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逆向选择与物流产学研合作创新

逆向选择与物流产学研合作创新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流企业预期到研发能力强的学研方会退出市场,就会进一步降低支付,导致研发能力次强的学研方也拒绝合作,从而产生由于“逆向选择”引起的产学研合作低效率的后果。

逆向选择与物流产学研合作创新

1.不完全信息下的逆向选择问题

逆向选择可以理解为:合作关系中的各成员之间是独立的,彼此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在合作关系建立之前。当一方选择合作对象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缺乏合作对象的有关信息,面临着选择不当的问题。尤其是在相对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中,一旦因逆向选择造成合作对象选择不当,则会造成合作关系“先天不良”,给以后的合作带来极端不良的影响。1970 年阿克劳夫(Akerlof)[172]的旧车市场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他认为在旧车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买者只想根据旧车的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必将导致高质量旧车的卖主退出交易,从而使市场上出售旧车的质量下降,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也进一步下降。1976 年,Rothschild 和Stiglitz[173]研究了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随后Stiglitz 和Weiss[174]在1981 年研究了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使分配给研发能力强的学研方的收益比例1 - r1得到满足,这时1 - r2自然也会得到满足。但是,这样虽然解决了逆向选择问题,却造成了研发能力弱的学研方“搭便车”现象,也会给物流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针对这一现象,本章提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解决方案

2.解决方案

美国教授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和英国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引入的“激励相容”概念,开创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其内容是: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和委托人的目标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约束和监督,从而发生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人如何根据观测到的不完全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5.2.1 节中所描述模型同样适用于激励相容理论,物流企业可以看作委托人,学研方看作代理人,针对如何监督和约束学研方的行为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www.daowen.com)

首先,物流企业根据合作目的、项目研究的类型以及自身的实力,通过查询历史资料、询问专家意见,筛选出若干个学研方作为合作的候选对象,再分别就科研速度、团队凝聚力、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等几个方面对候选对象做综合评价,得到学研方综合实力的排名表。

其次,物流企业按照排名表的顺序与学研方逐个协商。排在前列的学研方是研发能力强的学研方,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术界的佼佼者,并且在物流领域有杰出贡献,因此与其合作会大大提升学研方对物流企业的技术贡献系数f,那么物流企业在协商时就应该给出对学研方更有吸引力的收益分配比例,来保证合作的成功。并且提出具体的合作方式,规定研发期限,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情况,派遣企业员工到研发基地进行技术学习、与研发团队交流信息和观点,每隔一段时间对研究进程进行监督和评审,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研发成本的目的。同时要制定激励措施,例如:对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奖金也可以是荣誉称号;当研究进行到一定阶段,带领高凝聚力的团队去参观旅游,缓解精神压力,从而使其更热情地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研究中。

与排名靠后的学研方进行协商时更要注意方法。应尽可能多地询问其在物流领域的科研情况,提出适当的条件,如在合作中要求信息的透明度,以方便物流企业随时监督,这样既能在研究偏离目标时得到及时的修正,又能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研发进行相关调整。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对“关键控制点”的监督,这一环节对合作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订立合同时还要考虑惩罚措施,对不能在预定的时限内交付预定功能成果的学研方要减少收益分配额,所以给这类学研方的收益分配比例要界定在一般水平,过高会加剧物流企业的成本,过低则会打击学研方合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研发进度,在技术投入市场后,根据使用情况,若效果好,可以给学研方一定的收益补偿。

最后是后续监督阶段。根据协商的情况和合同的规定,物流企业需做好本职工作,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研发进程,对将会出现的情况作出预警方案。如一旦政府或行业组织干预技术的研发,物流企业要及时修整研究计划或终止合作,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