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市松江区2008年5月开展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建设试点工作。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作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是上海市松江区的首创,从2008年开始试点,发展5家。2009年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培育了20家,截至2010年1月,全区已建成投入运营25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

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是在种植业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生猪生产,农场经营户既种植农作物又饲养生猪,将猪粪尿就近还田,形成了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是这几年新推广的,它具有循环农业和绿色农业相关的特点,该模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粪尿资源化利用,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并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直接良性循环,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拓展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空间。在推广上更受政府的支持和农户的追捧,也更有利于农产品的上市销售

上海市松江区2008年5月开展小型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建设试点工作。在运行模式上,采取“政府扶持、农田配套、企业经营、农场饲养”的方法;在经营管理上,采用“龙头公司+家庭农场”的形式,龙头公司为农场主统一供应仔猪、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结算,即由生猪企业松林公司为农户提供仔猪、饲料、技术等服务,并向农场主支付代养费,农户不承担市场风险,保底收入。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作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是上海市松江区的首创,从2008年开始试点,发展5家。2009年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培育了20家,截至2010年1月,全区已建成投入运营25家种养结合家庭农场。

松江区在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模式的推广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相关专家与领导的肯定。该模式找准了种养结合的“结合点”,解决了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分离,粪尿还田利用难协调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种”、“养”结合,为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开创了新的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

与前面的两种类型一样,我们还是引用2个成功的例子,帮助大家了解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发展。

(一)武汉新洲和江夏

1.样本一 新洲陶国民

养鸡、种菜、种草莓,36岁的陶国民的家庭农场一年收入上百万元。

近日,新洲区阳逻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后面,陶国民带记者参观他的家庭农场。鸡舍有好几栋,养鸡3万只。地有12.7公顷,一眼望不到边,用来种植水稻蔬菜和橘树。地里还有30多个钢架大棚,种植速生菜和草莓。鸡舍和菜地之间,埋着一个60米3沼气池,原料主要是鸡粪和烂菜叶等废物。

2000年,陶国民退伍回到家乡武湖村,花2 000元试着养了500只鸡。经过9年发展,他养的鸡达到3万只。养鸡场里每天只需要2小时就能完成鸡群养护和蛋品销售,其他时间闲着没事,附近的农民常到养鸡场拖鸡粪作肥料,象征性给点儿钱。时间一长,陶国民盯上了生物工程学院后面一大片撂荒的土地,慢慢地流转了一些荒地。2009年,他开始自种草莓,第二年就开始赚钱。

陶国民种的蔬菜和草莓,施的是现成的有机肥——每天3万只鸡排出大量粪便与烂菜叶混合,在沼气池里发酵成沼液,可以让12.7公顷地吃个够,还有多余的鸡粪出售。

陶国民算了一笔账:“如果光施复合肥,12.7公顷地1年至少要花肥料成本20万元。而我有鸡粪作主肥,每年只用买3万~4万元钱复合肥搭配一下,不仅节约16万~17万元成本,还是正宗农家有机肥,让菜和草莓长得好。附近学校师生和单位员工都愿意上我这儿摘草莓,学校食堂和二级批发商也愿意买我的菜。”

近2年,陶国民的家庭农场年收入都在70万~100万元。在鸡蛋行情不好的年头,养鸡户大多亏损,他能靠种植赚钱。

2.样本二 江夏张大海

种菜、养猪、养鱼,2年还清60万元外债。(www.daowen.com)

江夏区五里界东湖村张家湾,只见路边一遛排高大的蔬菜大棚里,穿着黑衣服长雨鞋的张大海和几个人正在忙着摘菜薹

“我的家庭农场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种菜、养猪和养鱼”。张大海指着沿路的20多个蔬菜大棚说,这里的蔬菜是一年四季轮种,眼下种着菜薹、大白菜菠菜等10多个品种。3月底,有些过季的蔬菜地,就改换成种西瓜和小京瓜,秋天种玉米、茄子,冬天种菜薹、大蒜,这样按季节交替种植,市民们随时都可以摘取新鲜蔬菜和瓜果。

