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山东概念的界定和范围

研究山东概念的界定和范围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东”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山东”所指的地域和范围是不同的。可见,金之前的“山东”,是一个广义的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地区;自金代起,“山东”成为一个狭义的地理概念,成为省级行政区划,并沿用至今。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的蚕桑丝绸业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是一蹶不振,因此,从时间范围上说,本书研究的上限为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兴起,下限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研究山东概念的界定和范围

“山东”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山东”所指的地域和范围是不同的。“山东”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如《战国策》中多处提到山东,此时的山东,盖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也泛指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唐和北宋时期,山东又泛指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改京东路为山东路,从此山东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名称;明洪武元年(1368)设山东行中书省,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山东”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划名称。可见,金之前的“山东”,是一个广义的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地区;自金代起,“山东”成为一个狭义的地理概念,成为省级行政区划,并沿用至今。

西周初期分封制的实行,奠定了今日山东的基础。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齐鲁初封之地,仅方圆百里,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开疆拓土,由小到大,奠定了今日山东的主体格局。

齐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曾为春秋五霸之首和战国七雄之一,是山东发展的主要力量。据考证,太公初封时的百里范围大约包括今临淄广饶、博兴、桓台一带。[1]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齐国的疆域“南至于岱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随,地方三百六十里”(《管子·小匡》),即南至泰沂山脉以北,北至渤海,西至济水,东至今山东中部的青州寿光一带。桓公后期领土已达“方五百里”(《管子·轻重丁》)。桓公后东西方疆域又有拓展,齐景公二十六年(前522),齐的疆土已在“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左传·昭公二十年》)。聊、摄以东,即今聊城、茌平以西,冠县、临清市以东;姑、尤以西,即大沽(姑)河、小沽(姑)河以西,二河分别源于今山东招远市和莱州市。战国的田威、宣、闵王时期,占领了鲁、卫、魏、燕的一部分。到齐宣王时期,“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余里”(《史记·苏秦列传》)。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后,齐国更是“北至天津以西,西至河南以东,南抵安徽、江苏近鲁地区”[2]。然而,这种局面只是昙花一现,公元前284年,齐国就在燕、秦、韩、魏、赵五国联军的进攻下衰落下去。因此说,尽管齐国的疆域曾扩及今山东以外省份,但主要版图在今山东境内。(www.daowen.com)

春秋初,鲁国为强国,不断侵犯周围小国,如邾、杞、莒等,曹、滕、薛、纪、邓、邾等国常朝鲁,纪甚至一度成为鲁国的保护国,此时鲁国疆域已达方圆二三百里。之后,又吞并了极(今山东金乡县南)、于余丘(今山东临沂市境内)、微(今山东梁山、阳谷寿张一带)等小国。鲁僖公时,鲁国势力强大,有“公车千乘”、“公徒三万”,疆域北到泰山,东边不仅控制了蒙山山系中的龟、蒙二山,而且极东地区的沿海小国也与鲁国结盟交好,南境则有凫山和峄山,又有一些夷族小国顺从,西境则到了许田所在的河南东部。[3]但此后,鲁国逐渐衰落,地盘逐渐缩小,并与周围小国交恶,成为鲁西南众多小国之一,诸如滕、邹、任、倪、薛、郯等。

今天山东的版图,除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鲁国及鲁西南小国外,还包括后来划归山东的小部分地区,如莘县、冠县、临清、馆陶等。其中馆陶,春秋时期为冠氏邑(今山东冠县东古城),元后一直隶属于山东行政区划,1965年以卫河为界,河东部分划归山东省冠县、临清二县。因此,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演变,实质上就是这三部分区域历史发展演变的结果。在这三部分中,齐国以及后来的齐国区域,即齐地,不仅占有疆域上的优势,而且有灵活的工商业发展政策,所以在蚕桑丝绸业发展方面,明显占有主体地位。因此,本书所研究的,就是以齐地蚕桑丝绸业为主体,兼及鲁地及其他相关地区蚕桑丝绸业发展的历史。为了研究的方便,将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发展划分成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几个大的历史阶段。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的蚕桑丝绸业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是一蹶不振,因此,从时间范围上说,本书研究的上限为山东蚕桑丝绸业的兴起,下限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