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行国际货币秩序的基本特征:分析与探讨

现行国际货币秩序的基本特征:分析与探讨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上述安排下,国际货币秩序延续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美元霸权的基本特征,形成了一种“霸权稳定”的多层次的秩序框架。其二,核心货币汇率自由浮动,外围货币汇率钉住核心货币。由于主要货币都成为准货币,它们之间的比价就失去了基准,汇率自由浮动成为必然。主要货币间汇率波动的幅度之大,是历史上所罕见的。在黄金非货币化后,核心货币承担了国际货币的职能,跨出本国领域发挥国家间计价、结算、投资和储备的作用。

现行国际货币秩序的基本特征:分析与探讨

在上述安排下,国际货币秩序延续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美元霸权的基本特征,形成了一种“霸权稳定”的多层次的秩序框架。在这个框架中,美元是核心货币,欧元日元英镑等其他发达国家货币为次核心货币,发展中国家货币属于外围货币。这个框架的特点如下。

其一,黄金非货币化,各国货币均为无内在价值的准货币(Fiat Money)。黄金非货币化是货币史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分水岭,在之前的几千年里,无论是贝壳、铜、铁、白银、黄金或者英镑、法郎、美元,它们都或者自身具有价值,或者由发行人承诺可以与一定量的有价物品(贵金属)相兑换。准货币是纯粹由国家法律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比起名义价值来,其生产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当代世界性通货膨胀倾向的根源。

其二,核心货币汇率自由浮动,外围货币汇率钉住核心货币。由于主要货币都成为准货币,它们之间的比价就失去了基准,汇率自由浮动成为必然。主要货币间汇率波动的幅度之大,是历史上所罕见的。但是,外围货币却没有能力享受汇率浮动的“自由”。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只有发达国家的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而发展中国家货币普遍钉住美元、法郎、特别提款权,或者钉住篮子货币。20世纪90年代后,虽然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扩大货币的波动幅度,有的国家宣布实行了浮动汇率,但根据Calvo and Reinhart的研究,这些发展中国家实际表现出“害怕浮动”,即名义上采用浮动汇率,实际上仍然对汇率进行干预。[6]根据IMF的统计,从2008年到2014年,188个成员国中汇率制度实行固定汇率(硬钉住和软钉住)的上升了4.5个百分点。[7](www.daowen.com)

其三,核心货币成为外围国家主要的储备资产,核心国家的外汇储备很少。在黄金非货币化后,核心货币承担了国际货币的职能,跨出本国领域发挥国家间计价、结算、投资和储备的作用。核心国家可以随时发行本币对外支付,当然无须大量的外汇储备。而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持本币与核心货币的钉住汇率,防止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被迫大量储备核心国家货币资产。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14年第4季度在全球可识别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占62.9%,欧元占22.2%,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约占8%,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约占3.7%,其他货币合计只有约3.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