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自齐、鲁两诸侯国建国后,都不断开疆拓土,特别是齐国,自姜太公封齐起,历经齐桓公、齐景公、田齐威王和宣王、湣王时期,领土从初期的方圆百里,达到二千余里,基本包括今山东除当时鲁国及其周围附属小国外的地区。鲁国也吞并了周围一些小国,从建国初期的方圆百里达到春秋初期的二三百里,到鲁僖公时期,则控制了北到泰山,西到河南东部,东边与海边小国结盟,南到峄山的广大区域。不断扩大的疆域为齐、鲁两国蚕桑丝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齐鲁时期山东的地形、土壤、气候等状况,与周代之前相仿。就地形来说,仍然包括中低山、丘陵、平原、黄河冲积扇等,但以平原与丘陵地势为主,具体可分为中南部山地丘陵区、胶东丘陵区、胶莱平原区、西北平原区四大部分。中南部有泰山、蒙山、鲁山、沂山等构成山东脊梁的四大山脉,其余为海拔500米左右的丘陵地带。胶东丘陵区位于今胶莱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地区,除海拔在千米左右的崂山和昆嵛山等少数中低山外,其余是海拔在200~300米的丘陵区,地势平缓,土层较厚,三面环海,气候温湿。胶莱平原位于鲁中山区和胶东丘陵区之间,内有潍河、大沽河、胶莱河等水系,土层深厚。西北平原区在泰山以北,内有黄河、济水等河流纵横交错,土层深厚,资源丰富。
山东地域广大,成土条件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学者们按照现代土壤学观点分析,在秦代以前,鲁北地区应以黑土或黑垆土分布为主;泰、鲁、沂山以北地区的“白坟”,相当于现在所谓的褐土与潮土,滨海地区为盐土;鲁中南地区的“赤埴坟”,应为棕壤或更近于红色土。[1]鲁北地区相当于《禹贡》中兖州的一部分区域,此地为黑土或黑垆土,即在茂盛草木植被地带发育成的含腐殖质较多的黑色土壤,肥力中下,位于九州中的中下等,即第六等。鲁中和鲁东地区相当于古代青州所在地,由于近海,所以土壤分成两类,一类是白坟土,即含腐殖质较多的润湿灰色土壤,相当于现在所谓的褐土与潮土,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在九州中位于上下等,即第三等;另一类是斥土,即盐碱地,《禹贡》中的“海滨广斥”和《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地潟卤,人民寡”的记载,皆说明滨海地区为大面积的盐碱地,这曾为太公治理齐国带来了麻烦。鲁中南地区相当于古代徐州的一部分,此处为赤埴坟,即一种带黏性、易隆起的土壤,相当于今天的棕壤或更近于红色土,就土壤肥力而言位于上中,即九州中的第二等。总之,齐鲁时期山东的土壤状况与《禹贡》中的记载大体一致,除滨海盐土外,其他地区土质优良,位于九州中的中、上等。(www.daowen.com)
有关齐鲁时期山东的气候,学者们说法不尽相同。据竺可桢先生研究,除商末周初出现过大约一二个世纪的寒冷外,其他时期以温暖为主。而张丕远先生则认为,西周和战国时期气候寒冷,春秋时期温暖。[2]如黄河下游地区小麦收获时间,春秋时期在农历四月立夏后,即孟夏之月,“农乃登麦”(《礼记·月令》),而战国时期则在夏至左右,即“夏至,而麦熟”(《管子·轻重己》)、“今夫麰麦……至于日至(即夏至)之时,皆熟矣”(《孟子·告子上》)。从物侯特征及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山东大部分时间是属于温暖湿润气候的。第一,西周初期,家燕春分时节即迁徙到郯国(今山东郯城),但现在春分时家燕才到达上海。家燕是一种随季节迁徙的喜暖动物,如今春分时节才到达上海,只能说明如今春分时节郯城的温度较上海低。据竺可桢先生考察,20世纪30年代郯城年平均温度较上海低1.5℃,一月份的平均温度则低4.6℃。[3]反之,可以推断,西周初年,郯城温度像如今的上海一样,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1.5℃。第二,春秋战国时期齐地竹木森林茂盛。齐懿公四年(前609),丙戎与庸职因齐懿公的骄奢淫逸,“谋与公游竹中,二人弑懿公车上,弃竹中而亡去”(《史记·齐太公世家》)。鲁襄公十八年(前555),晋帅诸侯之师围齐,“焚申池之竹木”(《左传·襄公十八年》),申池是齐都临淄西南门(申门)外的水池,此地多竹木。《晏子春秋》卷二载:“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孟子说:“牛山之木尝美矣。”(《孟子·告子上》)牛山即今临淄城南的一座小山。第三,战国时,齐鲁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如荀子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荀子虽为河北人,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于齐国,所以,他的记载完全可以反映古代山东的状况。第四,周代山东的农作物中多有水稻的种植,《周礼·夏官·职方氏》载:“正东曰青州……其谷宜稻、麦。河东曰兖州……其谷宜四种。(郑注:黍、稷、稻、麦。)”竹和稻都是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物种,能在山东大面积种植,说明周代山东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原有的众多河流湖泊,如黄河、济水、濮水、淄水、瓠子河、潍河、时水、渑水、沂水、泗水、大沽河,以及大野泽、雷夏泽、巨定泽、菏泽、奚养泽等,继续存在。并且,一般认为,当时还存在一个泽薮,即海隅,郝懿行《尔雅义疏》谓蓬莱、掖县(今莱州)以西,历寿光、广饶至沾化、无棣县以北,延袤千余里,可能是这一带沿海地区经常受到海水倒灌、浸润而形成了一片濡湿之地,古人遂称为泽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