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及成员国自身复杂性是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共同面临的难题。为解决各自在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难,有效顺利地推动各自区域内的一体化进程,双方应在优势互补的产业和领域如互联互通、能源合作、贸易合作、产能合作等方面实现对接合作,以此实现互赢。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重点领域
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是推进丝路带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的空间载体和重要基础。公路、铁路、管道、航运等基础设施的畅通,是促进货物、人力、资本自由流动的基础。互联互通符合时代潮流,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的互联互通是“三位一体”“五大领域齐头并进”的相互信任与交互。“三位一体”的三位分别为:第一,制度规章;第二,人员沟通;第三,基础设施。“五大领域”则为:第一,民心;第二,政策;第三,贸易;第四,资金;第五,设施。以“三位一体”“五大领域齐头并进”的大联通为支撑,从而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互联互通。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经济走廊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首推的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巴经济走廊之于中国的重要性是能够帮助中国绕开马六甲海峡拓展能源运输的战略通道,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意义是中国能够借此直通欧洲,中蒙俄经济走廊则是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能源开发的现实依托;积极参与丝路带互联互通项目对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而言,能够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联盟内部及成员国与联盟外部的物流条件,并加强成员国的空间联系,推动成员国之间快速实现一体化。当前,中俄已经启动了从莫斯科经哈萨克斯坦至北京的高铁线路设计工作,中塔铁路、中吉乌铁路、中巴铁路已在紧密部署当中。放眼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将从现有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传统互联互通领域创建项目间的携手与合作,并对一些新兴领域的对接合作有所拓展,例如跨境电子商务以及海关等。
2.能源资源领域间的对接协作与发展
从当前来说,中国能源供给对外有着较高依存度,尤其体现在矿产与石油等方面,且资源获取渠道单一而狭窄。2018年4月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局长表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8%。[9]当前,中国石油资源主要通过海路进入中国,铁矿石依赖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石油依赖于中东,渠道过于单一。此外,中国与世界其他重要资源国的合作不够深入,进口渠道不够多元,经贸合作不够广泛而深入,资源方面在合作上缺失稳定性。就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间的协作来说,在中国和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能源合作方面是存在一定益处的,且能够扩展中国能源进口渠道;便于俄罗斯与中亚地区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并以此实现多元化发展。
3.经济贸易领域对接协作与发展
我国与中亚五国、俄罗斯贸易往来由来已久。中国从2010年起连续8年保持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根据俄罗斯海关的统计数据,2017年,俄中贸易额为869.64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额为389.22亿美元,同比增长38.9%,俄罗斯从中国进口额为48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6.1%,俄中贸易在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例从2016年的14.1%提高至14.9%,超过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总和(12.4%),更远超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德国(8.6%)。[10]目前,中国已经是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与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及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但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贸易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结构不合理、合作方式落后、便利化条件差等。如中国对俄及中亚的出口主要以服装、鞋帽、轻工业制品和机电产品为主,进口则以石油、天然气、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为主;贸易方式上,中国与中亚的口岸经济、边境贸易仍然占较大比例。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在贸易领域的对接合作,应是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提升档次的重要机会。其一,俄罗斯在破解西方制裁之策方面急切需要得到突破和发展,并以此缓解美国及欧盟等国对自身的经济围堵现象。俄罗斯与中国深化贸易领域的合作,将会促进贸易结构优化,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合作,对于俄罗斯减轻制裁效果、助力本国经济复苏机遇十分难得。另外,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间的协作形式,中亚国家可以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同中国加强合作,全面促进同中国的贸易转型,利用便利的地缘条件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从而为自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4.产能领域的对接合作(www.daowen.com)
产能过剩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委披露数据表明,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只有八成,其中钢铁、水泥等这些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七成,光伏利用率不到六成,风机产能利用率不到七成。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很难通过国内的消费和基建投资解决过剩产能问题。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一是有利于通过产业转移等方式消化一部分过剩产能,二是能够改善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落后的基础设施,为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经济助力。从现实情况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产能对接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已达成34项产能合作协议,总金额累计270亿美元,涵盖的领域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业[11];高铁、航天、造纸、水泥制造等产业是中国和俄罗斯的重点合作领域,中俄双边贸易金额有望在2018年突破1000亿美元。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保障措施
1.政治互信
政治互信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政治前提。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均已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且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这也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欧亚经济联盟背景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商讨合作的机制平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中,各国应始终坚持政治互信,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不唯我独尊、强加于人,始终坚持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2.资金保障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提出之后,2014年下半年中国分别宣布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中国因为出资50%成为最大的股东。作为丝路经济带建设推进的系列配套方案之一,亚投行为丝路经济带建设及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共有86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成员国,欧亚经济联盟中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也加入其中。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讲到,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表示,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此外,支持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也于2014年9月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也正在筹备当中,上述举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资金支持。
3.制度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及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协作的联合声明》在战略层面上确定了推动丝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决心。依照该声明,“俄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中方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并将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方面的协议谈判。双方将共同协商,努力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该联合声明进一步明确了两大机制对接的原则,即“双方将秉持透明、相互尊重、平等、各种一体化机制相互补充、向亚洲和欧洲各有关方开放等原则,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平台开展合作”[12]。
欧亚经济委员会也与中国商务部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欧亚经济委员会关于启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伙伴协定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明确了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贸易便利化的制度性安排。同时,该声明还强调未来双方将建立相关会晤机制及其他双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二者对接合作的制度保障。俄罗斯媒体称,欧亚经济委员会及中国的代表已经就建立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事项开始谈判,但专家也表示,要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至少需要10年时间,使自贸区完全运行需要20年至30年时间。尽管步履维艰,但随着相关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前景可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