说起3年前开办家庭农场的艰辛,张大海和妻子彭秀琴眼里闪着泪水。2010年,在镇村领导和亲朋好友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借来60万元资金,用于筹备家庭农场。他将自己家的0.67公顷地以及租来的1.34公顷地,全部做成大棚种蔬菜。

“种菜的苦,一般人是吃不了的,一年到头没有1天休息。就拿夏天浇水来说吧,半夜三更,别人在家睡觉,我们却要戴着头灯去田里浇水,蚊蝇一抓一大把,常常咬得人浑身难受。浇完水后,睡不了2~3个小时,又要起床下地摘菜,拖到菜场去卖。”说起办家庭农场的苦处,张大海感慨万千。

张大海的家庭农场主要是生态循环种植和养殖,用村里打豆腐的豆渣来喂猪,猪粪在池里发酵,做成农家肥种菜,蔬菜的残叶投入鱼塘养鱼。

蔬菜大棚对面有一个约2公顷的鱼塘,这是张大海去年开春才租下的,已投入了2万多元的鱼苗,准备今年改建成精养鱼池专养鳜鱼,建成投产后,今年年底预计增收15万元。

说到收入,张大海乐呵呵地,他前年和去年加起来有50多万元收入,但由于农场硬件投资太大,至今还有些欠款没有还清。目前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庭农场的建设和发展上,他对家庭农场的前景很有信心。

(二)上海郊区

新浜镇鲁星村农民盛辉表的家庭农场经营范围扩大了,在种植10公顷水稻之外,日前又建成了一座简易猪场,引入300多头仔猪养殖,1年下来可出栏商品猪近1 000头。据悉,盛辉表是新成立的上海松林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该合作社计划在3年内打造100个这样的“一座猪场+一片粮田”的家庭农场。

业内人士介绍,这是沪郊诞生的首个“种养结合”型合作社,几年内水稻、蔬菜的种植面积将达1 000公顷左右,所有猪场年出栏商品猪可达10万头,种养规模在郊区少见。该模式不仅通过修复原本断裂的农业生态链实现“畜禽粪便对外零排放”,还将为沪郊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方向。

合作社中最近将有5个家庭农场率先参与种养结合,他们的水稻种植面积一般在6.7~10公顷,简易养猪场每一批的养殖规模在300头左右,1年可出栏商品猪700~1 000头。今后,每家养猪场每天的污水和干粪都会被集中起来,然后经过发酵等处理,再由专门铺设的管道输往周边匹配的水稻或蔬菜田里。这使得养猪场的废弃物不再需要贴钱处理,种植业的有机肥料也可免费获得。畜牧专家告诉记者,根据有关科学研究,每667米2农田1年可“消化吸收”5~6头商品猪的畜禽粪便,那么10公顷田的畜禽粪便承载量就是近1 000头商品猪,松江为家庭农场设计的种、养规模正好大略匹配。

合作社农民尝试种养结合,也并不需要多少投入。先行试点的5个简易猪场,每个总投入约50万元,都是由松江区级财政补贴,试点农户仅有使用权;但等模式成熟后,该投入将由农户与政府共同承担。另外,农户每一批养300多头仔猪,都由合作社中的龙头企业松林公司统一提供,省去了近30万元的仔猪投入;4个月下来,300多头猪吃饲料共要开销20多万元,也是由龙头企业提供;猪养成后,更是直接交给企业去销售。农户无须承担任何养殖风险,但可以获得“每头猪50元”的代养费,1年近1 000头的收入就有5万元左右。另外,种植10公顷粮食的年收入也有4.5万元左右。如此一来,一户“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年收入大约10万元。

为了找到种养结合的赢利模式,合作社正在尝试做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产业链。合作社带头人王龙钦表示,生态种养模式下的猪肉大米等产品独具竞争力,应该会受到市民认可,因此目前合作社已注册“松林”品牌,今年将开出几十家专卖店,同时还在筹划建设一家年屠宰量20万~30万头的大型屠宰场。有关专家还指出,以前,沪郊将养猪业视为畏途,而种养结合解决了养猪可能带来的环保问题,对保障城市猪肉供应也具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