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民币国际化不涉及现有国际货币秩序的制度性安排,避免了IMF改革受美国阻挠的缺陷。事实证明,作为现行国际货币秩序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对改革国际货币秩序具有根深蒂固的抵触。虽然身陷金融危机的2009年美国政府接受了20国集团提出的改革IMF份额和投票权的方案,但一旦美国经济形势好转,美国对此方案转变为消极态度;再加上美国两党政治的牵制,政府签署的国际协定在议会也不一定能够通过。由于美国在IMF具有重大事项的否决权,这导致采取“顶层设计”得到的国际货币秩序改革方案在事实上不可行。人民币国际化只需要相关国家允许和接受人民币在其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中使用,主要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不直接涉及国际货币秩序的制度性安排,因而易于推行。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不涉及区域性货币合作,避免了欧元基础不牢固的缺陷。欧元在创立后基本继承了它取代的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货币的国际地位并形成合力,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直接改变了国际货币秩序。但是随着欧元区的不断扩大,各成员国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显著,已经不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要求。[14]亚洲各国的差异更大,因此通过建立“亚元”来改变国际货币秩序更不可行。人民币作为中国的主权货币,其国际化的基础是不断开放的中国所具有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在这一点上,人民币与美元是相同的。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以中国为主,避免了金砖国家货币合作中利益差异的缺陷。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固然具有更大的经济总量,但由于5国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在有些方面差异还相当大甚至对立,因此货币合作的层次较低,不足以挑战现行国际货币秩序。2013年中国一国的GDP占金砖5国的55%,外汇储备占5国的76%,出口额占5国的67%。因此,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效果,比起金砖5国共同推动5国货币国际化可能更好。当然,中国应该加强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促使人民币在金砖国家范围内更加广泛地使用。(www.daowen.com)
第四,人民币国际化将最终形成一个能够与美元相竞争的主要国际货币,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国际货币秩序。国际货币秩序的基础是各种货币的相对国际地位,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则是货币发行国的相对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国际货币制度安排和规则设计等机制性因素更多地是对货币相对地位的认可,当然它们对货币相对地位也有反作用。[15]因此,中国与其在谈判桌上与美国与虎谋皮似的要求增加在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不如切实做好自己的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如果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能够达到英镑甚至欧元现在的水平,中国增加在IMF的份额等议题将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