规范,严明制度,赏罚分明。(4)随时纠正偏差,减少偏离目标的震荡。
(七)动态监控
一个优化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发生这样那样与目标偏离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因此,必须做好动态监督控制工作。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准确、及时地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到决策机构。
(八)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决策是正常的,但不是注定要发生的或经常大量出现的,否则就失去了决策的科学性。对持续改进决策要有正确的看法,采取冷静审慎的态度。决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依赖于时空变量的复杂随机函数,把决策看成一个凝固僵化的东西,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正是常见的。经过持续改进决策使方案达到双重优化,不但会减少损失,而且可以获得更佳效益。
持续改进的手段主要基于PDCA循环,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持续改进,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决策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