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统治者政策保障的重要支撑

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统治者政策保障的重要支撑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金、元政权都非常重视桑树的栽培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这促进了蚕桑丝绸业的发展。这不仅巩固了河堤,防止了河水泛滥,而且促进了蚕桑丝绸业的发展。但统治者很快意识到错误,并且及时进行了更正。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官府纂修农书,并反复颁行于全国,这是元代政权的一大特色,是元政府重视农桑的一大表现。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山东的蚕桑丝绸业得以蓬勃发展。

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统治者政策保障的重要支撑

宋、金、元政权都非常重视桑树的栽培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这促进了蚕桑丝绸业的发展。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开垦荒地,植桑养蚕。宋太祖建隆年间,继续实行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之令:“课民种树,定民籍为五等,第一等种杂树百,每等减二十为差,桑枣半之。”之后又制定了奖励措施:“诏所在长吏谕民,有能广植桑枣、垦辟荒田者,止输旧租;县令、佐能招徕劝课,致户口增羡、野无旷土者,议赏。”但对于破坏蚕桑业的,则给予严惩,法令规定:“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剥桑三工以上,为首者死,从者流三千里;不满三工者减死配役,从者徒三年。”宋制一工为四十二尺,剥一百二十六尺以上,为首者即死,从者流放三千里,如此重之刑罚,足以看出宋政府对蚕桑业的重视。此外,自宋太祖乾德五年(967)起,濮、济、郓、淄、棣、滨、博等沿河诸州的行政长官,每年征发数万民工开始了对黄河下游各段进行有计划的治理,并且在河堤种植桑、枣、榆、柳等树木。这不仅巩固了河堤,防止了河水泛滥,而且促进了蚕桑丝绸业的发展。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两京、诸路百姓共推练土地之宜、明树艺之法者一人,县补为农师,令相视田亩肥瘠及五种所宜。至道二年(996)听从太常博士、直史馆陈靖建议,以优惠的政策,招募流民垦田,种植农桑,“给授桑土……其室庐、蔬韭及桑枣、榆柳种艺之地,每户十丁者给百五十亩,七丁者百亩,五丁者七十亩,三丁者五十亩,不及三丁者三十亩。除桑功五年后计其租,余悉蠲其课”。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诏曰:“岁比不登,今春时雨,农民桑蚕、谷麦,众作勤劳,一岁之功,并在此时。其委安抚、转运司敕戒州县吏,省事息民,无夺其时。”神宗熙宁二年(1069)司农寺立法,“民种桑柘毋得增赋”。宋徽宗崇宁年间规定:“知州、部使者以能课民种桑枣者,率优其第秩焉。”(《宋史·食货志》)将督促百姓种桑作为优先提拔的条件。此外,宋代政府还设立了保护机户的政策,据《宋会要辑稿·刑法二》记载,针对部分官员侵害河北、京东机户利益情况,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下诏:“河北、京东机户多被知、通及以次官员拘占,止给丝织造匹帛,日有陪费侵渔。可诏监司常切按察,如敢循旧拘占机户织造,诸色人陈首,将所亏过机户工价等钱计赃定罪,行下诸路约束施行。”针对在任官员令机户织造匹帛的情况,宣和六年(1124)下诏,“诸外任官自置机杼或令机户织造匹帛者,各徒二年,计所利赃,重者以自盗论”。

据《金史·食货志》记载,金政府曾先后颁布一系列法令督促农民植桑养蚕,如“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少者必补其地十之三,猛安谋克户少者必课种其地十之一,除枯补新,使之不阙”。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见民桑多为牧畜啮毁,诏亲王公主及势要家,牧畜有犯民桑者,许所属县官立加惩断”。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六月,尚书省因猛安谋克户不务栽植桑果,下令各路提刑及所属州县,劝谕民户,“如有不栽及栽之不及十之三者,并以事怠慢轻重罪科之”。桑被灾不能蚕,则免丝绵绢税。(www.daowen.com)

元初蒙古族将游牧生活方式带到中原,杀戮人口、占田为牧之事时有发生,破坏了农桑生产。但统治者很快意识到错误,并且及时进行了更正。整体来说,元政府对于农桑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极富特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颁发政令,垦辟荒地,劝课农桑,并将之作为选拔与升迁官吏的依据。中统元年(1260),中书省曾榜示:“钦奉诏书,农桑衣食之本,勤谨则可致有余,慵惰则必至不足,正赖有司岁时劝课。省府……务要田畴开辟,桑麻增盛,毋得慢易,仍于岁终,考校勤惰,明行赏罚,以劝将来。”[13]中统三年(1262)春正月下令:“禁诸道戍兵及势家纵畜牧犯桑枣禾稼者。”夏四月,命行中书省、宣慰司、诸路达鲁花赤、管民官,“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夺农时”(《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八年(1271),将“户口增、田野辟”与“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均”并列,作为考课官吏五事中为首的两项标准;二十三年(1286)又规定:“劝课农桑,克勤奉职者,以次升奖。其怠于事者,笞罢之。”(《元史·选举志》)同年,政府还在济宁等路置尚珍署,督促屯田。这些措施极大地刺激了官员们的积极性,山东成为当时辟荒成绩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第二,设立管理机构。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八月设置了“劝农司”,首批八位劝农使中,就包括滨棣、济南、河间、东平四处。至元七年(1270)二月,设立了“司农司”,下设包括山东东西道在内的四道巡行劝农司,十二月改为“大司农司”。由这些机构掌管农桑水利事务,巡行劝课,察举勤惰,以做官员考绩升黜的依据。尽管名称或机构后来几经变化,但在元代重视农桑建设方面,它们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编写农书与劝农文册,推广农桑生产知识和技术。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官府纂修农书,并反复颁行于全国,这是元代政权的一大特色,是元政府重视农桑的一大表现。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命中书省采访农桑事宜,写成条款,发行各地,就风土所宜征求意见,然后总结修改为通则,颁行下去,这就是《农桑之制》十四条。其中提到,农桑之术,以备旱暵为先;种植之制,每丁岁种桑、枣二十株。土性不宜者,听种榆、柳等。至元十年(1273),大司农司编纂而成《农桑辑要》,这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农书,它将农业与桑业放在平等位置,并且以相当的篇幅进行论述。至元二十三年(1286)六月,该书颁行诸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又颁布《农桑杂令》。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申扰农之禁,力田者有赏,游惰者有罚,纵畜牧损禾稼桑枣者,责其偿而后罪之”。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除重新颁布《农桑辑要》外,还颁布《栽桑图》一书。泰定帝致和(1328)之后,莫不申明农桑之令。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山东的蚕桑丝绸业得以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