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是蚕桑丝绸业生产的第一步,是养蚕的先决条件。桑树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栽培地域极广的植物,除平原良田外,山地丘陵、田边地角及宅旁园地都是种植的良好处所,所以,古时农家种桑多半利用田边地角、河沿堤岸、农村道路两旁和宅前屋后,如《管子·立政》中有“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山国轨》中有“宫中四荣,树其余,曰害女功”、《孟子·尽心上》中有“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之说。
据史书记载,周代的桑树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栽培的桑树,另一种是山桑,称之为檿,可能是野桑。人工栽培的桑树有高干乔木桑和低干桑两种,从故宫博物院现存的五件战国时期铜器上的采桑图中可以看出,有的树形高大,采桑人需攀登树上采桑;而有的树与人高低相仿,采桑人立在地面即可采到桑叶,这种低矮的桑树不仅便于采摘,而且叶多、肥厚、营养价值高,宜于饲蚕,这种类型的桑树后世发展为鲁桑或地桑。[10]这两种类型的桑树当时在山东都有出现,特别是鲁桑。一般认为,鲁桑是汉代以前山东劳动人民培育出的一种桑树品种,在古代早期是最优秀的品种,分布很广,江浙地区的湖桑系列品种也属于鲁桑系统。其他品种,如白桑、荆桑等都比鲁桑逊色,使用面窄。作为“齐、鲁千亩桑麻”的山东,以人工栽培方式大面积种植鲁桑是不难想象的。同时,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的记载可知,春秋时山东也有高大桑树。晋国公子重耳逃难到齐国时,齐桓公不仅赐予他二十乘马,而且将族中一姜姓女子嫁于他,重耳很是满足,想就此在齐国待下来,过安乐日子,但他的随从认为不可,觉得很有必要想办法促使他尽快返回晋国。为此,其随从“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由此成就了重耳返晋复国的故事。从记载中可以断定,其随从进行密谋处的桑树一定很高大,而且形成树林,否则他们不会没发现正在树上采桑的女奴,也不会出现所谓“谋于桑下”和“蚕妾在其上”的记载了。同时,大贵族家中有专门从事蚕业生产的蚕奴,这也表明种桑养蚕在当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劳动,并且大贵族在蚕业生产方面一定有相当实力。(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